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在收集和分析大量水化异常点元素含量数据基础上,总结了水化异常区域分布规律,将放射性水化异常划分为铀水异常、氟水异常和铀.氧水异常三种类型,认为铀.氡型水异常与铀矿化关系最密切,其见矿率最高,铀水异常次之,而氡水异常是三类水异常中见矿率最低的.同时探讨了甄别真假放射性水异常的方法,提出水中铀同位素比值与水中铀总量关系分布曲线呈负相关收敛趋势,是寻找内生热液型铀矿化的标志;水中铀同位素比值与水中铀总量关系分布曲线正相关呈离散趋势,是寻找外生沉积铀矿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3.
相山铀资源基地勘查靶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孟才 《铀矿地质》2008,24(2):90-96
文章论述了相山铀资源基地的找矿方向、勘醒靶区及工作建设,提出今后的找矿方向一是主攻西部火山溶岩型富大铀矿,以相山中部东西向断陷带西段,北东向邹-石断裂与火山塌陷构造复合部位为重点揭露地段,攻深扩面,加快西部各矿床连点成片;二是加强相山北部次火山岩型富大铀矿勘查工作,使北部各矿床向边深发展.经综合分析认为,JLA、ZJS、HYB、HT和HJ5个重点远景区段可作为今后相山铀资源基地的重点勘醒靶区.  相似文献   
164.
张万良  徐小奇  邵飞  聂斌 《铀矿地质》2008,24(2):101-107
桃山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属花岗岩型铀矿,矿化类型主要为碎裂蚀变岩型.其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有:(1)富铀的碳硅泥岩系基底;(2)发育于桃山岩体内的NE向脉岩充填构造带;(3)岩体内的碱交代蚀变带(体);(4)次级构造裂隙带;(5)燕山晚期第三阶段打鼓寨小岩体;(6)氧化还原过渡带;(7)较低的侵蚀程度.打鼓寨岩体及近外围特别是其东北部是进一步开展铀矿勘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5.
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及深入找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相山矿田北部习惯上称之为次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地质特征,从区域成矿物质迁移过程和演化历史分析的角度,结合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利用氢、氧同位素组成推断了成矿溶液来源.笔者认为,"次火山岩型"铀矿床在时问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可以将其称之为斑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是斑岩成岩作用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演化的产物,降温、减压、流体混合作用促使成矿流体中的矿质浓缩和沉淀.文章最后对矿田内斑岩型铀矿的深入找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6.
横涧-岗上英矿床多期次热液活动与铀成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火山盆地基底变质岩在区域变质、构造变形以及深熔岩浆的分异、演化过程中铀的迁移、富集规律,指出基底的富铀建造所形成的深熔岩浆充分分异演化释放的铀是相山矿田的主要铀源,通过分析横涧-岗上英矿床成矿热液各阶段蚀变矿物组合,探讨成矿热液组分的演化过程,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铀矿床。  相似文献   
167.
黄沙铀矿区主要矿床受EW向黄沙断陷带控制。野外断层调查和ESR测年表明,控制断陷带的黄沙和上竹坑断层的断层泥ESR年龄分别为21.28±2.0Ma和22.42±2.2Ma,断层错移活动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运动第二幕,黄沙断陷带是新构造期形成的矿后断陷带,它们没有控制铀矿床的形成过程,但由于在不断隆升剥露的新构造背景下,断陷带不断下陷而受到的侵蚀剥露程度较低,故其中矿体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8.
相山火山盆地磁性结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相山地区大比例尺重磁测量结果为基础,建立正演计算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反演计算了相山盆地不同深度下的物性结构分布特征,对该盆地地下岩层结构及界面变化趋势进行了半定量和定性分析;盆地深部构造岩浆活动发育,局部地段次火山岩体具向下延深和扩大的趋势;西北面磁性界面变化较复杂,磁性岩体的埋深均小于800 m;东南面磁性界面变化相对较平缓,磁性岩体的埋深均大于800 m;盆地中有多个岩浆通道,后期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盆地西南侧、南侧以及东侧,这可能是导致北西侧铀富集成矿好于这些部位的主要原因,受构造影响,盆地中部及西北部,磁性基底呈块状分布.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9.
南岭是一条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带,也是我国重要的铀多金属成矿带。作者在前人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层清理及断代划分,岩性、岩相古地理研究,岩石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重磁资料的深层次处理和遥感深层次信息的提取,得出了如下认识:(1)三南-寻乌断裂是一条从早震旦至现代长期活动的东西向深部断裂带;(2)南岭地区地壳经历3次不同规模的南北向开合活动;(3)安远-寻乌地区为-大型热隆伸展构造;(4)初步认为该区具备形成富大铀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0.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对相山火山-侵入杂岩Nd,Sr,Pb同位素组成及其底变质岩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相山两旋回火山岩及火山期后的次火山岩具有较低的εNd(t)值(-7.46-9.40),较高的Isr值(0.70801-0.71201)和较古老的Nd模式年龄(1.54-1.70Ga),且相对富集放射成因铅(^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7.686-18.323,15.523-15.730,38.143-38.936)。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与该区出露的基底变质沉积岩在Nd,Pb同位素组成上既有明显的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别,因此,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区主要为地壳岩石,但并不排除有部分幔源组分介入。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