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4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建设“数字城市”中的应用之一,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正在发展完善之中。本文通过分析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通用信息查询平台,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以可视化界面为乘客提供准确、及时的公交信息查询服务。  相似文献   
992.
熊章强 《地震研究》2003,26(4):367-371
以疏勒河断裂带中段及北山地区遥感图像解译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该地区重力场深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特征以及活动性构造的应力状态、发震力学条件的分析,对北山岩体进行了地质稳定性评价,认为疏勒河断裂及其北山岩体是地壳稳定性较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993.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依据13口井的系统测温数据和700口余井的试油测温数据, 以及47块岩样的热导率测试结果, 给出了济阳坳陷及外围的13个大地热流实测数据和101个大地热流估算值. 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具有较高的大地热流背景, 现今热流平均为(65.8±5.4) mW/m2; 盆地区热流的横向变化特征与基底埋深相关, 基底浅的凸起区和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热流高, 而基底埋深大的凹陷区热流相对低; 沾化凹陷平均为(67.4±5.3) mW/m2, 高于全区平均值, 东营凹陷为(66.0±6.1) mW/m2、车镇凹陷为(65.1±3.7) mW/m2, 与全区平均值较接近, 惠民凹陷为(63.6±5.0) mW/m2, 低于全区平均值. 实际上, 盆地区的基底埋深和盆内凸起或凹陷分布是由新生代岩石圈拉张过程控制的, 火山岩分布也与这期岩石圈拉张过程相关. 所以,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是新生代构造—热事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994.
根据黄栀子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抚州市的历史气候资料,对抚州市种植黄栀子进行了科学的区划,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措施和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基于Internet网站服务平台的市级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功能、Web服务器站点配置及数据源ODBC的配置方法,并对应用ASP访问数据库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96.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 ,直接影响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解释。与地温梯度一样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在空间和时间上也应是复杂多变的。文中通过热压系数建立岩石圈中的地温梯度与地压梯度之间的关系式 ,以此为基础 ,研究受地温梯度的影响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的变化规律 ,得到的初步认识是 :岩石圈中的地压梯度是非线性的 ,静岩压力梯度是岩石圈中地压梯度的最小值 ,受地温梯度的影响岩石圈中地压梯度明显增加 ,可达到静岩压力梯度的 2倍以上。  相似文献   
997.
中蒙边境沙麦盆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砂岩铀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了沙麦盆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类型、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并根据地下水中与铀相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等研究,确定了铀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98.
油气田勘查中的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油气田勘查中应用核探测技术和异常解释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实践表明核探测技术能快速解决油气田边界位置的确定、解释并计算油气田的埋藏深度。利用大庆油田油气化探(含放射性)资料,解释并计算了油气田的埋藏深度。经对已知油气藏35口油气化探井(其中12口为含放射性井)的检验,预测埋深与实际埋深相对误差为≥30%的井有6口,其中2口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17 14%(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16 67%);相对误差<30%的井有29口,其中10口井为含放射性井,为总井数的82 86%(其中含放射性井占总含放射性井的83 33%)。充分证明了所建立的确定油气藏空间位置数学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放射性测量所用的仪器具有灵敏度高、轻便、易携带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它的异常解释处理也较为简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油气田地质勘查中,它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试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特征及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地浸过程中铀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溶浸液中铀浓度值在达到饱和浓度前,随地浸路径延长而逐渐增大;②铀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相关,当1.9<pH<4.4时,为UO2SO4和UO^2 2;当4.4<pH<5.1时,为UO2SO4和(UO2)a(OH)^5 ;②随着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铀迁移经历了溶解迁移、水解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即当pH>4.6、Eh<420mV时,溶解状态的铀产生沉淀;当2.0<pH<4.6,420mV<Eh<650mV时,U^6 溶解迁移;当pH<2.0、Eh>650mV时,U^4 溶解迁移;④根据溶浸液中铀浓度和pH、Eh临界值,铀地浸路径可划分出充分浸出带、有效浸出带、铀沉降带和未浸出带,不同特征的浸出带随浸出时间的变化而有序移动。  相似文献   
1000.
正断层位移长度关系是近年来研究正断层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将断层的研究从二维扩展到三维。研究正断层位移长度关系对于研究正断层演化、盆地演化以及油气勘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影响正断层位移距离剖面形态的主要因素 :断层端的脆韧性变形、围岩强度、远程应力以及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连接等。根据正断层位移距离剖面的几何形态和断层发育阶段 ,可将断层的位移模式分为 3个类型 :(1)对称的椭圆状或钟状代表简单的单条断层 ;(2 )不对称的似椭圆状或钟状代表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3)不规则的锯齿状代表由多条断层连接而成的断层。介绍了伴随正断层发育的传递斜坡、盆内高地等构造单元以及断层位移距离剖面的测量制作方法。测量时应注意恢复其剥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