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7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认真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南缘511、512两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放数据,发现矿体上方均存在微弱的航放铀偏高显示,由此提出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弱铀异常”的新概念。基于地气运移机制和氡的接力迁移理论,探讨了“弱铀异常”的形成机理,介绍了航放弱铀异常的提取方法,指出高精度航放方法完全能探测到“弱铀异常”。弱铀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2.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23.
卡拉达湾地区位于新疆北天山西段,属于中亚造山区,是在前寒武纪基底陆壳裂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陆间型造山带,是铀及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区域。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地面磁测、地面伽玛总量测量结果,总结分析了卡拉达湾地区磁场、放射性场、构造、矿化蚀变特征与铀及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并圈定了铀及多金属找矿有利地段各2处,为西天山卡拉达湾地区的铀及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4.
工业测量系统在多波束天线安装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多波束天线测量和检测的实际情况 ,主要介绍了多波束天线的数学模型、解算方法、测量方案的设计以及调整量的计算等问题。最后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5.
王瑞军  孙永彬  王诜  石海岗 《地质论评》2019,65(Z1):237-238
正雅满苏铁矿床位处东天山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前人在矿床的成矿规律、地球化学、矿床类型、流体来源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科研工作(李厚民等,2014;王兴保,2005)。但在遥感地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还未开展。铁矿床及外围区域属准平原状丘陵地貌,基岩出露,地表蚀变信息丰富,可获取高质量的地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有利于发挥高光谱遥感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6.
王永军  王瑞军 《地质论评》2019,65(Z1):241-242
正花牛山地区位处于北山成矿带,处在甘肃省西北部,在该区及周边区域分布有较多的铁、铜、镍、锰、金、磷、钒、铀等矿床或矿点,成矿地质条件较为优越。在该地区开展成矿有利地质单元波谱测试和成矿关系分析研究,对该区基础资料完善和高光谱遥感找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地质概况花牛山地区跨及花牛山早古生代陆缘裂谷带和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地层出露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浅海相沉积变质岩系,  相似文献   
27.
王永军  王瑞军 《地质论评》2019,65(Z1):243-244
正下三道河金矿床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北东侧,位处坝下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景观区。金矿床类型属混合热液石英脉型,矿床周边石英脉和构造蚀变带分布广泛,因此,对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和总结,对于在该矿床周边区域寻找同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东大山磁铁矿地处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P-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西缘,属于产在前长城系龙首山群一套变质岩中的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分析其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同类型矿床勘查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收集矿区地质资料,基于在矿区及周边开展的1∶5万航磁测量及异常查证情况,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影像特征,提出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标志,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29.
基于eCognition的多尺度影像分割与识别技术,进行了土地变化监测研究。首先选取同一区域不同时相的两幅影像,通过实验确定适宜变化监测的尺度参数、形状参数和紧致度参数,然后进行影像分割,最后进行各类地物信息提取,探测不同时相同一地物的不同形态,进而发现地类图斑变化。实验表明,基于eCognition,可以分析出地类图斑的细致变化,完成土地动态监测。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基于eCognition的地类图斑点识别精度合格率在90%以上,不失为一种高精度土地动态监测新方法,同时也为土地变化信息监测提供了一种经济、科学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0.
针对沉降观测智能性分析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建设方法,该法以ArcEngine为开发工具,首先将沉降观测数据入库,然后开发出数据分析程序,用以完成观测数据的沉降量变化状况分析。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入库简单、受限小、速度快的特点,它可以完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所建立的数据库能为其它类似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不失为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