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程玉刚  姚丙州 《地下水》1996,18(3):119-120
60年代以前,衡水是全国闻名的十大贫困地区之一,农民过着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日子,其根本原因在于气候干旱、地上水极为匮乏、粮食棉花产量低而不稳。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到80年代末,建成了400多万亩井灌区,实现了粮食棉花自给有余,解决了吃饭穿衣的大问题,摘掉了贫困帽子。90年代以来,依靠科学方法,实行机井管理承包责任制,井灌效益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衡水农民找到了依靠地下水的幸福之路。但是,也存在着汛期水毁大批机井的失败教训。  相似文献   
32.
对建设节水型农业的一点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宁 《地下水》2003,25(4):249-250
在建设节水型农业中,必须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一齐抓。本文通过对衡水市的农业节水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建设节水型农业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3.
通过碱水泥浆在河南桐柏碱矿对接井中的应用,介绍了饱和碱水泥浆对抑制盐碱矿的溶蚀,确保岩矿心采取和井径规则,以及在定向井中的润滑防卡和携岩洗井效果。  相似文献   
34.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调节气候、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工农业用水为一体的湿地系统。通过衡水湖流域污染调查,分析衡水湖水体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从营养物质、水量交换和浮游植物三个方面对该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进行讨论,提出水体富营养化的改善对策,为衡水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5.
陈宝根  王仕琴  宋献方 《水文》2011,31(3):64-70
受地形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水循环主要以垂直方向上的入渗和蒸发为主,其中,非饱和带对降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择衡水作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浅埋区的典型代表点,利用HYDRUS-1D建立了一维数值模型,以平水年2005年夏季作为模拟期,通过计算降水入渗量、蒸散发量、土壤水储存量的变化及地下水补给量等,揭示了该实验点的土壤水分运动特征以及土壤水在降水和地下水转化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降水后土壤水和地下水都得到补给,土壤水储量增加,但由于强烈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分别占降水补给量的63%和12%),水分消耗较快,因此总的入渗补给量为25%,土壤总储量增加不大;此外,土壤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土壤深层水分在饱和和非饱和状态之间频繁转换,其间没有明确的界面分割,由此说明土壤水在"三水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6.
抽水含水层对非抽水含水层水位影响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动水位计记录的抽水试验过程中不同层位含水组之间的动态水位,分析了在抽水试验最初阶段时抽水含水组与非抽水含水组之间的水力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抽水含水层对非抽水含水层存在水位影响效应,在抽水初期,水位影响效应较大;当抽水含水层水位达到稳定或缓慢下降时,水位影响效应随之消失。(2)单位降深水位影响效应显示,上部含水层距离抽水含水层越远,水位影响效应越大;下部含水层距离抽水含水层越远,水位影响效应越小。(3)利用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和应力应变对含水层水位动态影响的原理对水位影响效应机理进行分析,发现水位影响效应与含水层的固体骨架压缩系数(α)、水体积压缩系数(β)、孔隙度(n)和边界控制系数(Cm)等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37.
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按照相似原理制作了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的缩尺模型,并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能够有效阻隔地震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滞回环饱满、等效阻尼比大,具有良好的隔震及减震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38.
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利用邯郸市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共计40 a的逐日历史气温、日照、降水量资料,对邯郸市24节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邯郸市24节气平均气温呈正态分布;全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小寒;24节气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春分(0.31℃·d-1),降温幅度最大的是立冬(-0.31℃·d-1);相邻节气之间,清明升温最快,较前一节气平均气温升高4.6℃,立冬降温最快,较前一节气下降4.9℃;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是小满(8.7h),最短的是冬至(4.4 h);大暑平均降水量最大,为95.4 mm,小寒最小,仅为1.4 mm.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CTA在诊断及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7例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中首先随机选择CTA及MRA两种无创伤检查中的一种,随后均行DSA检查。以DSA和外科手术确诊为参考,比较CTA,MRA及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优势和不足。选择相应治疗后,行CTA+DSA或MRA+DSA复查,评价动脉瘤的残留情况。结果:①50例行CTA+DSA检查组中,确诊阳性病例46例。CTA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67%、100%和98%。阴性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100%和97.92%。DSA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67%、95.74%和94%。阴性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50%和97.83%。②47例行MRA+DSA检查组中,确诊阳性病例45例。MRA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50%、97.67%和93.62%。阴性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66.67%和95.45%。DSA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67%、97.73%和95.74%。阴性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66.67%和97.73%。③48例接受动脉瘤颈夹闭术的患者行CTA+DSA复查,以DSA为标准,CT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7.73%、100%和97.78%。42例接受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患者行MRA+DSA复查,以DSA为标准,MRA评价动脉瘤残留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分别为100%、66.67%和97.5%。结论: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稍优于DSA,MRA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面稍低于DSA;同时CTA及MRA均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三维结构及空间关系;综合比较,我们认为CTA对于动脉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确定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可作为术后较为理想的随访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0.
基于MOD16产品的淮河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秀芹  王磊  王凯 《冰川冻土》2015,37(5):1343-1352
蒸散发是陆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联系着陆面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对淮河流域实际蒸散量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遥感技术对淮河流域MOD16_ET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并分析2000-2014年淮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OD16_ET产品在淮河流域内的精度总体上符合要求;淮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发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南高北低,季节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与年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近15 a淮河流域平均的实际蒸散量变化范围为531.7~634.0 mm,且存在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实际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大致呈单峰型分布,且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257.2 mm) >春季(143.7 mm) >秋季(120.7 mm) >冬季(66.6 mm);淮河流域西北部,夏、秋、冬三季的季节蒸散量变化速率对年蒸散量变化速率的贡献较大;淮河流域东部,春季的蒸散量变化速率占年蒸散量变化速率的比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淮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旱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