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一、溶样方法 溶样方法主要分为热溶和冷溶,其中,热溶是主要的溶样方法,尤其适合新金厂金试样的溶解。 1.热溶法主要采用王水溶样体系新金厂的金试样,经过700℃焙烧1h预处理,于300ml三角瓶中用60ml(1+1)王水在电热板上加热溶解(溶样温度不能太高,小心溅出),溶至王水体积大约10ml左右,试样溶解完全。  相似文献   
22.
陈福  林森  张权 《黄金地质》2002,8(2):40-43
传统(规范)的金矿化普查找矿方法在戈壁景观区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提高找矿成功率、增大找矿效用建立了区带金矿化找矿的目标体系、方法技术体系、工作网度、工作程序,并经优化组合后提出了系统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3.
甘肃全鑫金矿矿石难浸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映杰 《黄金地质》2004,10(2):55-58
全鑫金矿为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矿化类型可分为含金石英脉和破碎蚀变岩型。通过对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研究,矿石的Au含量一般在1×10-6~4×10-6之间,并含有C有机,As,属C As型金矿石。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赤铁矿及黄钾铁钒,金矿物以含银自然金为主,自然金与褐铁矿关系十分密切,常以包裹体形式嵌布于其中,粒度一般为0 002mm左右。筛分后,不同粒级矿样的Au含量不同,在小于0 037mm粒级中,Au含量达4 72×10-6,分布率高达93 42%。经过小型工业堆浸试验,呈现出周期较长、浸出率较低的特征。其原因是金的单体解离和暴露不充分,浸矿液中的氰化物难以与所有的金粒发生作用。同时,矿石中石墨、C有机及其他一些粘土矿物也促使含Au溶液中的Au发生沉淀,造成浸出率降低。  相似文献   
24.
周继强 《黄金地质》2004,10(3):22-26
新金厂金矿为中型高氧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多赋存于辉绿岩中。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人工重砂样品分析共获得147粒自然金,形态为蜂窝、树枝、不规则粒状等,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粒间金。包裹体金仅占10%。自然金为显微金。主要类型为石英细脉-碎裂蚀变岩型,破碎带中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强烈。次生氧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5.
柳西地区自古生代以来形成的柳园-俞井子裂谷带等构造奠定了金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金矿成矿作用受一定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构造分别控制着金矿成矿带、矿床(体)的产出,同时控制着金矿的矿床类型及成矿元素组合。找矿方向为柳园-俞井子裂谷带南北缘深大裂带及其内部次级大断裂两侧。  相似文献   
26.
甘肃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文章对甘肃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主要有用组分赋存状态及其镶嵌关系、矿石比重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1)小柳沟钨矿床矿石类型简单;(2)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3)矿石中矿物组成较复杂,种类多;矿石中有用元素主要有钨,此外含硫、铜、铋、钼、锌、锡等,钨是矿石中主要回收对象,而硫、铜、铋等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可以考虑综合回收;(4)矿石中钨主要呈白钨矿存在,有少量钨华及黑钨矿;矿石中铜主要呈黄铜矿存在,有少量斑铜矿或辉铜矿;矿石中铋主要呈辉铋矿存在;矿石中钼主要呈辉钼矿存在,部分呈类质同象分布于白钨矿中,这部分钼难以用选矿方法分离;矿石中含硫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磁黄铁矿,其他含硫的矿物有黄铜矿、辉铋矿、辉钼矿,但是量都很少;(5)1号矿体及4号矿体所处矿化带中矿体的比重值不尽相同,进行资源/储量估算时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7.
甘肃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田构造控矿作用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田是我国西北大型钨矿的典型代表,其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背斜层间滑动虚脱构造控制了主矿体的形态、规模和产状,隐伏岩体侵位构造控制了区内矿床(点)的分布,岩性层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控制了矿体的富集.上述3种构造作用表明在小柳沟和祁宝矿床之间及世纪矿床西部外围地段有望找到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