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介绍了GPS的定位原理,结合GPS在矿山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实践并通过比较分析,验证了GPS网布设的灵活性、成果精度高等特点.解决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和对GPS测量误差来源以及精度控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92.
存量数据整合是规范开展不动产登记的基础保障.面对我省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标准不一、时间跨度大、质量参差不齐和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在省内钟山区、碧江区和绥阳县开展了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整合试点,探索形成了符合贵州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整合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3.
为了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进行短期气候预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指数和NOAA整编的西太平洋型WP指数、MEI指数、ENSO指数等多种全球环流指数资料,归纳整理了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34个前期春季因子,讨论了前期春季因子与夏季降水的关系,并利用这34个前期春季因子通过数据挖掘中的C4.5算法对1951—2013年(63 a)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建立判别降水偏多以及偏少的两类决策树预测模型,并分别得到5条和7条综合判别规则。随机选取80%左右历史年份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集,两模型的训练集准确率分别为94.12%和93.88%,剩余20%年份数据作为模型测试集,模型的测试预测准确率分别达91.67%和85.71%。模型预测应用也显示结果正确。模型研究和应用显示,基于C4.5算法的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模型构建合理有效,判别规则依据大数据理论,广泛考虑相关因子以及因子的排列组合,智能化选择关键因子,易于客观化、自动化实施,为长江流域汛期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4.
基于平桥向斜地面地质调查,PQT-1井钻、录、测井及取芯测试资料的分析,对该区煤储层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有利开发层与煤厚、煤间距、显微组分、灰分产率和含气性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QT-1井纵向上8套主力煤层呈“厚度小、层数多、间距近”的特征,适合“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开发工艺。其中,C14与C16组合煤厚大、含气量适中、灰分产率较低、解吸压差较小,为最有利煤层气开发层;C30与C32组合、C17与C20组合受制于煤厚,为第二、第三有利煤层气开发层。  相似文献   
95.
南盘江盆地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南盘江地区生物礁古油藏的储层沥青主要分布在上二叠统和中上泥盆统。古油藏的储集层均为生物礁滩灰岩,沥青的主要储集空间以洞、缝为主,其次为基质孔隙和生物体腔内。南盘江古油藏沥青的成熟度很高, H/C原子比小于0.4,主要由残碳构成,这是沥青的非极性和极性抽提无抽提物的直接原因。在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南盘江古油藏沥青主要源自泥盆系烃源岩,其次可能与下二叠统烃源岩有关。南盘江古油藏沥青与生物降解沥青和沉淀沥青质有很大的区别,其成因是油藏深埋时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原油裂解成气后的焦沥青。  相似文献   
96.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形成后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与右江盆地构成了独特的源- 汇沉积体系,相关的碎屑沉积记录是重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晚期火山序列、揭示大火成岩省岩浆演化的关键。本文对黔西南地区右江盆地北缘下三叠统下部飞仙关组开展了详细的沉积物源研究。飞仙关组泥岩由长石、石英和黏矿物等组成,具有低SiO2、高TiO2含量和低Al2O3/TiO2值的特征,具Eu的弱负异常,微弱的Nb、Ta负异常。基于Al2O3/TiO2和La/Sm物源图解分析,研究样品的主要物源由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 Ti玄武岩和少量酸性火山岩构成,这与右江盆地晚二叠世的碎屑沉积物源组成一致。碎屑锆石具有~260 Ma 的年龄峰值,对应锆石具有较低的Th/Nb和较高的Nb/Hf值,均支持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作为主要的沉积物源区,而同时存在的>400 Ma的碎屑锆石则对应于峨眉山玄武质岩浆上升时所捕获的华南地壳物质。与上二叠统的碎屑锆石U- Pb年龄组成和锆石化学组成对比分析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在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早期剥蚀的火山岩构成了一定的火山序列,反映了该大火成岩省晚期从强烈地壳混染到分异结晶为主的岩浆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
贵州省地矿局建局63年以来,钻探工程作为地质找矿的重要技术手段,发展至今已形成门类齐全、设备精良、技术精湛的专业体系。本文在总述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找矿辉煌成就的基础上,从小口径岩心钻探、大口径深井钻探、地下水机井钻探、浅层地温能钻探等几个重点方面详细回顾了钻探工程的发展历程,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今后的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贵州省习水县某红层滑坡为例,在野外详细调查基础上,结合室内力学试验、数值模拟技术,查明该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得出节理裂隙、水对泥岩力学强度的影响效应,综合分析并阐明滑坡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该滑坡属于典型的降雨顺层滑坡,滑坡的形成是由降雨、地形、开挖以及岩土体性质综合所致.开挖为滑坡的剪出提供临空面,降雨过程中坡体渗流场显著变化,在强/中风化层界面逐渐形成连续饱和带,开挖所引起的渗流路径改变最终反映在开挖断面附近形成较大的饱和区.各监测点孔隙水压力均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随着高程增大,孔隙水压力变幅逐渐减弱.节理裂隙的发育使泥岩强度弱化,遇水后节理裂隙、水的综合作用使泥岩强度发生极大衰减,内聚力降低82%,内摩擦角降低57.9%,内聚力受影响程度高于内摩擦角,进而影响坡体稳定性,在自重势能下沿层面向开挖临空方向滑动剪出,最终造成剪出口前部房屋严重损毁.  相似文献   
99.
通过广泛调研前人研究成果、月亮田矿区地勘资料,区域地质背景,钻取并测试区内两口钻井的17件泥岩样品;运用地球化学指标指示沉积环境,对区内龙潭组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龙潭组沉积主体时期长期处于温湿气候,利于植物繁殖;古水体以淡水环境为主,间或有短暂海侵;沉积水体以贫氧至厌氧的弱氧化至还原性环境为主,为区域聚煤作用提供了良好条件;龙潭组物源以来自大陆岛弧的玄武岩为主。研究结果符合贵州省大地构造背景,不仅进一步佐证了研究区在晚二叠世龙潭期作为沉降区,长期接受玄武岩物源沉积,也揭示了古沉积环境及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0.
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文中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在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安全因素和区位因素的条件下,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择了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产生影响的8个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选择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计算出评价区域的综合评价分值,把整个评价区域的综合分值平均分为4个等份,以此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得出高度适建区、中度适建区、低度适建区和禁建区4个等级的区域面积和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