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根据划分沉积相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标志并结合河南省平原区的特点,确定出第四纪各种堆积物的沉积相,概括为冰碛—冰水、冲积—洪积、冲积、冲积—湖积等多种沉积模式。第四纪早更新世的寒冷气候,形成了冰川。近山(?)堆积了粘土砾石层,东部为湖泊沉积区,二者之间为冰水扇分布地带。另外,在商丘、濮阳以东,形成有物质来源于东部的冰水扇堆积。中更新世,山前为冲洪积扇(裙),扇间为黄土状土堆积,内有棕红色古土壤层。此时的三门峡湖基本填平,水流沿着破碎带向东进入平原,形成黄河。由于它的堆积,湖泊范围缩小,向着河流沉积环境转化。晚更新世发展为典型的平原地貌特征,早期构造运动稳定,几乎全部接受了沉积。黄河的发育达到了昌盛阶段,扇体的范围最大。晚期构造运动剧烈,受确山—固始深大断裂活动的影响,形成淮河。全新世,除太行山前有冲积—洪积扇分布外,整个平原的堆积物以冲积相为主体。由于黄河的堆积速度大于沉降速度,导致扇体不断增高,加之人工大堤的制约,实际上成了淮河和海河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黄河自然河道修建的三门峡水库,使河水位抬高数米至十几米,对两岸有利储水构造产生侧渗补给,侧渗距离两公里,地下水位上升0.5—8米。造成自然调蓄、净化黄河浑水的有利场所。七里、北村、宏农洞河口等侧渗有利段,日侧向补给量4.7—17.6万立方米。宜建主要夺取库河诱导补给的大中型调节水源地。浑水时段傍河集中强化开采,腾出地下库容;清水时段库水自然侧渗回补。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计算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边界条件,建立适合该区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结合计算区的形状及各观测点的分布位置进行不规则三角形网格剖分,使实测点与剖分节点相对应。用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模拟,对参数进行调整,选出其最优参数值。用优选出的计算模型,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划分区内的富水地段。预测在不同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与开采时间的关系。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为该区未来地下水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彦彬  余立明  靳双喜 《探矿工程》2012,39(1):37-39,48
以详实资料概要回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地质勘探行业引进、推广应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并不断发展的历程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