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82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前获取准确一致的矿物及相关无机物质热力学数据的方法归纳起来有10种。其主要实验测定方法是量热法和相平衡法。矿物岩石体系实验相平衡研究普遍采用反应方面逆转实验(REP)方法,它实则是非平衡实验。关于由非平衡条件下测得的REP数据(所谓brackets数据)获取矿物热力学参数值,现有文献中的推导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即LIP/MAP法和LS法。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均未能做到根据REP数据的特点和物理意义将推导过程完全建立在热力学原理之上,即其热  相似文献   
102.
引言安特勒盆地的密西西比纪沉积岩出露于从爱达荷经东内华达至南内华达的连续区域内。这些岩石为硅质碎屑盆地充填序列,并超覆在晚古生代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北美西部边缘之上。在中内华达的研究区域内(图1),安特勒盆地的大部分地层已被划归为两个单位:(1)Chainman页岩(Spencer,1917;Easton等,1953);(2)Diamond Peak组的砾岩和砂岩(Easton等,1953;Nolan等,1956)。本区安特勒盆地从早密西西比世到早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103.
最小走时射线追踪层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104.
激电衰减曲线的拟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与其Fe,Mn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黄思静 《矿物岩石》1992,12(4):74-79
根据不同地区和时代84件碳酸盐样品的阴极发光和Fe,Mn元素分析,在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和实验条件下,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阴极发光性与其Fe,Mn含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Mn<40μg/g(ppm)时,其阴极发光性主要受Mn的绝对含量控制,当Mn<20μg/g时,不具阴极发光;Fe>5000μg/g时,其阴极发光性与Fe的绝对含关系更为密切,当Fe>10000μg/g时,不具阴极发光;Mn>40μg/g,Fe<5000μg/g时,其阴极发光性受Fe/Mn比值的显著控制,此时当Fe/Mn<7时,具强的阴极发光,30>Fe/Mn>7时,具中等强度的阴极发光,Fe/Mn>30时,具弱的阴极发光。两个热液碳酸岩中单晶白云石样品的阴极发光性和稀土元素含量间的关系说明,碳酸盐矿物的阴极发光性可能还与某些稀土元素的存在有关,它们可能是某些样品具低激活电压和长发光余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广泛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大量的分析统计数据,讨论了浙西北火山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重点探讨了劳村组、黄尖组和寿昌组的含铀性及岩性、岩相、构造和岩浆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成矿溶液的成分、性质、温度和铀的迁移形式,以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铀成矿的时空规律。  相似文献   
107.
西秦岭南亚带中的拉尔玛硅岩型金-铜-铀矿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中。太阳顶群地层由硅岩、板岩组成,厚度近千米。现已发现的矿体,80%以上产于硅岩中。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海底喷气沉积作用的产物,拉尔玛金-铜-铀建造矿床也具有海底喷流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08.
文章讨论了峨眉山玄武岩及白马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Cr、Ni富集的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母岩浆分离结晶早期形成的堆积层,即结晶度很小的橄榄岩有利于寻找富Cr、Ni层位。  相似文献   
109.
李承三,号继五,河北省涉县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2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28~1931年任两广调查所技助和北洋大学助教,并曾兼任中山大学助教.1931年8月至1936年7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地质系,师承哈森·施蒂勒教授(Hans·Stille),研究大地构造学,获博士学位.1936年秋返国后到1940年先后任中央大学教授和前经济部地质调查所特约研究员.1940~1947年任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自然地  相似文献   
110.
四川省××地质队由于在高山上掘进,十分缺水。若进行干式凿岩,岩尘就会严重地影响工人健康。就是在有水地区,由于水管缺乏,供水也有困难,因此要求我们探讨干式凿岩设备来防止凿岩时岩尘在空气中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