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0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许向宁  李胜伟 《中国地质》2005,32(1):155-161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金沙江干流水电工程区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条件,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用与三峡工程库区岸坡失稳危险性评价相类比的方法,针对崩滑体失稳按总体积的1/8和1/11入江方量进行了计算和按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涌浪图解计算法计算了入水点及在向家坝坝址、溪洛渡坝址和邻近城镇的涌浪高度,并围绕大坝施工安全、库区周边城镇安全,水库运营安全等方面对岸坡失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预测,提出了岸坡失稳的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向家坝库区和溪洛渡库区土质岸坡坍塌及崩滑体入江和涌浪不会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及长期效益。  相似文献   
42.
代池坝煤矿进入深部开采,通过对矿区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认为矿床充水含水层为富水性弱~中等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差,深部开采面临含水层地下水水压变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含水层砂岩裂隙水、地表水和采空区积水。矿区主要充水通道是煤层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缝带和矿区范围内11个报废钻孔。采用了比拟法的计算:深部标高+320~+50m范围内正常涌水量为234m~3/h,最大涌水量为509m~3/h。  相似文献   
43.
螺髻山核心区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工作组建立以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探采结合井、物探、水文试验、长期观测站等多钟工作方式相互组合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重点研究该区地下水类型、化学特征、含水层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及开发利用状态。通过对该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选择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富集块段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以供水安全为目标的精准扶贫,为研究乌蒙山重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4.
老挝川圹省PhuKham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挝Phu Kham铜金矿为大型斑岩-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地处老挝川圹省西南部。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工作,研究了Phu Kham铜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找矿模式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夕卡岩及斑岩脉;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蓝铜矿、斑铜矿及孔雀石等;矿床成因为斑岩-夕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预测在Phu Kham矿区及长山成矿带内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金铁锡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45.
老挝川圹省西南部富开铜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金矿容矿岩系为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火山碎屑岩系和矽卡岩及斑岩脉,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矽卡岩型.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46.
许向宁  王兰生 《地学前缘》2009,16(3):333-340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是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文中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地质分析,总结归纳了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失稳有一定代表性的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等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自主创新研制、设计、探索了一套振动条件下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的设备模型和方法,并对3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型进行机制模拟试验。通过变形破裂演化过程模拟再现试验,从中揭示出一些振动条件下变形破裂的典型迹象和重要证据,充分再现了典型地震失稳机制的形成条件、相关性因素以及演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科学可靠的试验数据和证据。  相似文献   
47.
2017年"8·8"地震,九寨沟县经受了M7.0级地震,最大烈度Ⅸ度。地震后地质灾害后发效应明显,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存在长期效应。地质灾害的防范一是重点区,二是重点时段。该区域震后2~3年汛期是防灾的主要时段。鉴于九寨沟景区的特殊性,地质灾害防治采用人工适度干预与自然修复想结合的方式开展,并加强高位崩塌区域的地灾防治前、后的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的重建机制,将震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与生态恢复统筹考虑,充分结合,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48.
江达县地处怒江、金沙江及澜沧江三江构造带,地质构造条件复杂,河流切割强烈,山高谷深,斜坡陡峻,地质灾害多发。尤其是2013年以来,昌都及其周边多次发生地震,诱发以白格滑坡为典型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2017年7月8日,更是发生了洪灾泥石流灾害。开展觉布寺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对研究昌都地区地质灾害发生发育规律,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四川省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山高谷深,地形切割强烈,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巨大,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分析了阿坝州汶川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汶川县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阐述了汶川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汶川县地质灾害防治初步规划建议,提出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减灾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汶川县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和合理安排生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分析地质灾害应急通信特点入手,简要介绍了常见卫星传输技术体制SCPC/DAMA和TDMA/BOD,并分析了各通信体制的主要特点,对如何选取合适的卫星传输技术构建适合地质灾害应急会商通信系统提出了见解和分析,从而给出通信体制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