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2 毫秒
91.
贵州省第四纪河流阶地沉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凡翠  杨瑞东  韩晓彤 《贵州地质》2010,27(2):91-94,99
本文根据贵州河流阶地发育的情况,各级阶地沉积特征、形成时间、气候和贵州新构造活动等因素,将贵州河流阶地演化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讨论。同时,与青藏高原隆升时代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贵州河流阶地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根据其河流阶地的演化,提出贵州的河流阶地成因模式为构造-气候旋回模式。  相似文献   
92.
泥堡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初步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琳  张竹如 《贵州地质》2005,22(1):22-25
泥堡金矿及水银洞金矿是大型金矿床,两矿床赋矿地层、容矿岩石、矿体产出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诸多特征相似;并处于富金的峨眉山玄武岩东侧,其矿床成因与该玄武岩有密切关系。应加强从泥堡-戈塘-紫木凼-水银洞一线地层中P3l 的研究,指导金矿找矿及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3.
用三维激光成像技术调查高陡边坡岩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针对“罗盘 皮尺”传统模式调查高陡边坡岩体结构中的缺点,提出了三维激光成像技术调查高陡边坡岩体结构的新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成像技术可获得完全实景的数字模型,并在该数字模型上可直接量取点、线、面和三维实体空间坐标,从而进行结构面产状、迹长与连通率、间距等岩体结构特征参数计算和地质剖面切图。最后,以营盘山陡崖边坡为例,详细阐述了三维激光成像技术调查高陡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参数方法及过程。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成像技术所得的结构面产状、间距等岩体结构特征参数要优于传统的“罗盘 皮尺”量测结果。因此,三维激光成像技术的引入,必将引发岩体结构特征参数测试技术革新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贵州独山泥盆系大河口组遗迹化石Teichichnus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约 《贵州地质》2003,20(3):145-149,F004
贵州独山中泥盆统大河口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Teichichnus Seilacher(包括5个遗迹种:潜穴及蹼状构造直立排列的Teichichnus rectus Seilacher,潜穴管具有二分枝现象的T.palmatus Seilacher,潜穴管近口孔部位膨大呈葫芦状的T.majiatunensis Wang,潜穴管近口孔部向上折曲的T.sinuosatus Wang和蹼状板构造呈S状扭曲的T.aff.sigmoi—dalis(Seilacher)。本文主要讨论其生态环境意义及地质意义。通过野外观察及研究分析认为:与层面斜交的Teichichnus潜穴管为造迹生物居住和觅食的活动场所,为Seilacher(1967)的Cruaiana遗迹相的典型分子;蹼状构造的形成系造迹生物在保持一定生态位下与沉积或侵蚀作用相关,并可确定地层的顶底面;潜穴管口孔的弯曲程度和膨胀程度是区分遗迹种的重要特征,可利用Teichichnus的遗迹种和其潜穴管与层面之间的交角分析其沉积环境的微相变化;Teichichnus潜穴管口孔多迎着主水流方向发育,可指示古水流的方向。  相似文献   
95.
对广西凭祥叫弄英安岩风化剖面中6个难熔元素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Nb和Ta 3种元素在整个风化成土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它们的不活动性。Zr,Hf和Th在风化的初期阶段基本上保持不活动,而在风化中期表现出一定的富集,风化高级阶段则有明显的富集。Th的富集可能与风化壳表层(已剥蚀)淋溶出来的Th向下迁移过程中被氧化铁吸附和形成磷酸盐矿物有关,而Zr的富集则可能与淋溶出来的Zr与SiO2或磷酸盐结合形成某种硅酸盐矿物和磷酸盐矿物有关,具体富集原因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沥青质砾石被发现于四川省青川县白家镇一带的下寒武统碎屑岩中。黑色的沥青质砾石多呈次圆状或次棱角状,表面光滑但无光泽,与胶结物之间有明显的界线,直径最大可达5cm。推测这些砾石可能来自于被剥蚀的震旦系灯影组。沥青、碳酸盐岩和页岩以砾石的方式沉积于下寒武统.表明在早寒武世筇竹寺期之前川北青川地区已存在有古油藏,前寒武系中可能还有生烃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97.
由于磷石膏堆场防渗处理不彻底,库中含磷、氟的废水通过岩溶管道、裂隙进入地下含水系统,使大干沟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遭受严重污染,并威胁到乌江渡水库水环境。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渗漏分析,查清了渗漏污染的方式与途径,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8.
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的生态环境下,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利用贵州省遥感影像,在3S平台上获取了研究区喀斯特石漠图,分析了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结果表明,全省喀斯特面积11.3158万km2,现有石漠化土地面积达4.1091万km2,约占全省喀斯特面积的36.3%,为西南地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空间分布上,贵州石漠化存在西部重、东部轻、南部重、北部较轻的宏观格局;在2000-2005年,部分潜在、轻度石漠化经过治理转变成了无石漠化,但石漠化总的面积仍在增加,新增总量为5172km2,平均年增长率为2.88%,发展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9.
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的厚度在某些地段具有局部加厚的特征,这一特征预示了铝土矿的成矿控制作用存在非正常沉积控制的某些因素。本文通过对道真县池家沟矿点古岩溶起伏剖面的研究,发现岩溶古地貌环境对该矿点铝土矿层的厚度控制明显,其表明在黔北地区铝土矿含矿岩系分布区,下伏地层为碳酸盐岩分布的地段,古岩溶地貌环境是铝土矿含矿岩系地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孙士军 《矿物学报》2007,27(3):483-488
黔桂边境地区摩天岭花岗岩体北缘是一个多金属成矿区,小型矿床、矿(化)点产出较多,成矿地质背景良好。但在长期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却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除地质勘查经费投入不足外,对该区的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也十分薄弱,不能适应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本文试图以系统的观点,论述该区成矿系统形成的控矿地质因素、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产物以及保存条件,对摩天岭花岗岩体北缘成矿规律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可能找到隐伏矿床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