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74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871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32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了空间信息网格技术的内涵、特点及研究重点,结合美国、欧洲和我国科技界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城市空间信息管理支撑平台的新架构,可有效整合空间信息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2.
给出了全球重力场数据插值处理中常用的三对角、五对角对称Toeplitz矩阵逆元素的解析计算表达式.它避免了逆矩阵计算中需要调用三角函数的缺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幂次运算,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为等距B-样条插值等应用领域拓展了算法,具有潜在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93.
IAP9L AGCM中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IAP9LAGCM10年积分850hPa纬向风的逐日输出结果,应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模式中的大气季节内振荡(MJO),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抓住热带MJO的基本时空特征,模式中MJO的显著周期为36天;另外还分析了16~64天重构信号的时间经度剖面图,发现该MJO为东传,这与实际较一致;最后用EOF方法分析了模式大气中850hPa5天平均速度势,揭示出该MJO在全球表现为行星尺度1波和2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4.
西太平洋副高形态指数的分解重构与集成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波分解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形态指数月、季时间尺度的集成预报模型。由于小波分解可在信号的频域—时域内自由伸缩,准确地分解和重构带通、低通信号,因而能将复杂的副高指数时间序列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周期分量信号,既简化了系统结构,又突出了信号特征。随后基于ANFIS模糊系统的非线性、容错性、自适应性和联想学习功能,建立各分量信号的独立预报模型,最后对分量预报结果进行集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留预报对象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预报难度,预报准确率和预报时效均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995.
致洪暴雨过程中尺度涡旋的涡散作用及准平衡流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晶晶  钟玮  陆汉城 《气象学报》2011,69(2):277-288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观测资料与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影响2008年6月中旬广西致洪暴雨的主要中尺度天气系统是准静止的中尺度涡旋,它是中纬度天气尺度西风带波动与低纬度暖湿气流带在地形效应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生成、发展和移动对此次致洪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持续有重要作用,该中尺度涡旋具有强涡散共存、涡散度达同量级并伴随有较长生命...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模拟结果研究了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短期强度变化过程中的非地转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急流区为非地转风的正值区,最大值区域位于急流中心北侧,主要的负值区位于急流入口区附近。急流核南侧非地转风呈反气旋式切变,入口区呈反气旋式切变,入口区北侧和出口区北侧有弱气旋式切变。非地转风对急流的强度变化及其程度均有一定的指示性,地转偏差与急流短期强度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最大偏差风的变化超前于纬向风的变化约6h。非地转风涡度的分布存在着中尺度的特征:极值区域大小只有中尺度的范围,且正负相间。中尺度涡度极值区主要集中于3个区域:太行山脉、长白山脉以及日本本州岛。这3个区域均对应于高度超过1000m的中尺度地形区域,高空急流的非地转涡度大值区与中尺度地形对应相关。中尺度降水区分别与非地转风涡度极值密集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997.
毫米波测云雷达融化层自动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晓光  刘宪勋  贺宏兵  程周杰 《气象》2011,37(6):720-726
为了充分利用雷达数据中的融化层信息,通过分析融化层在反射率因子和线性退极化比(LDR)参量中的特性,结合国内某型毫米波测云雷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化层边界自动识别的技术。利用2010年5-10月国内某型毫米波测云雷达在杭州的探测资料及相应的探空资料,对识别结果以及算法中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亮带的存在,得到的融化层上边界平均高度与实测零度层高度的误差小于100 m。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融化层在反射率和LDR中的特性存在差异,其厚度在600~1500 m。毫米波测云雷达距离分辨率高、LDR对融化层敏感以及使用反射率和LDR双重约束是识别出的融化层边界误差较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8.
该文主要介绍了雷达高度计的工作原理、Jason-1卫星的仪器设备和运行轨道以及Jason-1卫星观测数据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9.
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舟曲"8.8"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 每6h一次的1°×1°格点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2),选用Kessler 方案、Lin 方案和Morrison 双参数方案等3 种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2010 年舟曲"8.8"特大暴雨天气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以分析不同参数化方案对降水特征、物理量特征和云微物理特征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  相似文献   
1000.
稳定性降水融化层在风廓线雷达资料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廓线雷达探测降水的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和个例验证,从垂直速度、信噪比和谱宽3方面初步总结了稳定性降水融化层在风廓线雷达资料中的特征.结果表明:垂直速度从融化层上方向下递增,融化层内变化最快,在融化层下方达到最大;信噪比和谱宽在融化层内分别形成一个"亮带",谱宽"亮带"的高度略高于垂直速度最大值的高度,略低于信噪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