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0篇
海洋学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方芳 《福建地质》2005,24(1):12-18
香炉坪银金矿是独立银(金)矿床,达中型规模。该矿床产在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中,矿区内已发现两个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断裂的控制。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矿物及矿石组构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一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银金矿,成矿过程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热液及火山期后热液。  相似文献   
242.
兰莎 《福建地质》2011,30(1):55-61
宁德地质公园集晶洞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河床侵蚀地貌、海岸海蚀地貌于一体,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公园的许多地质遗迹具有稀有性和独特性,多种地貌景观的组合,反映了其地质历史的复杂性.地质遗迹与生物、人文景观的结合使宁德地质公园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243.
陈海锋 《福建地质》2011,30(2):137-142
根据矿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通过对已知矿体剖面的CSAMT异常特征分析,确定适宜的数据处理及定性、半定量解释,总结德化阳山铁矿CSAMT的异常特征,为今后解释同类矿床勘查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4.
李景 《福建地质》2011,30(3):261-266
以某露天采场高边坡为例,根据边坡岩组的划分建立准三维计算模型,在MohrCoulomb本构模型上,采用有限差分法,应用FLAC^3D程序,模拟了该边坡在天然工程概况下的局部稳定性及其变形特征,以及考虑了优势节理J3、J5后的整体稳定性及其变形特征,获得了边坡变形机制,验证了边坡破坏模式和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45.
龙岩市土壤稀土分布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才浩 《福建地质》2011,30(4):273-277
根据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分析了龙岩市深层土壤稀土元素(∑REO)含量及分布特征,并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预测了高值区风化壳内的总资源量,提出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46.
福建沿海胃癌高、低发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扬 《福建地质》2008,27(1):29-36
通过对长乐市梅花、文岭镇胃癌高发区及福安市下白石镇胃癌低发区的土壤、水体、稻米等介质中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胃癌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胃癌高发区的土壤、稻米中Mo等有益元素缺乏,稻米中Hg、Cd等有害元素较高,饮用水中Cl^-、Mn等有害元素较高。  相似文献   
247.
福建霞浦大湾铍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霞浦大湾铍钼矿体主要产于晚侏罗世南园群鹅宅组与赤水组火山碎屑岩接触带附近的裂隙带中,辉钼矿石英脉呈脉状、铍矿体呈似层状分布在脉状辉钼矿体两侧,围岩蚀变具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以中-高温面状蚀变为主,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和裂隙构造关系密切,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铍钼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248.
福建泰宁丹霞地貌中的洞穴类型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泰宁白垩纪红层盆地出露晚白垩世沙县组紫红色中一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崇安组紫红色厚层砾岩、砂砾岩。红层发育北东,北北东向等多组不同走向断裂及节理。经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青年期丹霞地貌,崖壁上千姿百态的丹霞洞穴构成独特的微地貌景观。丹霞洞穴发育受岩性及节理、裂隙控制,崇安组粉砂岩、砂岩及含砾砂岩夹层是形成洞穴的主要层位,岩层的厚度及节理、裂隙控制洞穴产出的规模,风化剥蚀、流水侧蚀、大气降水及其水流侵蚀、重力崩塌是形成不同形态洞穴的主要外动力作用,洞穴的形成以一种外动力作用为主,或在发展过程中叠加了其它外动力作用,因而常为多种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9.
福建屏南白水洋地貌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屏南白水洋不仅风光旖旎,更以"浅水广场"遐迩闻名,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经调查研究,白水洋是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由九岭溪和仙耙溪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的一个平底基岩河床,石英正长斑岩是构成平底基岩河床的物质基础,风化剥蚀、流水侵蚀是形成白水洋的主要外动力地质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还形成形态各异的水蚀基岩波痕、水蚀凹槽、壶穴、流水侧蚀凹洞、弧形岸壁、波状岸壁、侵蚀阶地等地貌.  相似文献   
250.
通过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聚龙小镇地区进行地热水探测以解决当地的温泉洗浴用水问题。该区域主要为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通过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CSAMT),在深部从构造分析出发,共布设了6条 CSAMT 勘探线,共 166 个测点,测线总长度3.96 km。在对野外数据进行了采集、处理、反演、解释之后,根据反演解释结果共发现3条断裂构造,确定了4个可能含水的低阻带,查明了区域内含水层系的埋藏深度。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1口地热井的施工,井深1 150 m,井底温度44 ℃,井口出水量600 m3/d,出水温度34 ℃,很好地验证了CSAMT 在花岗岩地区进行地热水探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