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质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丁林  陈少勇 《干旱气象》2001,19(4):33-34
利用本站的历史演变资料 ,分析和临近站同期值的对比发现 ,白银观测站的日照从 1995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冬、春季日偏少最大 0 .8h ,夏、秋日偏少最大 0 .7h ,月日照百分率偏少 5~ 6个百分点 ;通过分析 ,提出了环境变化后日照后记的订正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2.
通过白银市春末夏初干旱指数[1] 与北半球 50 0hPa、10 0hPa海平面气压和太平洋海温的月平均环流典型年的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发现 ,春末夏初干旱与这些环流背景有密切关系 ,在此基础上 ,提取了选入预测模型的因子。用 3种方法建立预测模型 ,再进行预测集成 ,试报了 1991~ 1998年的春末夏初干旱指数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3.
高红卫 《甘肃地质》2001,10(1):50-53
热水沉积硅质岩既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由硅质岩的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横湾沟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在Al -Fe-Mn三角图上 ,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由δCe值分析表明 ,本区硅质岩沉积环境主要为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34.
《矿产与地质》2003,17(Z1):285-288
简要回顾了白银矿田地质勘查工作的历史,着重总结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实施以来和中加合作勘查四年来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从找矿思路、钻探施工质量、物探技术方法三方面对以往的勘查工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5.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入研究郝泉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指导其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增加地质储量,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发育,可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构造。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断裂,具有明显的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36.
陈双世 《甘肃地质》2002,11(2):81-86
半变异函数是描述矿床某些区域化变量 (如矿石品位、矿体厚度等 )特征的有效数学模型。用积分面积法进行半变异函数拟合的基本思路是 :使实验函数与拟合的理论模型所包含的面积全等 ;传统的近似线性回归拟合是使围绕理论模型 (曲线 )的散点误差最小。从理论上讲无论积分或求导都不影响原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37.
杨文科  李国昌 《干旱气象》2002,20(4):23-24,29
通过分析MICAPS业务平台下各种资料的命名特点,介绍了各种资料尤其是传真图资料备份的原理与方法,并给出自动备份的具体方案及部分实现代码。  相似文献   
38.
祁连山区夏季总云量的气候变化与异常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祁连山区周围34个测站的1961-2000年6—8月总云量资料,采用EOF、REOF、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0a来祁连山附近夏季总云量的空间异常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OF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8%左右,可以较好地反映夏季总云量整体异常结构,即主体一致型、东南和西北变化相反型、东北和西南变化相反型。REOF的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74%左右,前3个载荷向量场可以较好地代表夏季总云量的3个主要异常敏感区:祁连高原区、祁连东南区,河西走廊东部区,其相应的代表站是野牛沟、永登和民勤站。用代表站的资料分析3个异常区总云量的时间变化,其演变具有不同的趋势,但有相同的20a和10a周期。  相似文献   
39.
白银市近48 a地表干湿状况及变干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1958~2005年48 a白银市4个站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的湿润度指数,并利用湿润度指数对地表干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银市地表状况整体上反映出明显的干旱特征。在此背景下,不仅呈现“北干南湿”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而且在干湿交替中出现了景泰、白银、靖远偏北地方有8~10 a的年代际准周期变化,偏南地方有3~5 a的年际准周期变化,并在年际变化中呈缓慢变干趋势,这种状况可能是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气温升高直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40.
中国北方典型风沙区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区域尺度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与分布格局对于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规律及其对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收集和野外调查,对中国北方典型风沙区表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沿经度和纬度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北方典型风沙区表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12.2、1.2、0.8 g·kg-1及10.1、15.7、1.63,与全国水平相比,具有较低的有机C含量、全N含量、C:P、N:P及较高的全P含量;(2)农田表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C:P显著高于草地表层土壤,C:N和N:P在农田和草地之间无显著差异;(3)北方典型风沙区表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元素间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但这种耦合关系在草地和农田间存在差异性;(4)北方风沙区草地和农田土壤有机C、全N、全P化学计量特征随纬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除草地全P含量和N:P外,其余指标均与纬度呈线性关系;草地和农田土壤有机C、全N、全P化学计量特征随经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与经度呈二阶多项式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