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681篇
海洋学   237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泥页岩油气勘探的深入,详细解剖细粒沉积岩的岩石类型和组成,对后续储集层研究中优势岩石组合的确立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观察、全岩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以矿物含量和沉积构造作为主要依据,将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下沙四上亚段细粒沉积岩划分为9种岩石类型,其以纹层状混合细粒沉积岩、块状混合细粒沉积岩、纹层状灰岩、纹层状粉砂质灰岩、纹层状黏土质粉砂岩为主。由特征元素比值Ca/Mg、Na/Al、Fe/Mn、Sr/Ba、V/(V+Ni)值及Ti、Al含量的垂向变化,可知东营凹陷细粒沉积岩在古气候、古水深、古盐度及水体氧化还原性、陆源输入程度等方面的演化具有明显阶段性,其气候在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表现为由干冷变暖湿,在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期呈现暖湿相对湿冷暖湿相对湿热的演化;且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岩石组合及特征均有差异。因此,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陆源输入量的增加有助于纹层状混合细粒沉积岩大量沉积,而较为寒冷干燥的气候和相对低的陆源输入易于沉积纹层状粉砂质灰岩。这一结论有利于深化断陷湖盆细粒沉积岩岩石学的基础研究,可为后续油气勘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2.
南黄海为一叠置于下扬子地块变质基底之上的中、古生代海相与中、新生代陆相多旋回叠合盆地,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及多期次构造改造。有关南黄海多期次盆地地层格架及分布特征、构造变形及动力机制、盆地性质及成因机制等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论。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近几年最新获得的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对南黄海有关地层与构造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地球物理及综合研究表明:南黄海北部燕山晚期以来陆相断陷盆地之下并不存在印支-早燕山期的前陆盆地;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是存在的,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汇聚碰撞过程中存在壳内多层次的互相楔入构造;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广泛分布,往东抬升剥蚀,可能主要残留下古生界,中部隆起残留有完整的下三叠统-震旦系。  相似文献   
993.
2014年,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CSDP)确定采用自主研发的轻便型海洋钻井平台"探海1号"在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上实施首口科学钻探井(CSDP-2井),其科学目标是探查中部隆起的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和油气地质条件,解决南黄海中部隆起海相残留盆地长期悬而未决的地层属性问题,同时为区域地质、海陆演化与海相油气资源前景研究和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据此确定钻孔的选址原则为:钻探海域水深不超过30 m,在预定2 800 m的钻探深度范围内钻遇多套完整的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根据钻探目标和选址原则,针对中部隆起没有钻探资料的状况,以区域地质特征和周边钻井对比为参考,以地震资料多属性解释为手段,标定了地震反射层位,解释并编制了反射层构造图,拟定了钻探井位,预测了钻探层位;采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预测了有利储层。上述工作形成了无井勘探区的钻探井位部署技术流程和方法,经钻探厘定了三叠纪-奥陶纪海相沉积层,并发现了多个油气显示层,达到了预定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994.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受控于洼陷内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和沉积相展布3种地质因素。它们对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分别在于:洼陷内流体运聚单元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区,牛庄洼陷南北两侧汇聚流发育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而洼陷北部平行流和东西两侧发散流发育区不利于油气成藏;同生断层泵吸作用使得油气在牛庄洼陷平行流和发散流发育区可形成局部汇聚流,从而聚集成藏,断层的侧向遮挡作用则使得牛庄洼陷生成的油气多富集在靠近边界断层的洼陷内侧;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微相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朵叶体和水道间次之,外缘最差。  相似文献   
995.
海岸带是位于海陆结合部的复杂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约18000km,涉及沿海11个省,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面临海岸带资源无序开发、水土污染、滨海湿地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持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政策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主导的海岸带损害评估及修复计划已实施了近30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的损害评估和修复程序、数据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加快完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有序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并构建统一的海岸带基础调查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青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注意的问题,指明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变和创新发展方向,并对今后解决青岛市水资源利用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黄海和渤海沉积物 210Pb活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α多道能谱仪测定了黄海和渤海海域 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 210Pb活度,探讨了黄海和渤海表层沉积物中 210Pb活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渤海中部、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和南黄海中部泥质沉积区是 210Pb活度的高值区.渤海湾内、莱州湾内及北黄海西南部沿岸海域则是 210Pb活度的低值区.黄海和渤海海区 210Pb的富集、分布特征受到研究海区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物粒级的制约.根据位于黄海和渤海泥质沉积区的 3个岩芯 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资料,并结合 2个站位所取岩芯的 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资料,探讨了 210Pb活度的垂直分布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黄海和渤海 210Pb活度呈现高值的泥质沉积区,其 210Pb活度随岩芯深度衰减的垂直分布很有规律且沉积速率较低,由此可以反映泥质沉积区稳定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98.
南黄海NT1孔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与物源判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研究黄河、长江以及韩国河流输运的大陆物质对南黄海沉积的贡献,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NT1孔沉积物做了稀土元素分析和物源判别。研究发现,南黄海NT1孔沉积物物源主要为长江源和黄河源,NT1孔上部0—7.70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中部7.70.16.60m和40.00~50.70m沉积物以黄河源为主,其间夹近24m厚的沉积物则以长江源为主,底部50.70~69.76m沉积物以长江源为主。结果表明,长江从晚更新世早期到现代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起着主要作用,而黄河则在晚更新世晚期的早玉木冰期时已开始对南黄海陆架沉积作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9.
虽然淡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3弱,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市,88%是水资源短缺型城市,其中严重短缺的城市有58%,极严重短缺的27%,供需缺口极大.  相似文献   
1000.
东马努斯海盆PACMANUS热液区发现于1991年(Binns和Wheller,1991),水柱具有很强的Mn异常(Sakai,1991).位于北东-南西走向的Pual Ridge上,Pual Ridge由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