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杨晨灿 《地下水》2010,32(4):116-117
通过对衡水市高氟地下水分布情况的分析,依据工程规划的原则,简要介绍了供水区的管道工程、扬水站工程和调蓄工程的规划。从而改变人畜饮水困难,避免一些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深层地下水而引发的水源性疾病,遏制氟骨病的蔓延,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爽娜 《地下水》2014,(4):103-104
根据衡水市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状况,选取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等参数,从单项和综合污染两个方面,结合近10 a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初步了解衡水市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化的趋势,为合理开发保护水资源工作,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振昉 《地下水》2014,(6):125-128
氮和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的国家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富营养化问题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对衡水湖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氮、磷的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的水质状况近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氮、磷的污染仍相当严重,并提出了氮、磷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0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00-2010年探索前进阶段、2011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和重大生态地质环境事件影响了承载力的研究方向。生态地质环境子系统和系统的承载力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较多、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次之、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承载力研究处于不断整合之中。已有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耦合机制、模拟预测模型集成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响应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坚持系统观,统合子系统和系统两个尺度,从拓展学科纵深关联、深化多维耦合机制、发展集成模拟预测模型、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将研究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15.
景龙  李伟 《探矿工程》2022,49(6):71-78
沧州盐矿普查项目完成了3眼勘探孔,钻探深度3000~3451 m,取心总长度3791 m,取心层段主要为古近系塑脆性岩石。根据钻进特性,针对工区弹塑性层段和脆性层段提出了钻头选型原则。结合施工实践,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在累计使用的硬质合金、复合片、巴拉斯3类15种钻头中,通过典型钻头结构型式、碎岩机理以及使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优选出H-4-Ⅱ、F-3、F-6型3种钻头,在古近系地层取心钻进中效率高、取心质量好,适合工区地质条件,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阜城县韩关地裂缝的出现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文章阐述了韩关地裂缝的发育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析了地裂缝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预测了地裂缝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地裂缝的措施和建议,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永亮 《地下水》2015,(1):121-122,193
利用衡水市1956-2003年资料,对衡水市降水、径流等水文要素进行讨论研究,掌握年际、年内及空间变化规律。通过区域水资源组成,分析衡水市水资源特性,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合理有效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对近几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环境状况的分析研究,根据衡水市水资源的特点,结合降水不均的特点,对衡水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发挥现有引蓄水工程效益,加强城市雨水利用规划,扩大雨水利用方式等措施,因地制宜开发雨水利用模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衡水滏阳河岸景观带植被配置现状,在剖析景观带植被配置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从适地适树,丰富季相景观,注重种植密度及乔灌藤花草合理搭配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促进本区植被配置优化,充分发挥河岸植被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30 a华北地区高空温度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华北地区12个探空站近30 a(1979-2008年)的各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气温资料,对该地区高空年、季气温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高空年、季平均气温变化均具有非常高的空间一致性,其中冬季的一致性特征最明显;华北地区高空年、季平均气温大致以150-100 hPa层为界,以上(平流层下层)和以下(对流层)的气温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特征:从近地面到200 hPa冬(夏)季最低(高),但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100-70 hPa,气温季节变化位相与对流层相反,50 hPa层以上气温的年变化不大;近30 a来华北地区对流层中下层的年、季平均气温变化以上升为主,而对流层上层至平流层下层则以下降为主.低层的变暖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高层的变冷普遍始于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