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四川地质学报》2019,(2):319-325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内多地暴发过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其中,四川省内重要交通干线G213国道映秀至汶川县段,多次暴发了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规模巨大、造成危害极其严重。研究以高家沟泥石流2011年时暴发实例,从泥石流暴发成灾的内在因数和运动过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形成泥石流的沟域地形条件、巨量物源聚集内在因素出发,研究其启动时堵塞溃决、拉槽下切特点,从固体物质运移堆积特征,研究其暴发时阵性流特点;揭露此类泥石流沟大规模暴发成灾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
江达县地处怒江、金沙江及澜沧江三江构造带,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河流切割强烈,山高谷深,斜坡陡峻,地质灾害多发。尤其是2013年以来,昌都及其周边多次发生地震,诱发以白格滑坡为典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2017年7月8日,更是发生了洪灾泥石流灾害。开展觉布寺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对研究昌都地区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大骨节病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九寨沟县的主要地方病病种,不仅残害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之一。大骨节病在九寨沟县的分布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植被及流域状况等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九寨沟县大骨节病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阐述,可为大骨节病病因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冕宁县、喜德县彝海-小相岭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多样,地域组合良好,其高山断陷湖泊彝海、小相岭第四纪冰川遗迹颇具特色。从地质遗迹景观的地貌特征、景观成因以及类型组合出发,将该区划分为三大片区。通过对各片区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组合、独特性、科学价值、区位条件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价,认为该区符合省级地质公园的建设条件,建议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联合申报和开发。  相似文献   
25.
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发育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拉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以岩溶地貌景观最为典型。其类型主要有落水洞、溶洞、暗河、石林、湿地、盲谷等。本文从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空间分布、规模、数量、面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格萨拉岩溶地质遗迹景观的发育特征。针对该区岩溶地貌的破坏现状,结合其他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通过建立地质公园及开发旅游来保护该区的岩溶地质遗迹景观,提出了在开发中应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6.
笔者在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研究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工程区岸坡生态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环境演化效应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评价思想和原理.初步探讨了流域梯级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初步提出以斜坡(岸坡)稳定性评价子系统、水土流失与水库淤积评价子系统、生态环境演化评价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子系统等四大类子系统为主干的梯级水电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初步建立了四大类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评价方法与成果表达方式,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27.
故陵滑坡,是长江三峡干流河段规模最大的滑坡体。形成特征和机制与所处故陵向斜南翼转折部位关系密切。从滑坡的宏观特征、稳定性模型分析计算、滑床石英颗粒表面的显微结构及热释光温度测试,均证明滑坡具有:层间蠕滑—变形剪断—高速滑移的形成机制特征。  相似文献   
28.
滑坡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29.
30.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71-675
页岩气开发中地下水环境保护尤为重要。通过对长宁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含水岩组、地下水类型、岩溶地下水系统和敏感目标。通过重点井场周边的地下水监测,表明该地区目前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未发现与页岩气开发相关的地下水污染,该数据可作为页岩气开发区的地下水水质基线数据。结合开发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页岩气开发工程特点,建议应从井场选址、施工工艺控制、地面物料管控、全过程监测等方面着手加强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