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后大气物理化学遥感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反演了地表温度、水汽、CO总量和CH4体积分数的时空变化,讨论了这种变化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 7.1地震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关系.利用MODIS LIB数据反演的玉树地震前后的温度数据表明,在主震前亮温和地表温度出现高值,高值异常高于震前几年的同期平均温度并沿NW向断裂带分布;这与测量...  相似文献   
182.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外部性、产权及其治理机制,指出至少有天灾、历史遗留欠账、治理主体难以明确的共三类地质灾害的治理是需要国家财政负担。本文提出,针对这三个类型的地质灾害治理,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土地、矿产和地质资源创建产权,并与地质灾害治理捆绑出让,获得地质灾害的长效治理,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3.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4.
角闪石作为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之一,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黑云母-石榴子石温压计对该区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变质变形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为铁浅闪石,大部分为岩浆结晶和次生交代的角闪石。通过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计算得出其压力为0.40-0.72 GPa,变质温度大约为543-557℃。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计算其变质温度为546-590℃。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坑北岩体的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相当于燕山造山运动的第Ⅲ幕,是与深大断裂有关的低压高温型区域。  相似文献   
185.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油房西矿区钼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油房西矿区为中型银多金属矿床,伴生的铅锌、铜、钼可形成独立矿体。银铅锌与铜、钼矿化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呈现出较明显的分带现象,即银、铅锌遍布全区且主要集中在浅部,钼、铜主要赋存在矿区中部和深部。通过2个较深钻孔的探索,在深部出现较普遍的与斑岩型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类似的钼(铜)矿化,且矿(化)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趋势明显。在位于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南的小东沟—库里吐地区,通过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初步认为本区钼矿化范围较大,矿床成因类型好,矿化空间保存完整,因而具有中型以上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6.
内蒙古油房西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油房西银多金属矿床的矿体、火山-潜火山岩等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初步认为脉状银铅锌矿体受NW向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控制,层状铜钼矿体受隐伏花岗斑岩体制约,矿床属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形成的火山、潜火山—斑岩型系列组合矿床。  相似文献   
187.
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8.
汶川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应谱特征周期反映了地震动频谱特性,也是抗震设计中重要的特征参数.为了研究汶川特大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中173个有详细地勘场地上的强震动记录为基础,统计分析了不同场地类别和断层距的反应谱特征周期,并与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特征周期的规定值进行比较.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场地变软,特征周期平均值有增大趋势;与汶川特大地震中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结果相比,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远场反应谱特征周期值偏小.  相似文献   
189.
本文立足于当前地质行业的发展,探讨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意义,并结合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发展的现状分析,研究指出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0.
西峡县南沟矿区锑-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和秦岭造山带的拼合部位二郎坪地体东段。秦岭造山带呈EW向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俯冲碰撞而成的复合型大型造山带。从区域金属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看,南沟锑-金矿区及外围分布有一系列呈NW向展布的金、钼、锑矿化带(点)。矿区岩浆岩活动频繁,主要的侵入体为加里东期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各因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入手,对南沟锑-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