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77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灰家堡金矿田矿化剂和成矿物质来源,系统开展了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和C-O-Sr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具有"上凸型"配分模式,低的(La/Sm)N值(0.003~0.580),较高的(Gd/Yb)N值(1.21~15.73),Eu正异常,显示成矿流体的壳源特征;产于龙潭组(P3l)的矿体中的方解石δ13CPDB为-9.3‰~1.7‰(均值为-3.93‰);产于构造蚀变体(SBT)的矿体中的方解石δ13CPDB为-7.8‰~3.3‰(均值为1.04‰),C-O同位素组成介于地幔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在δ13CPDB-δ18OSMOW图解上呈近水平分布,与矿体全岩及围岩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成矿流体的C可能具有多来源特征。成矿流体与围岩之间的水-岩反应并未改变矿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不是导致热液方解石沉淀的主要机制,而更可能与CO2的脱气作用有关;方解石的87Sr/86Sr值接近碳酸盐岩围岩、明显高于幔源物质的平均值,表明成矿热液中的Sr可能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围岩。  相似文献   
72.
何犇  马知恒  付丽红 《贵州地质》2023,40(3):249-258, 320
本文对产于贵州兴义乌沙地区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中的17件鱼龙标本进行研究,认为本次研究标本均为Qianichthyosaurus zhoui。通过对其肢骨的定性及定量分析认为,Qianichthyosaurus zhoui在后肢形态上存在性双形现象。暨雄性后肢外形窄长,雌性后肢则相对宽短;雄性的股骨比肱骨长度略长,而雌性的股骨与肱骨长度相当;雄性股骨近端和远端相较于雌性更为膨大股骨远端宽度为中轴宽度的253倍,股骨长与股骨中轴的比值较大,通常大于35;雌性股骨近端和远端相较于雄性较小股骨远端宽度一般为中轴宽度的2倍左右,股骨长与股骨中轴的比例较小,比值约为3左右雌性第一跖骨面积较小且具有凹缺,雄性第一跖骨面积较大不具凹缺。  相似文献   
73.
至少一维尺度上小于100nm的矿物都属于纳米矿物的范畴,自然界中除了大量的人造纳米矿物之外,天然的纳米矿物分布也很广泛。随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大量的天然纳米矿物在地壳表层和内部被发现。尤其是在矿田区域,与矿体相关的纳米矿物在各种介质中被发现,并且这些纳米矿物在矿床的研究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堆积型铝土矿床储量大,是铝土矿的重要来源。在堆积型铝土矿床中发育有大量的纳米矿物,矿石矿物也以纳米级晶体分布于矿床中,并且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这些纳米矿物以及结构、成分的变化记录了铝土矿成矿过程的物理化学信息,为探究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窗口。该综述总结了纳米矿物在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中的优势,为研究堆积型铝土矿床的提供了新方法,为认识堆积型铝土矿的成因提供了新角度。  相似文献   
74.
为探索万人洞金矿与物探电性特征之间的规律,拓宽万人洞金矿找矿思路,通过介绍万人洞金矿区地质、物性特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工作原理,利用CSAMT及物性测量方法,对万人洞金矿区电性结构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查明了研究区与金矿相关的地质体、构造、矿化蚀变等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出金矿物探找矿规律: 金矿产出部位位于物探低阻异常带,或高、低阻过渡渐变带上,经后期钻孔验证,方法有效可靠。研究成果为万人洞金矿区或相关矿区金矿找矿提供物探方案。  相似文献   
75.
借助矿物学和主微量元素研究手段,本论文对贵州省施秉县大坪钾镁煌斑岩开展了系统地球化学探讨.主元素研究显示,研究区钾镁煌斑岩SiO2含量变化较低(35.0~55.0 wt.%),为超基性岩浆岩;Al2O3、TiO2、CaO、P2O5和Na2O指数表明研究区火成岩属典型的钾镁煌斑岩.另外,研究区钾镁煌斑岩显示出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76.
华南南华纪武陵锰矿成矿带松桃李家湾-高地-道坨地堑盆地控制形成了系列著名的大型-超大型锰矿床.本文依托2020—2021年实施的贵州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大精查(勘探)项目最新成果,运用锰矿气液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隐伏锰矿找矿预测技术体系,对该地堑中的含锰岩系、(富)锰矿体厚度、矿石品位等变化规律及气液喷溢矿石相特征进行综...  相似文献   
77.
黔东北地区与黔中隆起相邻,受黔中隆起影响与控制,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郁南运动、都匀运动、广西运动和燕山运动。早古生代早期发育在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O1h)和桐梓组(O1t)脆性灰岩中的NW向裂隙是黔东北萤石矿床的容矿构造,而NE向断层属于导矿构造。本文通过区域构造研究,典型矿区的构造解析,面理、线理、节理等统计与赤平投影分析,对黔东北地区构造变形与萤石矿床的成因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寒武纪末-早奥陶世早期的郁南运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都匀运动形成了容矿与导矿构造。早古生代末期的广西运动使得黔东北长期(石炭纪-二叠纪)处于隆升暴露,在此期间,在下古生界形成了以正断层为特点的断层组合,发育了地垒式、地堑式、阶梯状、放射状、羽裂状等多种断层组合,这些组合断层在上覆上古生界的地层中不发育。同时,下古生界还发育了切割寒武系-志留系地层的NW向断层,这些NW断层不是控矿断层,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拟定了该区控矿和不控矿的NW向断层的特征。燕山运动在黔东北形成隔槽式褶皱组合,早期断层在此期间大多反转或平移,少数继承性再活动切穿上覆二叠系-三叠系地层。总体...  相似文献   
78.
黔渝毗邻区杨家湾-老木湾南华纪含锰地堑系南华裂谷盆地(I级)中的武陵次级裂谷盆地(Ⅱ级)、松桃—古丈次级地堑盆地(Ⅲ级)中的众多Ⅳ级含锰地堑之一.运用锰矿裂谷气液流体喷溢沉积成矿理论与找矿预测模型,对该含锰地堑中的含锰岩系、锰矿体厚度等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圈定了杨家湾-老木湾IV级含锰地堑的空间分布范围.含锰地堑长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