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91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51.
采用VB编写一个运行在WINDOWS环境下的小折射交互解释程序,以规范野外施工中小折射资料的解释整理工作,并可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752.
冯昌寿 《吉林地质》2002,21(3):33-40,53
本文着重讨论主要勘探目的层铜佛寺组,大拉子组的沉积相,阐述了延吉盆地的生油条件,储集条件,运移条件及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753.
内波单独作用形成的深水沉积物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水沉积物波是一种海底普遍发育、规模较大的波状沉积体,大多数学者将它们解释为等深流沉积或浊流沉积。本文结合内波理论的研究进展,考虑内波沉积作用的水动力学特征,探讨了深水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海底流动单独作用无法满足沉积物波形成所需的流动层厚度及流动速度,较难解释沉积物波的迁移方向及规则的内部及外部形态。②内波可以引起海底流动,内波比表面波更容易形成更大规模范围内的沉积床形。③内波可以形成大型沉积物波,用内波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内波的对称波形单元、非对称波形单元及上攀波形单元的成因。波动面离海底距离较大的行进内波及内驻波可以形成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波动面离海底距离较近的行进内波及内孤立波可以形成非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内波引起的海底流动进一步增强时,可形成上攀波形沉积物波。④行进内波可以形成向内波传播相反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向海盆内部传播的内波可以形成向上坡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  相似文献   
754.
油层不同开采时期原油组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林  朱扬明  陈奇 《沉积学报》2002,20(1):169-173
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分离、分析技术对取自塔里木盆地的东河、塔中和轮南油田不同时期开采出的原油样品进行剖析,研究其宏观组成和微观分子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原油饱 /芳比值随开采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饱和烃与非烃 +沥青质的含量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原油中正构烷烃的主峰碳数后移,原油的轻 /重组分比降低。原油碱性氮、有机酸等非烃类化合物随开采时间的推移也呈降低的趋势。这些变化与原油在驱替过程中的自然色层吸附作用机理和原油中各种组分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关。该项研究对于深入探索驱油机理、预测原油润湿性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55.
川西高原的上白垩统及第三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耕武  李伟同 《地层学杂志》2002,26(3):161-169,205
川西高原的上白垩统及第三系属于山间盆地型陆相沉积 ,红层发育 ,化石稀少 ,地层划分、对比困难。本地区有化石证据的白垩纪地层仅见于雀儿山南麓的德格县 ,错阿组为一套红色含砾砂岩和粉、细砂岩 ,上部夹灰黄、灰黑色钙质粉砂岩及含铜砂岩 ,深灰色含铜砂岩中产有以希指蕨孢居统治地位的孢粉植物群 ,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中期。本区古近系红层发育 ,理塘县热鲁村附近的热鲁群下部为红色岩系 ,中上部灰黄、灰色粉砂岩内产以 Pali-binia和桃金娘科为主的植物群 ,时代为早—中始新世。目前可以肯定的中新统仅见于松潘县红土坡一带 ,为一套含煤的灰、灰黄色碎屑岩系 ,其中所含的叶化石和孢子花粉表明其时代为中新世。上新统至更新统分布较广 ,北部以白玉县昌台地区较为典型 ,称昌台群。无论从化石或岩性看昌台群均可分为上、下两套 :下部以杂色碎屑岩为主 ,夹砾岩和玄武岩 ,其中的孢粉组合以麻黄及榆科、藜科花粉丰富为特征 ;上部以含褐煤的暗色碎屑岩为主 ,除丰富的植物化石外 ,孢子花粉为松科、菊科、杜鹃科等居优势的组合 ,昌台群的地质时代为上新世到到早更新世。南部的上新统—更新统以昔格达组为代表 ,主要是河湖相暗色岩系 ,局部地区有褐煤夹层 ,产植物叶化石和孢子花粉 ,时代主要属于更新世 ,下部在某  相似文献   
756.
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武  艾俊哲  李凡修  梅平 《地下水》2002,24(2):74-74,91
本文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地下水质量的数学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地下水质是简单的,且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57.
等效数值评价法用于煤矿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凡修  陈武 《地下水》2002,24(4):218-219
建立了利用等效数值方法进行煤矿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新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评价效果,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58.
在陆相咸水沉积物中检出Δ5甾醇化合物及其生源意义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GC/MS分析技术在塔5井、官77井和狮23井下第三系陆相咸水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了丰富的Δ^5-甾醇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定性研究,鉴定出19个化合物,碳数范围为C23-C31,丰度最高的化合物为24-乙基胆甾-5-烯-3β醇,占甾醇总量的75%左右。样品的母质类型甾醇的分布特征表明,样品中丰富的C29甾醇可能主要来自于咸水环境中的某种藻类而非陆源物质。  相似文献   
759.
库车坳陷中生界三种类型三角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库车坳陷中生代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其内连续沉积了一套厚度巨大的冲积-湖泊碎屑沉积体。湖缘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非常发育,它们的特征清楚、区别明显:(1) 扇三角洲为突发的、瞬时的灾变事件产生的重力流沉积与间灾变期正常牵引流沉积交替进行,并以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其平原亚相类似于冲积扇沉积,河道砂体呈透镜状,厚度小、变化大。(2) 辫状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通常受到湍急洪水控制,为季节性沉积作用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辫状河沉积;河道沉积发育,砂体总体呈层状,内部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河道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交错层发育,尤以侧积交错层异常发育为特征,岩性以颗粒支撑的砂砾岩为主。(3) 曲流河三角洲为正常的河流牵引流沉积,沉积物输入量为相对连续的终年河流的产物,平原亚相类似于曲流河沉积:河道砂体呈层状,交错层发育,类型丰富。当然,这三种类型三角洲之间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不仅同一时期内可以并存,而且随着地质历史的演化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760.
预测井径扩大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输入有关已知的钻井参数,对井径扩大作出预测。分析了影响井径扩大的有关因素。油田应用实例表明,该预测方法有较高的精确性,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