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283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RQV-快速内冷淬火”(外加热冷封式)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在100MPa、800℃条件下,以东秦岭地区出露的高钾钙碱性岩浆岩(合峪花岗岩)为实验初始物,实验研究了Mo和W在花岗岩-H2O、花岗岩-NaCl(KCl)-H2O及花岗岩-NaF-H2O体系流体/熔体相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结果表明,Mo比W更倾向于分配进入流体相(DMo^流体/溶体〉〉DW^流体/溶体),相对于纯水体系而言,流体介质中Cl和F的存在均有利于Mo和W向流体相迁移富集,随体系内Cl含量的不断增高,Mo和W的分配系数呈线性增大趋势,而在天然花岗岩可能含有的F含量范围之内,F含量的增高将阻碍Mo、W向流体相迁移,流体介质中Na/K(摩尔比)的变化对Mo和W的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体系碱质(Na或K)类型不是Mo和W在流体/熔体相间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2.
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肖晓牛 《地质与勘探》2011,47(2):170-179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与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之一.本文重点提供了流体包裹体中稀土微量元素和矿石S、Pb同位素分析结果,并对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本区流体包裹体稀土总量较低,∑REE介于5.19×10-6~9.0×10-6之间,反映轻重稀土分馏程度的∑LREE/...  相似文献   
43.
CSAMT全区视电阻率电场正演迭代拟合近场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平电偶源激发的电磁场,提出了正演迭代拟合电场强度的CSAMT近场校正方法。实验应用表明,在远区该方法的结果等于卡尼亚电阻率,在近区和过渡区则明显改善了卡尼亚电阻率的非波区场畸变。使用该方法能扩大CSAMT的勘探深度,扩展应用领域,更形象地反映地下介质的垂向电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
引入了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七步法,并采用OWL DL语言描述本体,利用目前成熟的且流行的本体可视化构建工具Protégé完成地质灾害信息领域本体库的构建。基于行业标准、地质灾害信息处理标准、专家知识等相关标准,建立地质灾害领域本体。用OWL形式化描述基于多层结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本体应用模型来实现三层地质灾害本体。以具有优势的三峡库区丰富地质灾害资料为依托,以地质灾害多源异构空间信息集成与共享为主线,引入本体理论和GeoSciML,研究建立基于顶级、领域及应用多层本体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语义集成和共享模型,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目标是解决横向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及单体灾害和群体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45.
杭程  郭进 《江苏地质》2013,37(1):142-146
沁水盆地煤层气项目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型整装煤层气田。由于煤层气低产出的特点,决定了煤层气施工将要围绕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方式进行钻井施工作业。对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如何利用直螺杆与PDC钻头的复合钻进,钻铤与扶正器复合稳斜钻进等技术创新措施及煤层钻进时井内不垮塌和井斜不增加等技术手段,解决如何提高煤层气施工的钻井效率等问题,为今后在该地区的煤层气钻井施工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6.
判别岩体侵位深度对找矿富有指导意义,查明岩体剥蚀程度是评价斑岩铜矿找矿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岩体"盖层"厚度恢复法、成岩温度与压力计算法、蚀变矿化分带判别法、岩体的顶垂体、捕虏体、析离体及岩脉发育状况判别法,以及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结构形态判别法,综合研究了宁镇中段主要斑岩体的侵位深度和剥蚀程度,结果表明宁镇中段侵入体总体上具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剥蚀程度逐渐加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47.
龚德奎  徐强 《江苏地质》2013,37(2):248-251
马尼卡砂金矿区位于莫桑比克马尼卡省马尼卡矿田东侧古河道中。地处世界著名的马尼卡金矿成矿带区,属非洲新元古代基巴拉构造旋回(距今约1100Ma)巨型造山带中部弧形突出部位之东侧。依据砂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重砂矿物组合,认为该矿床属近源型砂金矿,其中砂金的物质来源于该古河道北、西、南侧3个方向山坡上的花岗岩-绿岩地体。砂金聚集于古河道河漫滩砂层、砂砾层和泥砂质填隙物内,特别富集于底部基岩之上的砾石层之中。矿体形状严格受河床底部基岩地貌控制。  相似文献   
48.
安徽池州马头铜钼矿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2):292-300
安徽马头铜钼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地处下扬子断裂拗陷带与皖南加里东造山带的衔接部位,矿(化)体赋存于志留系坟头组砂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内外接触带上,钼矿脉充填于内外接触带的节理、裂隙中,铜钼品位较低.在对该矿床野外勘查的基础上,借鉴矿床专题科研综合分析成果,对该矿床的控矿因素进行了总结.该矿床花岗闪长斑岩与钼、铜成矿关系十分密切,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区主断层、次生断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接触带附近发育的节理裂隙是主要的容矿构造,坟头组砂岩与花岗闪长斑岩内外接触带是主要的赋矿部位.从矿床的规模、有用组分品位、与斑岩体的关系、矿石以细脉状为主的构造、围岩蚀变分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判断,矿床为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49.
徐强  薛卫冲 《江苏地质》2013,37(4):647-652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闽东中一新生代火山活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建瓯一遂昌上古台拱与浙闽粤沿海断陷交接处。矿体产于晚震旦世一早古生代稻香组与铁山混染正长岩及燕山晚期枫林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以及接触带围岩一侧的顺层裂隙之中。矿体与接触带产状基本一致,主要受地层产状及接触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部分呈脉状。矿石品位较高,以铅锌矿石为主,次为黄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磁铁矿石。矿床物质来源于地层、岩体特别是沉积岩中的火山质夹层。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相似文献   
50.
不同变形失稳模式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判据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模拟隧道围岩失稳研究的困难在于失稳模型不清楚、失稳判据不明确。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应用的隧道稳定性判别方法,总结了不同变形失稳机制下的计算模型及其量化的破坏判据,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局限,为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提供快速、合理、可操作的判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