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广西373铀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73铀矿床是我国南方典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之一,主要发育一套黑色弱硅化泥岩、粉砂岩,硅化生屑灰岩及其过渡型岩类地层,矿床明显受断裂发育影响,铀矿化于次级断裂带中.通过系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3组不同期次脉体普遍亏损过渡元素Ti、Sc、Cr、Cu、Zn和高场强元素Nb、Ta、Zr和Hf;相对较富集Mn、Ni、As、Sr、Mo、Sb、Tl和U等微量元素.后期热液活动使脉体Ba、Sb、As和Mo等元素异常富集.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使得岩石普遍亏损过渡元素Sc、Ti、Cr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普遍富集Co、Ni、Zn、As、Sb、Mo、Cd、W、Tl、Pb、Bi和U,其中As、Sb、Mo、Tl和U尤为富集,富集系数平均达到100左右,U与W、As、Sb和Pb相关系数都在0.9左右,具有高度同源性,铀成矿与热液活动有关.典型剖面微量元素富集与硅化密切相关,当硅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微量元素富集出现反转,即随着硅化强度增加而富集能力反而降低.V/Cr、V/Sc、Ni/Co、V/(V+Ni)、U/Th、δU、δEu和δCe等特征元素比值反应铀预富集形成于缺氧的古海洋环境.高丰度的As、Sb和Ba等元素,以及U-Th关系图解和Zn-Ni-Co三元图解均显示热水沉积成因.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碳硅泥岩形成于缺氧的还原环境,铀预富集与热水沉积有关,铀成矿与热液叠加改造有关,后期热液沿运移通道上升进入储集空间,与铀预富集地层热液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02.
文章介绍了广西来宾县寺山锰矿区的地质特征,并对其赋矿层位、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其铅锌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下统白云岩的切层断裂及其层间破碎带中,矿化的岩性为白云岩.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六峰山铅锌矿床属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铅锌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4.
以基础地质和卡林型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理论找矿的实践,突破桂东南新区找矿;以最佳靶区为重点解剖对象,以点带面找矿,突破深部找矿。卡林型金矿形成的时间较新,经受的氧化剥蚀和淋积的时间较短。文章通过对卡林型金矿找矿机理的分析,以期对在滇黔桂的广西平果的卡林型金矿富集带的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黄巧  李巍 《矿产与地质》2016,(3):512-515
文章根据我国地质勘查规范中有关饰面用灰岩工业指标与广西饰面用灰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不匹配案例,分析了广西饰面用灰岩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认为有必要结合开发现状和市场需求,对饰面用灰岩矿产工业指标具体内容进行调整和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06.
文章以桥圩磁异常(桂C-59-3)的探讨为切入点,通过近年来开展的重力和CSAMT两种物探方法相互佐证和相互约束,进行了正、反演计算,推断的隐伏岩体界面深度与桥圩盆地地热资源勘探孔验证的结果较为一致,论证了重、磁、电综合物探手段在探测深部隐伏岩体中的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液晶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板需求的不断扩大,铟在现代高技术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日益扩大,致使铟的价格在1995年年间,12个月的时间内从131USD/kg猛增到551USD/kg.  相似文献   
108.
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及其在区域化探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的新概念。对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和建立判别标志并分别命以定义。指出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断解释中,以发掘各类特征要素的地质意义做为指导思路,达到获取更多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9.
与同一花岗质岩浆系统密切相关的不同成矿作用在成矿流体性质、组成、演化及成矿物质沉淀等特征既存在相似之处,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对赋存在社山复式岩体中的社垌石英脉型钨钼矿床和宝山斑岩型铜矿床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钨钼矿体呈石英细脉状产出在社山加里东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铜矿体呈浸染状分布在宝山燕山晚期隐伏花岗斑岩体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数据表明,社垌钨钼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0 ℃~320 ℃和340 ℃~440 ℃,其中主峰值范围为180 ℃~320 ℃,盐度峰值范围分别为0~10%、16%~20%、30%~34%,集中在0~10% NaClequiv.峰值范围内(n = 177),显示社垌钨钼矿床的成矿流体形成于一种中高温、中低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宝山斑岩型铜矿床中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在136.6 ℃~440.0 ℃,峰值为240 ℃~360 ℃,盐度主要集中在0.18%~34.83% NaClequiv.(n = 154),显示宝山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KCl±CO2体系。结合包裹体岩相学以及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特征,我们认为社垌脉状钨钼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岩浆流体与晚期大气降水逐渐混合的过程,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引起矿石沉淀的主要因素,而宝山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可能是早期岩浆结晶分异的中-高温、中-高盐度初始成矿流体,晚期又分异为高温、低盐度流体和高温、高盐度流体,流体沸腾和相分离作用对Cu金属元素的运移和沉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不同类型的矿床围绕花岗岩体呈带状分布,由于围岩岩性、空间位置不同,围岩蚀变呈现多样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文章对大厂矿田围岩蚀变地质特征——蚀变带特征,以及蚀变与不同岩性围岩和岩体的空间关系、蚀变带与矿床的关系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