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采用常规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等常规方式,进行地表变形周期观测,任务量巨大甚至无法实施,提出建立研究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采用GPS-RTK技术获取观测站三维空间信息,进而获得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某煤矿的生产实践,说明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王璐华  张韧  李佳讯  杨进  高飞  李璨 《海洋通报》2014,33(3):241-249
基于AVISO卫星高度计数据计算得到的地转流场,利用SOM神经网络对吕宋海峡海面涡度场与地转流场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吕宋海峡上层流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SOM 2×2的网络结构实验中,4个分类结果的空间形态类似于气候态的季节分布形式,其中冬季型可以由11月延续至次年3月,夏季型在5月至9月都会存在。时间序列显示分类结果存在年际变化信号,其中在ENSO较强的年份,季节变化信号明显。SOM 3×4网络结构的结果显示,12个分类结果可以分为4类,即冬季型、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每种类型内的分类图形形态存在差别;在时间上,分类图形存在连续性,并集中出现在某个月份。时间序列显示季节变化信号与年际变化信号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4.
25.
基于Argo 观测资料的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场 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 年的Argo剖面序列,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 分析,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域声速垂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 和声速场水平分布特征。分析表明:EOF 的前6 个模态反映了海区声速结构的主要变化,可以很好地表示声速剖面。第1 模 态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周期,主要受海洋混合层季节性变化影响;第2 模态与第1 模态时间函数具有明显的反向变化特征,主 要对次表层进行调制;第3 模态主要影响次表层以下声速变化;表层声速分布与深层声速分布有明显的差异,表层声速主要 受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深层声速分布与南海环流系统关系密切;冷涡的存在会引起声速场的低值中心。  相似文献   
26.
葛珊珊  张韧  杨孟倩 《海洋通报》2017,36(2):121-127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北冰洋"西北航道"开通预期提前,为我国能源战略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其社会政治效应及气候变化和影响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也使该航道面临潜在风险和挑战。引进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影响"西北航道"的自然环境开展研究。针对气候变化对"西北航道"自然环境潜在风险要素进行梳理,构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然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估区划。  相似文献   
27.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动态更新相较于管线普查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现势性等特点,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主要讨论了对城市公共域内的新建管线、变化管线外业巡查、现场核实和补测,并经数据编辑质检后入管线数据库的几种方法的可行性,介绍了在管线数据更新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几种典型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思路,希望通过以上作业方式,尽可能节约外业巡查时间,提高动态更新工作质量,从而达到"现场巡查,现场探查,现场测量,快速成图更新"的目的,使城市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维护工作能够达到快速测绘、快速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惠泉变电站三维空间地物建模研究。首先通过整体匹配纠正并对原始测量数据进行拼接配准,然后建立了变电站三维表面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地建立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模型,解决了传统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在变电站等特殊领域的不足。为能够实现变电站资源、景观、安全、环境管理等社会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动态可视化,提供一个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平台构建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9.
变形分析与预报是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的重要内容,而时间序列模型是常用的变形分析与预报工具。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变电站沉降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从而掌握变电站的沉降规律,预测未来沉降趋势,对下一步施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