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377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为了遴选出适合于华北地区高陡岩质边坡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采用地境再造技术在济南石灰岩地区建立了2个高陡边坡生态修复试验场,试验栽植落叶、常绿及藤本类植物共14种,并对2个试验场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长期监测。在对长期监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建立植物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此为依据遴选出适合于高陡岩质边坡修复的先锋植物。研究表明:常绿植物优选侧柏、圆柏及大叶扶芳藤作为先锋植物;落叶植物优选刺槐、黄栌、连翘为先锋植物;藤本类植物爬山虎因其成活率高且生长速率快,可在短期对高陡岩壁有效覆盖,优选作为先锋植物。  相似文献   
92.
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中南部发现的大型隐伏银多金属矿床,银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附近早期构造及同期张裂隙中,在岩体上部也发育矿化,属岩浆热液成因。为预测矿床深部找矿前景,笔者对矿床激电极化率异常、钻孔原生晕及深部地质体矿化特征进行研究。矿床频谱激电测量显示,激电极化率异常往深部未封闭且具较大延伸趋势;原生晕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叠加晕特征明显,局部出现反向分带特征,表明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同时Ag、Pb、Zn、Cu、Au、W、Sn等元素异常向深部均呈现高强度延伸,指示深部具备较好找矿潜力,由此提出深部存在厚大盲矿体或多金属矿脉群。通过对深部已控制岩体及Au、Cu矿化特征分析,提出深部具备寻找斑岩型铜金钨(钼)系列矿产的潜力。根据当前矿床地物化特征,认为索家沟银多金属矿床具有斑岩型成矿系统的特征,提出在岩体外围及浅部-中深部继续寻找银铅锌矿,深部寻找金铜钨(钼)矿的找矿方向,为该矿区或同类型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马红义 《地质与勘探》2023,59(3):557-569
合峪萤石矿矿集区是河南省萤石矿田相对最集中的地段。近年来,多个地勘单位对周边十多个萤石矿权在进行勘查,共提交CaF2矿物量1000万吨以上。本文从该区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岩性特征、成矿构造特征分析入手,详细论述不同方向的构造对萤石矿体的控矿作用。研究认为NW向断裂为区域的主要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占区域萤石矿资源量的80%,其次是NE向断裂在马丢矿区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萤石矿床,并对萤石矿体沿走向、倾向的赋存特征、矿石质量特征进行论述,指出断裂构造破碎带和合峪花岗岩基的出露区及其内外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硅化、绢英岩化和玉髓化等蚀变特征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对比鱼池岭钼矿床的矿床特征,初步总结了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为在该区开展萤石矿找矿指明靶区和方向。  相似文献   
94.
宛胜  刘军平  孙超  赵江泰  何世军  杨仕潘  张坤 《地质论评》2023,69(6):2023060009-2023060009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典型剖面研究,在滇中禄劝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组顶部识别出一套厚约20~50 m不等的Nb、Co、Ga、Zr及REE超常富集层。富集层主要岩性为灰紫色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局部夹杏仁状玄武岩。通过对禄劝万鲁布、撒角海一带的富集层刻槽分析显示,Nb2O5含量在82.4×10-6~120.1×10-6,平均值为100.3×10-6,大于风化壳型矿床一般工业指标80×10-6;Ga 含量28. 8×10-6~35.6×10-6,平均值为32.1×10-6,高于现行的Ga矿资源工业指标要求30×10-6;REE含量在360×10-6~510×10-6,平均值为440.6×10-6,接近风化壳型矿床一般工业指标500×10-6;并呈现出泥岩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关键金属含量依次升高,与火山灰含量呈正相关的特征,峨眉山玄武岩的风化作用可能造成了关键金属的富集;同时富集层中伴有Co、Zr、Li等关键金属矿化现象;由此,二叠系峨眉山组红顶层是一个关键金属的富集层,鉴于滇中地区二叠系峨眉山组分布范围较广,是一个极具Nb、Ga、Co、Zr及REE等多种关键金属找矿前景的地区,值得找矿工作者关注。峨眉山组各段玄武岩间富集关键金属的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夹层(10~120 cm)、沥青杏仁体的发现,佐证了峨眉山玄武岩是地幔柱幕式喷发,为峨眉山玄武岩地幔柱演化、喷发时限及其与二叠纪生物灭绝的关系、寻找常规油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及资料。  相似文献   
95.
右江盆地上世纪末发现了桂西晚古生代海相(洋岛)玄武岩,近期亦有报道。洋盆、洋脊玄武岩是判断洋岛存在的先行条件。滇东南坝达、里呼一带下石炭统的坝达组(C1b)主要为灰黑、灰白色薄层硅质岩、放射虫硅质岩、海绵骨针硅质岩、玄武岩夹凝灰岩、泥晶灰岩、泥岩,具有典型的硅质岩—玄武岩—灰岩—泥岩组合的洋盆沉积建造,含牙形石、三叶虫等。该组喷发于他披组之上的基性—超基性熔岩,具有显著的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因此,坝达组的划分和对比为研究右江盆地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的多岛洋盆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研究华夏造山带与扬子陆块的拼贴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
青海省那陵格勒河中游地区位于秦—祁—昆成矿域东昆仑成矿省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铜、铅、锌、锡、硅灰石(锑、铋)成矿带,该区及其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几十处,具有良好的金、铁、铅、锌、铜、镍矿找矿前景。本研究基于对该区水系沉积物样品新测试获取的20种元素,统计分析元素分布与特征参数,由此总结富集离散规律、元素组合特征及其与成矿地质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白沙河(岩)组中Pb、Bi、Zn明显富集,成矿指数较高,滩间山群中显著富集Cu、Cr、Ni、Co、V,印支期中酸性高温岩浆活动可以为地层中Cu、Pb、Zn等金属元素的活化提供充足的热动力。地层与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可作为寻找矽卡岩型Cu、Pb、Zn多金属矿床的有利部位。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特征,总计圈定了39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并划分出5处找矿远景区,其中野马泉—牛苦头—黑山铜、金、锑与克提哈尔—红卫山铜、钴、镍、钒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可作为区内重点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带,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本研究为区域多种有色金属矿产靶区优选、资源潜力评价和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
在分析岩溶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水源、污染源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源调查、源汇追踪和源头阻控为主要内容的岩溶地下河污染修复治理模式——三源模式。以遵义市坪桥地下河系统为例,利用三源模式对该地下河污染进行修复治理实践。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各类水点25处,以钻孔、岩溶泉点、地下河出口为主,特征污染物为以NH4+、NO3-、SO42-、Mn2+、Se2+为主;分布有各类污染源点15处,以工业废渣堆放场为主,主要分布在地下河系统下游坪桥工业园区一带,特征污染物同样为以NH4+、NO3-、SO42-、Mn2+、Se2+为主;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有3条地下水污染通道,均分布在地下河出口与坪桥工业园区Z1(1#、2#)废渣处置场之间;通过对2#废渣处置场排洪竖井-地下河出口这一污染通道上游段进行帷幕工程修复后,地下河出口可减排污水排放量47 244...  相似文献   
98.
碳酸盐岩热储层具有地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单井涌水量大等特点,是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热储层之一。在地热长期开采、尾水回灌过程中,既要保持抽灌井之间的水力联系,又要避免热突破的发生,对抽灌井热储层温度长期监测和热源分析计算,是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抽灌井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监测了碳酸盐岩热储抽水回灌对地温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分析、计算了热储温度恢复的热源及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受抽灌井间距较小和碳酸盐岩热储优势通道的影响,供暖后第6天,抽水井热储温度明显下降,平均降幅1.6℃,抽灌井产生了热突破;因长期大量低温尾水回灌,第二个供暖季之前回灌井热储温度未能恢复到初始温度,抽水井温度基本恢复;经分析计算,储层热量恢复的主要来源为地热水对流聚热,其次为高温储层、地热水传导聚热。基于该研究结果,在大规模回灌条件下,回灌井温度降低,抽灌井发生热突破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深入开展抽灌井合理井距研究、防止短时间内发生热突破,对促进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9.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河南方城某勘查区存在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在该区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勘查按“化探初选找矿靶区、物化探槽探筛选出成矿有利地段、物探探测矿体深部特征”的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首先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范围,推断可能为矿致异常。然后依据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为铅锌多金属组合以及测区岩(矿)石物性特征,采用激电中梯法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视极化率异常和4个视电阻率异常,结合勘查区岩(矿)石标本物性特征和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和变化趋势,推断出1个激电矿致异常,结合槽探工程推断F4构造为含矿构造。继而布置激电测深确定F4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铅锌矿体的展布形态,最后钻孔施工验证。结果表明,P1铅锌矿体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在勘查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勘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类似的矿产勘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冀北(张家口—承德)目前已发现的钼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主要分布于冀北南部燕山裂陷带中, 钼矿化发生时间与矿区酸性岩体侵位时间接近或相当, 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 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 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 另一类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内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中, 金属矿物以低温胶硫钼矿物为主, 多与铀矿共生, 围岩蚀变以水云母化、萤石化、胶黄铁矿化为主, 成矿流体显示低温、低盐度特征。以胶硫钼为主的铀钼矿床由于缺少合适的钼矿化定年矿物, 目前年龄测试数据多限于铀矿化, 测试结果表明铀矿化与区内酸性岩体及赋矿地层之间存在显著的岩矿时差。在冀北及邻区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 本文对冀北上述两种类型钼矿床存在的地质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 指出分布于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中钼矿化成矿时代厘定问题是分析该类型铀钼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确定成因类型、评价深部找矿潜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