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81.
举证图斑和恢复属性提取技术是利用ArcGIS软件对现有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并准确提取外业工作图斑和筛选恢复属性图斑的技术方法,对于外业举证图斑提取的准确性和恢复属性提取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内业数据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外业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和返工事件.  相似文献   
82.
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对实施过程中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不产生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83.
哈达音阿日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区内发现的又一重要矿床,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的主成矿期次可以划分两期,其矿化类型既有早期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似层状矿化,也有晚期热液成因的脉状矿化,且后者形成了哈达音阿日矿床的大部分矿体。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并总结出了区内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84.
石炭-二叠系是我省主要含煤地层,自下而上按岩石地层单位可划分五个组:即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大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笔者参考前人文献.在综合16个井田资料的基础上,依构造型态和沉积环境等为主要依据.建立煤系地层综合对比.对比手段主要采用多元方法.即:标志层(段)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岩矿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煤质特征和煤层间距特征等  相似文献   
85.
根据京九铁路沿线河南段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矿产资源配置情况,提出了地质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据此拟出发展经济的“375”规划。  相似文献   
86.
嵩山不仅是中外地质学家憧憬和瞩目的地质场所,而且还是一个旅游胜地。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嵩山的山石景观、岩溶景观、天然地质博物馆及人文景观。嵩山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分布集中,开发潜景远大。作者对开发嵩山旅游资源,加强资源保护等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遵循由已知推测未知的原则,在河南洛宁县石寨沟已知矿体剖面进行标准样品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可行性实验。共采集21件土壤样品,以热释汞的峰值为标准并结合已知矿体剖面地质情况,找出土壤热释汞的最佳热释温度测试条件。通过土壤热释汞赋存分析,明确汞的赋存形态主要为硫化物(HgS)。通过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结合Au,Cu,Pb,Zn元素进行特征分析,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能清晰的指示矿体的赋存位置,并且伴随有显著的Au,Cu,Pb,Zn异常,在PMID18号点,260℃的土壤热释温度下汞含量为9.121 8×10~(-9),地电提取金质量分数为12.33×10~(-9),土壤次生晕金质量分数为43.49×10~(-9)。经过不同热释放温度变化区间可行性试验,可知在260℃~650℃与260℃~320℃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能反映已知矿体剖面的位置,与热释温度可行性试验具有相似的结果。对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多金属金矿区黄土覆盖未知区域土壤样品的释放形态新做了260℃和650℃两个温度条件下异常分布特征对比,这两个温度条件下在未知区域平面异常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该方法实验结论:金矿的形成伴生汞且与硫化物成因有关。结合地质背景对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Ⅰ类找矿靶区、Ⅱ类找矿靶区、Ⅲ类找矿靶区各一个,为河南省洛宁县石龙山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88.
中黄页铁矿位于河南省卢氏县黄叶村,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充水矿床。本文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床充水水源和途径,对矿区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分别采用补给量法和"大井法"开采过程中的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显示:中黄页铁矿含水层属于岩溶裂隙水含水层,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差,渗透性较弱。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多充填,富水性较弱。根据补给量法预测矿坑平均涌水量为729 m~3/d,大井法预测矿坑最大涌水量为2 508 m~3/d。研究结果将为未来矿山开发设计中防水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在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口-甘德断裂与巴颜喀拉山中央断裂之间发育延伸超过100 km的呈雁列排列的花岗细晶岩脉带,这些花岗细晶岩脉走向多为北西向(118°),少量呈南北向(2°)。通过对其宏、微观特征分析研究,并结合在这两组花岗细晶岩脉中分别采获的224.7±0.64 Ma(南北向)与220.5±1.1 Ma(北西向)的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数据,指出这些花岗细晶岩脉是印支运动的产物,是早印支期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向东昆仑地块斜向俯冲过程中,岩浆沿着昆仑山口-甘德北西向冲掩断层下盘(南盘)形成的北西向与南北向两组"X"型共轭剪节理贯入形成的同构造花岗细晶岩脉。两组"X"型共轭剪节理的展布方向揭示了印支运动的主压应力方向,即NNW-SSE向;北西向雁列排列的节理反映其受右行走滑作用控制的特点;花岗细晶岩脉形成的最早时间(224.7±0.64 Ma)代表了这次俯冲走滑事件的时间,也即昆仑山口-甘德断裂的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90.
滇西怒江河谷潞江段岩溶发育特征及其 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泛亚铁路大理-瑞丽线中段马厂、道街坝1∶5万图幅的地质灾害详细勘查和室内研究,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规律。结果发现,研究区内不仅发育有地表岩溶漏斗,而且分布着规模较大的地下岩溶洞穴,复杂的地质构造、可溶性的碳酸盐岩、湿热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降水是该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地下岩溶作用可能给铁路隧道工程的施工带来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同时综合区域地质条件对比发现,大理-瑞丽铁路沿线的其它地段也同样具有存在类似的岩溶发育条件。因此,在铁路施工前进一步加强沿线区域地下岩溶作用的工程影响评价,对于有效地减少相关的工程危害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