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5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贵阳乌当上古生界的海侵—海退层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家仁 《现代地质》2005,19(1):119-126
在位于上扬子古陆边缘的贵阳乌当泥盆纪至石炭纪剖面上, 泥盆系包括蟒山群碎屑岩和高坡场组白云岩, 其中可以识别出 5个三级层序; 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括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黄龙组、马平组和梁山组,其中祥摆组和梁山组为含煤碎屑岩系地层, 其余各组为碳酸盐岩地层, 可以划分出 5个三级层序。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较为完整的泥盆系和石炭系相对比(泥盆系包含 13个三级层序,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含 6个三级层序 ), 贵阳乌当剖面以较薄的地层厚度和较多的三级层序的缺失为特征, 成为间断大于沉积的典型地层代表, 这是由于古陆边缘海退作用的沉积响应大于海侵作用所致。石炭纪与二叠纪过渡时期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同邻区一样研究区域也进入了大片海域发育的时期, 所以阳新统和乐平统的层序大致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相近, 这是由于与相应的三级海平面上升相关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理学3080E3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维修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晓慧 《岩矿测试》2005,24(3):237-238
介绍理学3080E3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样品驱动单元及高压发生器部分的故障现象及维修实例。  相似文献   
13.
胶莱盆地含金建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莱盆地蓬家夼金矿床及宋家沟金矿床均赋存于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金建造中,该含金建造由砾岩、含砾砂岩、碳质泥岩及碳酸盐岩等组成,Au100.2~241.0ng/g,Ag1.50~3.73μg/g,Zn560~1021μg/g,Pb356~364μg/g,Cu60~394μg/g,As11.0~25.4μg/g,同时富硫及有机碳。含金建造K-Rb、K-Ba呈正相关,K-Sr、K-Ca不相关,Sr/Ba<1,B、V关系均显示了陆相淡水沉积特征。La/Y-REE组成显示了沉积特征。围岩、矿石及矿石中黄铁矿及磁铁矿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该含金建造是矿源层也是容矿层,是区内重要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机理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硅酸盐细菌能释放土壤含钾硅酸盐矿物中的磷、钾、硅等元素,直接供给植物生长利用,同时亦具有固氮能力。这为挖掘土壤潜在肥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分析了硅酸盐细菌对钾长石、伊利石的解钾作用过程,细菌-矿物复合体的形成,细菌对矿物的溶蚀作用,矿物晶体结构与细菌的解钾作用关系,复合体微环境的变化对细菌解钾作用的影响以及细菌对K^ 的主动吸收等,从微生物矿物学的角度讨论了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硅酸盐矿物解钾作用的机理问题,提出了硅酸盐细菌解钾作用综合效应的看法,并就农业生产上的利用问题指出,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选择适宜的生产菌种和吸附剂,并配合使用其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的絮凝特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连宾  陈烨  袁生  刘丛强 《矿物学报》2003,23(4):303-307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硅酸盐细菌GY03菌株,对其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Y03菌株营养要求简单,在生长的同时合成胞外高聚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GY03菌株所产絮凝物质有88%以上分布在细胞表面,该絮凝剂的絮凝活性随菌体生长量的增加而同步增高,不同金属离子对GY03菌株絮凝活性有影响。实验条件下,1h内GY03菌株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絮凝率为78%,经放置24h后最高絮凝率可达98%,对制药废水浊度去除率为78.1%~94.7%,COD去除率为48.0%-87.5%,生活污水浊度去除率为85.3%~92.5%,对墨汁溶液的脱色率为53.2%以上。因而认为该菌株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絮凝剂产生菌。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张覃  陈代良 《矿物岩石》2003,23(3):35-38
对贵州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进行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磷块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稀土总量∑REE较高,并富集Y元素及La,Nd等轻稀土元素。LREE/HREE比值较高。含稀土磷块岩普遍具Ce负异常,显示其对源区的继承性。指示成磷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曲线、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Ce元素异常、LREE/HREE比值、微量元素特征及岩石矿物特征表明,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床具以正常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等为主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在磷矿成矿过程中沉积物沉积时,活体生物及死亡残骸不同程度地摄取和富集了La,Nd,Ce等稀土元素、Y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沉积在含磷层位,构成大量的含稀土、含生物碎屑白云质磷块岩。  相似文献   
17.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岩石展布广,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Si值为—0.1‰~0.9‰,平均0.314‰;δ^18O值为12.8‰~21.2‰,通过δ^1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82.2~162.5℃;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指出该套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缓坡至浅水滞流海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浅谈矿物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庆年 《贵州地质》1997,14(2):179-188
就贵州某些优势矿种,支柱产业及其二次资源,简述矿物深加工的意义、工艺及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地下厂房洞室群岩爆趋势综合预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拉西瓦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原设计方案为例,基于其赋存地质条件调研结果和岩爆产生基本条件,对岩爆趋势进行宏观预测;并结合研究区其他高地应力现象,建立了岩爆预测类比判据。进而基于厂房开挖后二次应力场数值计算结果,以所建判据圈定了岩爆可能发生部位及强烈程度。结果表明,将宏观判据与类比判据结合的岩爆综合预测方法,考虑因素全面,也尊重了研究区实际情况,因而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0.
水位下降卸荷诱发库岸边坡快速失稳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某工程现场岩质边坡为例,采用与传统裂隙水压力分布不同的水压力分布方式和边坡裂隙中可能发生的水锤效应相耦合,分析研究了岩质边坡发生滑动的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水压力分布方式较为符合边坡中的水压力分布实际情况,可以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稳定系数。当考虑水锤效应时,岩质边坡的稳定系数大大降低,说明水锤效应加剧了边坡破坏失稳的过程。本文所采用的水压力分布方式与边坡裂隙中的水锤效应相耦合的计算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