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疏排水过程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个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过程。基于算例模型,分别采用目前常用的基于渗流-沉降分步计算的土力学经验公式、渗流-沉降部分耦合的GMS软件中SUB模型以及目前少用的基于渗流-沉降全耦合的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对疏排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对比不同方法计算结果表明,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疏排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可行且计算结果较经验公式法、GMS中SUB模型的结果更为合理、更符合实际沉降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和GMS中SUB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渗透系数对地面沉降计算的影响,结果进一步验证了COMSOL Multiphysics求解疏排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地层的取样质量决定了污染场地调查的准确性,获取无污染、无扰动、结构完整且取心率要达到一定要求的样品对于环境取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砂土卵石地层软硬交错、结构松散,造成取样率低、样品结构易破坏、钻进取样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高频冲击直推钻机,配合半合管取样钻具,以乌海市重点行业企业某化工园区的污染详查工作为例,介绍了高频冲击直推半合管取样工艺及其应用效果。该工艺在砂土卵石地层中岩心采取率达85%以上,样品原状性好,为后期该类地层的钻探取样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在分析传统GIS应用系统不足的基础上,引入业务流程管理(BPM)的技术方法,提出采用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BPMN)模型,根据业务需求对地理信息的处理流程进行动态建模。设计开发GIS-BPM引擎,对流程交换文件进行解析,与关系型数据库建立映射。通过活动和GIS功能组件之间的关联,形成可执行的GIS业务流程模型,并支持对流程执行的监控与分析,实现地理信息处理的流程化和自动化,解决了面向功能的GIS系统和具有流程特性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矛盾。最后,基于GIS-BPM引擎设计开发实例系统,采用业务流程驱动的方式,降低了GIS业务系统的操作难度,并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54.
中国南部沿海暴雨东风波特征及SST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1999—2013年影响我国南部沿海的东风波,可分为3类:偏南东风波、西行东风波以及近海东风波。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3类东风波特征的关键系统,其西伸与北进直接引导东风波路径及活动位置。东风波的分类合成结构特征显示:强涡度中心指示东风波槽中心,强涡度中心通常位于850 h Pa及以下。东风波低层为强辐合场,槽后有整层的垂直上升区。偏南东风波波槽轴线随高度向西倾斜,西行东风波和近海东风波波槽轴线近乎垂直。合成诊断还显示,东风波的海上移动有向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海表温度)大值趋暖的趋势。数值模拟证实,增强东风波槽前SST暖中心的强度,将引起槽区低层和槽后中层出现负变高中心,同时SST的增温将通过感热与潜热促使东风波槽强度加强,将进一步地增强东风波暴雨强度和雨带的北移。并增强中低层流场的气旋式气流成分,增强低层辐合场,维持深厚垂直上升运动层。典型西行东风波个例分析显示,螺旋度与东风波强度成正比,东风波纬向位温偏差显示东风波在热力场上具有"上暖下冷"的不稳定垂直结构。东风波涡度增强时,扰动动能向分层扰动位能转化。东风波强度减弱时,分层扰动位能向扰动动能转化。  相似文献   
55.
陈素兰  胡冠九 《江苏地质》2008,32(4):275-278
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样品无机元素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先进快速、高效准确的元素监测分析方法,并对部分元素形态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6.
李婕  沃恒怒 《江苏地质》2008,32(4):340-342
阐述了数字化是当前地质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应加快实现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及地质资料管理数字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7.
基于1993—2012年TOPEX/Poseidon(T/P)卫星海平面异常SLA(Sea Level Anomaly)数据和FSC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风场资料,分析黄东海域近20 a海平面的时空分布特征,尤其是不同时间尺度风场影响的变化特征,进而通过区域海洋模式对海面高度短期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黄东海域海平面多年平均状态为南高北低,近海面季节性风场在岸线分布和海水热膨胀特征下,造成海面冬春季偏低,夏秋季偏高。近20 a黄东海域平均风速逐步减弱,平均海面上升速率为2.9 mm/a。2)风场的短期活动主要为灾害性大风,统计显示冬夏寒潮大风和台风大风均呈频数减少、强度增强的趋势。运用FVCOM(Finite 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模拟分析台风和寒潮作用下黄东海域海平面的变化,发现台风强风可形成辐散式海流气旋式涡旋,对应海面为下凹负值中心;北路寒潮大风可形成海流反气旋式涡旋,对应海面为上凸正值中心。两类涡旋的强海流部分增强了海面倾斜度。3)强海流部分动能和动量迅速向海水深部下传,无论在深度和强度上,寒潮造成的海流涡旋动能和动量下传比台风涡旋更迅速,更强。这与寒潮降温引起的海洋层结不稳定对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8.
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空数据模型方面探讨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机制,通过对不同时空数据模型的对比分析,采用连续快照和基态修正两种时空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数据库的更新,为第二次土地调查各级数据中心的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数据网络发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影像数据发布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瓦片金字塔技术来实现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影像数据的网络发布方式。该方法避免了由于影像数据建库而花费的大量工作,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影像数据调用和浏览的速度,为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后影像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0.
产业视角下常州城市可持续发展SD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业门类为切入点,对制造业进行细分,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及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此构建常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SD模型.模型与历史数据拟合的误差小,说明具有较高可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常州未来城市发展进程.通过改变产业间投资结构,分析不同产业政策对今后常州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传统发展模式的生态环境效益最为理想,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拉动作用,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新兴产业模式城市化各项指标居首位,生态环境效应良好,在发展初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到中后期逐渐减弱;重工业主导模式在生态环境效应和城市化发展的各项指标方面都远落后于其他模式,但其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立足于城市现状,对常州未来城市化进程的主导产业选择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