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黄昌旗 《福建地质》2009,28(4):289-295
福安赤路-宁德九曲岭地区处于闽东火山活动亚带,属闽粤沿海中生代锡钨铅锌银及非金属成矿区(带),为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带的陆相火山气液型成矿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和已知矿床(点),认为福安赤路钼矿外围,周宁县咸格、汤夏,宁德九曲岭等地具有良好的钼铜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2.
福建福安白云山河床侵蚀微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诗经 《福建地质》2009,28(3):213-227
福安白云山蟾溪、龙亭溪、长洋溪为花岗岩峡谷溪流,河谷中发育有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形态各异的石穴、凹槽,成为遐迩闻名的“地学奇观”。调查表明,白云山河床基岩及岸壁上所发育的石穴、凹槽,是更新世以来河床受不同水动力条件影响及大气降水长期侵蚀形成的各类壶穴、垂直冲蚀弧形凹槽等,是发育在晶洞碱长花岗岩中的河床侵蚀微地貌。流水及漩涡流侵蚀,砂、卵石随漩涡流磨蚀是形成壶穴的主要外动力。河床岸壁上垂直冲蚀弧形凹槽主要由大气降水侵蚀而成。白云山地区河床壶穴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系统地展示了不同水动力条件流水侵蚀作用、壶穴发展及基岩河床演化过程,是宝贵的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93.
福建永安白垩纪红层盆地丹霞地貌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永安白垩纪红层盆地位于福建省中部永安市东隅,大地构造处于华夏古陆武夷隆起的西南部,盆地内晚白垩世崇安组紫红色厚层一巨厚层砾岩、砂砾岩经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发育峰丛、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和线谷、巷谷、峡谷、峡谷曲流等负地貌,构成风光旖旎的丹霞地貌景观。永安红层盆地丹霞地貌于上新世开始发育,现已处于中年期发展演化阶段,是开展中年期丹霞地貌旅游和科考的宝贵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94.
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岩石、土壤、饮用水、水稻、蔬菜中F含量较高,而Cu、Mo、Ca等人体必需的元素严重缺乏;饮用水中F严重超标, F-高达4.18 mg/L,达地下水Ⅲ类标准的4倍之多,且水质pH低于饮用水标准的下限6.5,属酸性水质,不适合饮用,该地区特殊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是导致地氟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5.
陈大桂  韦德光 《福建地质》2005,24(4):207-216
在区域地质构造上闽西与闽东分属2个不同的构造单元。闽东以晚中生代火山岩广泛出露而著称,闽西晚中生代火山岩虽不及闽东发育,但其出露面积亦相当可观,且在区域地质找矿方面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经过此次调查工作,并结合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部分1:5万、1:25万区调成果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提高了对闽西晚中生代火山岩的认识,从而为闽西与闽东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层序及其岩石岩相、火山活动特征等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6.
西藏扎囊县克鲁铜金矿找矿远景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克尧 《福建地质》2005,24(2):65-71
在总结克鲁铜金矿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属中高温接触交代矽卡岩型成因为主。通过对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的分析与研究,对克鲁铜金矿的深部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做出了预测,初步认为克鲁铜金矿的深部及西侧找矿潜力大.是寻找隐伏-半隐伏的矽卡岩型或斑岩型铜金矿的重要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7.
黄长煌 《地质通报》2017,36(10):1740-1749
台湾源头山位于台湾岛东部太鲁阁带的北部,主体为花岗闪长岩-辉长岩"浆混岩"组合,发生了强烈变形变质,其中央分布有未变形的侵入体,具有典型岩浆岩特征,代表了变形变质期后的岩浆事件。通过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揭示了变形变质作用前后侵入岩在岩石特征及主量、微量元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表明二者是不同构造岩浆事件的产物。未变形的侵入岩为石英闪长岩,具有高Pb、Rb、U、Th、Zr轻度富集特征,属典型的Ⅰ型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2±1Ma,属晚白垩世坎潘期。这是台湾东部地区变形变质事件结束的标志,其后台湾东部进入了一个非挤压的新构造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198.
福建省龙海市表层土壤硒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曹容浩 《岩矿测试》2017,36(3):282-288
在龙海市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基础上,开展土壤硒含量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等项研究工作,可为研究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本文通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对福建省龙海市表层土壤4394件样品硒全量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龙海市表层土壤的硒含量为0.031~2.361 mg/kg,平均值为0.354mg/kg,足硒、富硒土壤面积占全地区面积的88.69%。同时发现,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土壤pH、有机质含量以及海拔高度是影响龙海市土壤硒含量的重要因素。火山凝灰岩区、花岗岩区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硒含量较高;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土壤的硒含量最高,园地、耕地土壤的硒含量适中;土壤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pH呈负相关,说明在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中硒元素易于富集,尤其是高海拔的山地丘陵区土壤中硒的富集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成果对龙海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利用、富硒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9.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10,29(2):115-119
永安黄年山铁矿区是在煤矿预查时发现深部存在有磁性体,遂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发现低缓磁异常,推断其由隐伏磁铁矿(化)体引起,后经钻探得以证实。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磁异常是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200.
何文兴 《福建地质》2010,29(4):296-301
建瓯周地美铌钽矿和南平西坑大型铌钽矿同处于政和—南平硫、多金属、铌钽成矿带上。区内伟晶岩可分为强交代型伟晶岩和弱交代型伟晶岩二大类,前者一般为铌钽矿体,后者一般为铌钽矿化体,花岗伟晶岩具有全岩矿化的特点。花岗伟晶岩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多数沿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褶皱轴部贯入,与围岩呈微斜交。铌钽矿具有地层、构造、侵入岩多重控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