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以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岸侵蚀为主要研究灾种,运用模型库技术理论,成功地研制了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模型库系统。在研究过程中,除吸收已有先进技术外,还在模型生成、模型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这对于探索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技术途径,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2.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将西北地区划分为61个三级地下水系统,以地下系统为评价单元,在充分分析水资源转化量变化的基础上,给出了行政分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近年来地下水资源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3.
煤炭开发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及其保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煤炭开发对水土环境影响和破坏基础上,探讨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形成机制,进而对保护水土环境的技术途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4.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和开采潜力 ,以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必须合理规划 ,强化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5.
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向全  胡瑞林  张莉 《地学前缘》2000,7(1):147-152
从粘性土体结构系统观点出发 ,建立了土体结构形态概念模型 ,即土体微结构形态由颗粒形态、颗粒排列方式、孔隙性和颗粒接触关系 4种结构要素定性描述 ,这 4种结构要素分别由颗粒大小、颗粒形状、颗粒定向性等 9种结构参数定量刻划。根据土体具有的非线性特征 ,运用分形几何理论提出了粒度分维、颗粒定向分维等 7项定量表征土体微结构状态的分维指标。在此基础上 ,以厦门软土为例开展了软土固结过程中的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发现固结过程中软土微结构要素调整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前期为剧烈调整阶段 ,后期为缓慢变化阶段 ,整体表现为分维指标下降的趋势 ,从而为软土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陈戈  阎世骏 《地球学报》2000,21(4):428-432
松散土体是自然条件下地壳表层不断演化的产和的,土的产成环境及其演化决定着土体的基本特性,按其所处的地质-地理环境,土体的生成大致可分为同生环境、表生环境和里生环境,地质-地理环境的不断演化使土体的和性质向着差异性,层次性、不规则性、突变性等非线性特征增的方向发展,遵循生成-演化为主导、结构-性质-体系的研究思路,本文对我国南方常州的闽南三角区的软土及天津市和海口市的硬土分别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讨论了演化环境与土体结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7.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Barrow)地区(70°21′N,156°40′W)位于北极滨海平原最北端,根据湖泊钻孔花粉记录,210Pb和137Se测定以及多项环境代用指标测试(有机质含量、总C和总N含量、CaCo3),并结合当地现代冻原植被、表层花粉谱、当地70a的气象记录以及有关的冰芯、树龄等资料的综合对比研究,分析了13世纪以来巴罗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历史.大约在13世纪以前,巴罗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寒冷,其后冻原植被发育良好,并经历几次演变.结合沉积地球化学元素测试结果和其他环境代用资料研究表明,小冰期以来Barrow地区曾发生3次暖期(公元1540—1600年,1660—1730年和1880—1992)和3次冷期(公元1440—1520年,1610—1650年和1750—1850年).这些冷暖事件与青藏高原冰芯记录对比发现,虽然在高频变化上,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但重大冷暖事件都曾出现.其中3次暖期与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和敦德冰帽中代表温度变化的δ18O值指示的暖期基本一致,证实巴罗湖芯记录的环境变化序列是可靠的.同时,古里雅和敦德冰芯记录中反映传统小冰期中的15,17,和19世纪的3次冷期,在巴罗湖芯记录中都有显示.  相似文献   
128.
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江汉盆地明钾1孔中、晚始新统系统的孢粉资料, 应用化石孢子花粉亲缘植物的生态位估算孢粉组合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气候参数曲线的变化趋势显示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期气候参数与现今北纬2 2°~ 2 6°的数值相接近, 为中-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晚期气温较前期低1~ 4℃, 相当于现今北纬2 3°~ 2 8°处的数值, 为北-中亚热带气候.但是, 气候构型与现今截然不同, 具有气温高、年较差小、降水波动大的特点.始新世中期1月均温比今高5~ 9℃, 表明冬季风作用尚不明显, 晚期略显冬季风的影响.气候的降温发生在孔深2 10 0m处, 主要表现为1月均温的下降和年较差增长, 因而孢粉组合中落叶阔叶树种增多.年降水量波动强烈, 一般于30 0~ 170 0mm之间, 这有利于盐类矿物的迁移和堆积.降水量低于10 0 0mm时, 麻黄灌木花粉增多, 且与膏盐堆积深度相一致.高山深盆的干热环境是本区盐类矿物沉积的主要原因, 年降水量波动强烈且偏低, 有利于盐类的持续堆积, 从而有别于现今西北地区的盐类堆积.   相似文献   
129.
宁夏枸杞的道地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业新  李新虎 《地球学报》2003,24(2):193-196
宁夏是宁夏枸杞唯一的道地性产地。本文从地学的角度,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宁夏枸杞内在品质、影响宁夏枸杞的地球化学元素、影响宁夏枸杞品质的土壤地质背景条件等3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其道地性的原因,从而揭示了宁夏枸杞的道地性。  相似文献   
130.
罗布泊盐湖晶间卤水运动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地下水运动的一般规律,阐述了罗布泊盐湖钙芒硝储卤层及富钾卤水的特性,并讨论了该卤水层的变化特性。在罗布泊干盐湖区采用^14C测年技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和化学示踪技术,研究晶间卤水循环速率、卤水渗流方向及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揭示罗布泊盐湖晶间卤水处于缓慢的流动及交替状态。探讨了新构造活动、古气候变化、地层静压力作用、深部地层水及大气降水补给作用等因素对罗布泊盐湖晶间卤水运动的控制和影响,提出了晶间卤水的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