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罗永恩 《地质与资源》2014,23(2):170-173
邓广圩-太平铝土矿床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红土层中,有埋藏浅、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矿床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候等因素控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堆积型三水铝土矿床.在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是寻找大中型铝土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2.
宝坛地区的镍矿开采在近十年的开发中日渐衰落。对本区尚未开发的镍矿,越来越受到一些矿产开发公司的青睐;但过去一直认为宝坛无富镍矿的说法,笔者对该区多年工作实践以及收集大量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对宝坛镍矿较贫无法开采利用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3.
广西中东部9县区农田土壤As输入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中东部9县区农田土壤中的As输入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各方面因素,计算获取了大气干湿沉降、施肥和灌溉水输入通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和施肥As输入通量基本相当,平均值分别为9.92 g/(hm^2·a)和7.83 g/(hm^2·a),灌溉水通量最高,平均值为14.98 g/(hm^2·a),三者对土壤As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30.31%、23.92%和45.77%。9个不同县区大气干湿沉降、施肥和灌溉水As输入通量占比略有不同,其中6个县区灌溉水和施肥输入通量占主导地位,另外3个县区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比例较高。因此,灌溉水是研究区农田土壤As的主要输入途径,应重视灌溉水水质控制。在未考虑农田土壤As输出通量的情况下,以当前的As年平均输入通量估算得到耕层土壤As的质量分数每年升高0.01 mg/kg。与土壤As含量现状相比,As年增量比例很小,因此判断在短期内,外源输入对土壤As分布现状影响不大。该区土壤p H值较低,铁氧化物含量较高,因此外源输入农田土壤的As生物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64.
在湘南-桂北存在一条基性-超基性岩带,笔者对该岩带南部的香山岩体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该岩体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类,形成于板内环境,是在伸展作用下少量岩浆底侵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5.
大型复杂结构的两阶段损伤诊断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用于结构损伤识别的各种方法,提出了进行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诊断所面临的问题,列出了已有的两步法的思路、方法,指出了需要研究的方向,为进行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6.
山西堡子湾金矿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成矿动力学环境、矿床地质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 ,认为堡子湾金矿形成于印支期[(2 4 5 .9± 0 .3)Ma ,39Ar - 40 Ar],在燕山期 [(14 2 .5± 0 .5 )Ma ,39Ar- 40 Ar]发生矿化叠加 ,并受到花岗斑岩 [(10 5± 0 .6 )Ma ,Rb -Sr]侵入热事件影响  相似文献   
67.
李阳通 《矿产与地质》2007,21(4):487-491
通过对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了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分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国有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提出了构建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8.
用载波相位精密定位需保证相位无周跳,而1周的小周跳仍是目前双频定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MW(Melbourn-Wübbena组合)法联合电离层残差法探测周跳应用广泛,但MW法精度不足.为此,本文提出重构多普勒积分的新方法以替换MW法.该方法基于信号传播的多普勒模型,仅利用广播星历和伪距定位的位置,即可重构出比多普勒观测量误差更小的值.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重构多普勒的探测周跳能力,进一步提出了重构双频组合的多普勒,并用于积分的方法.但该方法与MW存在相同的周跳探测盲点,所以联合STPIR(电离层残差的二次时间差法)法进行周跳探测与修复.经实测的动态1 Hz和静态1/30 Hz的双频数据中插入模拟周跳验证,重构多普勒积分法比MW法探测误差更小.本文提出的联合方法在上述条件下,可以探测和修复任意整数周跳,且采样率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9.
广西大瑶山西北地区有大量的石英脉型铜矿出露,然而缺少相关矿床年龄的研究。为解决该问题,选取广西金秀龙围地区石英脉型铜矿床矿石中的黄铁矿和黄铜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了加里东期的黄铁矿等时线年龄(417±25) Ma(MSWD=0.92)和印支期的黄铜矿等时线年龄(243±18) Ma(MSWD=0.45)。黄铁矿结晶明显早于黄铜矿,加里东期是否存在成矿事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结合岩石矿物学分析,我们认为龙围地区铜矿床中矿石的形成,经历了黄铁矿结晶、黄铁矿碎裂和含铜热液在印支期充填交代等过程,最终固结成矿。研究厘定了龙围地区铜矿的成矿时间,并为大瑶山西北地区存在印支期成矿热液活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0.
路面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往往较为隐蔽且事发突然,造成了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对于道路塌陷及地下空洞隐患的检测分析显得至关重要。探地雷达(Groud Penetrating Radar, GPR)因其具有精度高、效率快、连续无损、实时成像等优点,是目前城市道路塌陷隐患探测的主要方法。针对GPR传统目标函数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 FWI)中激励源子波估计不准确而导致反演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对于路面塌陷及地下空洞2种情况,通过建立合成数据模型,与传统目标函数FWI的反演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在激励源子波估计不准确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到良好的反演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将该算法用于2组不同灾害类型的GPR实测数据中,分析反演得到的地下介质相对介电常数分布情况,验证了褶积型目标函数FWI算法对于实测数据的实用性,从而为路基地下异常体探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