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刘启  张泽  张圣嵘  恽晴飞  付峻松 《冰川冻土》2022,44(6):1820-1832
Seasonally frozen soil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in terms of area,and the freeze-thaw cycle effect generated by the alternation of cold and warmth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engineering damage in cold areas during construction,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store the nature and state of the soil when it is subjected to freeze-thaw action. Therefore,sandy soil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freeze-thaw cycles were prepared,and the long-term strength of frozen sandy soil was tested using a spherical template indenter. Using fractal theory and the microstructure image processing software ImageJ,the change law of grain group and long-term strength of two frozen sandy soils under different numbers of freeze-thaw cycl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for fine sand(FS),the fractal dimension DB has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ong-term strength variation,among which ≥0. 15~0. 20 mm and ≥0. 25~0. 40 mm have the best fit with the long-term strength,and are the dominant grain classes of FS. For medium sand(MS),the fractal dimension DB is sligh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ong-term strength,and the variation shows a“vertical N”trend,in which the grain size content of ≥0. 30~0. 40 mm and ≥0. 40 mm fits better with the long-term strength,and is the dominant grain class for MS. The content of other grain groups did not correlat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long-term strength change. The freeze-thaw action changed the content ratios of coarse and fine grain agglomerates in the soil.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overall particle size interval,the dominant particle size also increases,which shows that the long-term strength of frozen sandy soil tends to decrease and then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tent of some particle siz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ong-term strength in areas subject to freeze-thaw action. © 2022 Science Press (China).  相似文献   
12.
甘肃有色地勘局106队部东侧的不稳定斜坡位于兰州市九州开发区黄河北岸、罗锅沟左岸沟谷斜坡地带。勘查查明,不稳定斜坡中下部及坡脚地带为古近系砂质泥岩,斜坡中上部和坡顶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其形成原因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特征、降雨、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等有关。根据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认为勘查区斜坡现状处于不稳定状态,其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大,最危险滑裂面位于填土和基岩的接触面;拟建工程建设遭受其危害的可能性及危险性中等。建议在治理斜坡时,坡脚挡土墙工程选用浅基础型式,跨越浅沟段(15m)可采用桩基础形式,以砂质泥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并严格防止地表水渗入砂质泥岩地基。为区内不稳定斜坡的治理,防灾减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窑街煤矿采空地面塌陷的实地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采空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及其发育规律,对窑街煤矿采空塌陷区的稳定性做出了评价,在窑街矿区的地面塌陷治理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舟曲县罗家峪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格栅坝钢筋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在受限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采用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及控制温度裂缝,为类似格栅坝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小昌马河流域上游大雪山老虎沟冰雪融水及下游昌马洪积扇区地下水的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资料, 对流域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的组分特征和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小昌马河流域内从上游冰雪融水区到下游昌马洪积扇地下水排泄区矿化度不断增高, 水化学类型由HCO3-Mg-Ca过渡到HCO3-SO4-Ca-Mg; 上游冰雪融水与下游地下水δ18O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洪积扇区地下水来源于冰雪融水的补给.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模拟显示地下水形成过程中水岩作用以析出方解石, 吸收二氧化碳, 溶解石膏、 岩盐和绿泥石等为主要特征, 溶蚀的含盐矿物使地下水中氯化物、 硫酸根和钠离子含量升高, 地下水水质恶化. 同位素和水化学证据均揭示了小昌马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环境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切12区发育厚层砂砾岩油藏。砂砾岩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是制约油藏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系统研究砂砾岩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切12区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冲积扇沉积,可划分出辫状水道、泥石流、漫流沉积、径流水道及洪泛平原5种沉积微相类型,可建立“泛连通体”夹间歇性水道、稳定水道形成的叠置分隔复合水道、辫状水道与漫流沉积侧向相间、径流水道镶嵌于洪泛平原泥岩4个沉积构型单元。垂向上,冲积扇整体表现为粒度下粗上细、湖进退积型的沉积序列;平面发育6个冲积扇体,呈由北向南迁移的规律。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具明显控制作用,沉积构型单元控制油气纵向富集,扇体变迁控制油气平面聚集。  相似文献   
17.
兰州市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而位于城区南部的伏龙坪、华林坪地区已成为兰州市主要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根据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发育有滑坡43处,崩塌8处,不稳定斜坡68处,泥石流沟7条。已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近800万元,潜在威胁近5764人、资产约29112万元。发生滑坡的斜坡体基本上均由黄土组成,坡高一般30~50m、坡度一般40°~60°,而且这些斜坡地带居住了许多居民,坡肩和坡脚削坡建房,修路等形成了临空面,为滑坡的形成提供良好的临空条件,并且斜坡上无序堆放垃圾、倾倒污水,在降水的诱发下,促使滑坡、崩塌发生。所以,对伏龙坪、华林坪地区地质灾害治理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高温冻土的蠕变特性试验及蠕变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岁桥  王宁宁  张虎 《冰川冻土》2020,42(3):834-842
为了研究高温冻土蠕变变形特征以及各影响因素对蠕变的作用, 分别在含水量15%、 25%及35%, 荷载100 kPa、 200 kPa及300 kPa, 温度-1.5 ℃、 -0.7 ℃及-0.3 ℃的条件下开展了室内单轴蠕变试验, 分析在无侧限条件下高温冻土在不同温度、 荷载及含冰量条件下的蠕变变形特性。结果表明: 在当前试验条件下, 冻土蠕变变形非常可观, 且蠕变曲线都没有出现渐进流阶段; 温度是影响冻土蠕变的最重要的外在因素, 而含冰量是影响冻土蠕变的关键内在因素; 在高含冰量条件下温度及荷载的改变对蠕变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甚至引起量级上的差别。在现有试验条件下, 高温冻土蠕变过程可利用Burgers黏弹性模型来较好地描述。  相似文献   
19.
盛军  孙卫  段宝虹  刘艳妮  曹雷  张弢 《地质论评》2016,62(3):722-734
为了探讨新疆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微米级X-CT扫描、恒速压汞等先进实验对研究区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尺寸分布、几何形态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探讨了研究区储层品质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微米级储集空间发育,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凝灰质溶孔为主,几何形态主要呈条带型;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微裂缝对储层的物性具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对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压实过程孔隙度损失为20.31%,压实作用较强;早期、晚期胶结作用造成的孔隙度损失为11.54%;溶蚀作用使得储层孔隙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孔隙度增加6.24%。孔隙演化分析计算得出现今储层孔隙度与常规物性分析所得出的西山窑组平均孔隙度结果符合较好,误差仅为1.1%;综合考虑研究区储层物性、沉积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等因素进行储层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以Ⅱ类、Ⅲ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20.
察尔汗盐湖地下晶间卤水蕴藏了宝贵的盐湖矿产资源,如何确定地下卤水的赋存规律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卤水开采和补给方案,正成为盐湖资源大规模可持续利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察尔汗盐湖西北部的典型采卤区作为研究区域,1)利用新型的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通过在研究区布设两条十字交叉的测线,探测并反演解译测区地下60m深度内的卤水静态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