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研究无人机实景三维测绘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了实景三维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和地灾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并以"KD新农村建设项目"为例,说明了通过合理的航测路径规划、采集数据预处理、建模模块选择,可以准确高效地建立实景三维模型.该实景三维技术在地质灾害前期勘查、隐患跟踪分析、高精度等高线生成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最后论证了无人机实景三维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可以大幅提高地质灾害分析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32.
夏菲 《地质与勘探》2017,53(1):109-123
作者对广东平远县278铀矿床的流纹岩、次流纹斑岩和辉绿岩进行了高精度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流纹岩、次流纹斑岩和辉绿岩单颗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3.5±1.6Ma、95.1±1.1Ma、96.2±2.8Ma,属晚白垩世早期,且三者在误差范围内具有同期性,表明该区在晚白垩世早期既有幔源的基性岩浆活动,又有壳源的酸性岩浆活动,这为该区当时处于拉张的构造环境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33.
粤东北某盆地是以铀矿化为主,兼Au、Ag、Mo等多金属矿化盆地,通过在粤东北某盆地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取得了Au、Mo、Sb、Mn、Pb等多金属一级异常与多个二级异常。本次测量效果较佳,为下一步地质找矿评价及盆地整装勘查工作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紫金县风门坳地区锡多金属矿是一个火山角砾岩型为主、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的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地球化学主要元素异常展布和富集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推断矿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综合本区丰富的地质勘查资料,解析不同地质体的成矿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找矿思路,为本区下一步找矿预测提供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5.
杨代武 《江苏地质》2022,46(1):17-21
小武当断陷红盆位于浰源岩体北部,该岩体位于大东山—贵东岩浆岩带东段,属南岭产铀岩体,二者呈断裂接触,断陷盆地位于该断裂带上盘。该处成矿地质条件与岩体上覆盆地亚类型铀矿床极为相似,从成矿背景、盆地类型、盆地年代、沉积环境、含铀建造等多方面与黄子洞矿床这一典型的岩体上覆盆地亚类铀矿床进行类比分析,认为岩体北部小武当断陷红盆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为研究区新型铀矿床的勘探提供新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6.
赵迷迷 《城市地质》2021,16(4):432-438
天然放射性辐射是衡量优质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城市建设中开展放射性环境调查必不可少.2020年5月-10月,以(250~500)m×(50~100)m的网度布设测量点,在粤港澳大湾区某地开展1:25000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量.结果表明,区内整体辐射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且处于正常水平.区内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可分为城镇人口密集区、基岩出露区和原野区3类,其中人口密集区的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略高于天然本底值2.48%~13.73%;基岩出露区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普遍高于天然本底值3.92%~65.29%;原野区环境地表γ辐射水平普遍低于天然本底值17.65%~40.20%,共发现10处异常高数值区(点),均与区内裸露的花岗岩及断裂构造带密切相关.居民所受环境地表γ辐射所致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平均值为0.693 mSv·a-1,与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水平相当.圈定异常区4处,区内常驻人员需做好防护措施,或减少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37.
贺兰山寒武系早期苏屿口组为砂、砾混杂和不等粒结构的水下冲积扇沉积;五道塘组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台地沉积,其下部为含泥中、细粒砂屑和生物碎屑,中、上部为含不同形态的核形石碳酸盐岩组成;陶思沟组为发育水下流动波痕和水上暴露泥裂构造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系的混合沉积;胡鲁斯台组和阿不切亥组为陆表海与“风暴海”沉积.根据该区与华北地台的对比,首次提出贺兰山寒武纪早期的苏屿口组古地理面貌应是西低东高,而非传统认为的西高东低;寒武纪早期的五道塘组、陶思沟组古地理面貌则为西高东低.  相似文献   
38.
为了分析辽阳地区的地表覆盖变化情况,本文选取辽阳矿区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2009年、2015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ASTER GDEMV2高程数据为基本数据源,提取NDVI、NDBI、MNDWI、高程值及单波段亮度遥感指数构建决策树分类模型,完成辽阳矿区地表覆盖的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地表覆盖类型数量变化利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并对驱动力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树模型适用于辽阳矿区地表覆盖分类,分类精度较高。研究区域土地覆盖类型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大幅增长,采矿用地大面积减少,植被、水体、裸地面积变化较小。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矿区生态治理成为该矿区地表覆盖特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9.
随着地质工作的数字化愈加普及,在地质资料整理过程中遇到了种种不便不解,图案库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图案库的不完整对图件处理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文将论述针对地质图件中花纹填充时缺少对应的图案时的解决办法,避免烦琐的绘画和人工操作,对数字化图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40.
大旗山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南段与武夷成矿带的交汇部位,矿床以Sn为主,伴生WO3、Cu、Zn等多金属。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找矿成果,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研究了大旗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矿体主要特征[1],在分析岩浆岩影响和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