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136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鲈鱼消化器官的形态构造与机能相适应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信 《海洋科学》1987,11(4):57-60
本文对鲈鱼Lateolabrax iaponicus消化系统的形态构造进行了较细致的观察,并对各消化器官与其机能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了粗浅的探讨。鲈鱼各消化器官从功能上可分为三部分,即与取食有关的器官、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器官和与排便有关的器官。各器官均与其食性和捕食方法相适应。  相似文献   
72.
用六线鳚脾脏为材料研究其染色体组型,2n=48,NF=48,全部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73.
对辽宁省大伙房水库(1980-1987)和柴河水库(1981-1987)的水文、理化和生物数据,与这两座库同时间的不投饵网箱养殖的鲢、鳙鱼种的生长和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7-8月的入库水量和出库水量、9月与6月间的水位差等参数同鲢,鳙均重及产量相关显著,用它们来估测大体鲢、鳙的生长与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4.
栉孔扇贝六种同工酶的生化遗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对中国栉孔扇贝和日本栉孔扇贝两个自然种群的6种同工酶 (MDH、ADH、G 6 PDH、IDH、GDH、ME)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基本酶谱 ,对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 1 8个座位 2 8个等位基因并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两种群各自具有种群内的个体差异及特征谱带 ,可将其作为栉孔扇贝亚种间差异的一种分子标记 ,并为系统分类及贝类学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5.
不同放养密度和混养石莼对牙Ping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鲆的放养密度以所放养鱼腹面表面积之和占养殖池底面积的百分数 ( % )表示。在直径为27cm、容积为40L的塑料桶中放置网箱 ,按网箱底面积48 % ,74 %或100 %的密度放养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幼鱼 (体质量1.86g±0.18g,全长6.3cm±0.27cm)。同时另在放养密度100%组中混养石莼40.00g。经45d饲养 ,混养石莼组中的牙鲆生长最快 ,水质好 ,饲养系数最低。在单养组中 ,牙鲆生长速度由快至慢依次为48 %组>74%组>100%组。牙鲆体长增长和体质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密度分别为80 %~100%和100%~110 % ,低于或高于此密度鱼的增长均减慢。  相似文献   
76.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不同盐度(4,18,32)和温度(22-26℃)水体中养殖,分别于1,5,15和30d后取样,进行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生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由32渐变至设定盐度后,实验前期(15d之内),盐度4和18组凡纳滨对虾上述各项指标均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至15d后趋于稳定;盐度32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基本稳定。稳定后的各项指标均表现在盐度18时最高,盐度4时次之,盐度32时最低。  相似文献   
77.
根据1989年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山东省20座大、中型水库鲢、鳙的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将进水量、集雨区土壤肥力、总氮、总磷、硬度、电导率、化学耗氧量、浮游植物生物量、浮游动物生物量等9项标志水域鱼产力的环境条件,分成基础条件(指前二项)、化学条件和生物条件三个层次分别考查其与鲢、鳙的生长关系。提出的这三个层次都对生长有显著影响,达到或接近于强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得出的复回归模式则更表明生长与这些条件的相关高度显著。指出在像当前山东省大多数水库这样,鱼的密度显著小的情况下,鱼的生长情况可以作为概略评价水域鱼产力的一个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78.
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温度、pH值和Hg2 等9种金属离子对体长24.2cm±0.7cm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对热不稳定,最适pH为7.2。Hg2 ,Mn2 ,Ag ,Pb2 ,Ba2 ,Ca2 对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Hg2 >Ag >Mn2 >Pb2 >Ca2 >Ba2 ,其中Hg2 和Ag 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Cu2 ,Zn2 ,Mg2 则对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Mg2 >Zn2 >Cu2 ,Mg2 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9.
通过向水体中通入CO_2的方法模拟海洋酸化环境,测定青蛤(Cyclina sinensis)在酸化条件下各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将青蛤置于酸化的海中(pH分别为7.4和7.7),并以自然海水做对照组(pH 8.1)后,血细胞总数随海水酸化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为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海水pH降低抑制了溶菌酶的活性,但差异性不显著(P0.05);ACP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活性要高于酸化组,而ALP活性表现为上升趋势。酸化胁迫初期诱导SOD活性升高,后期SOD活性受到抑制,而CAT变化却截然相反;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在酸化后期出现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80.
温度和盐度对蒙古裸腹蚤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2年采自晋南硝池的蒙古裸腹蚤,进行室内培养和观察,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其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裸腹蚤在20~33℃温度和在5-40盐度条件下的胚胎发育时间为38-97h,胚后发育存在3个幼龄和4-9个成龄,幼龄的龄期均短于成龄;在2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蒙古裸腹蚤的胚胎发育时间趋短,幼龄和成龄的龄期以及蚤的寿命和最大体长明显降低,30℃后升温对蚤发育的影响明显减弱;5-40的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