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推广,地质行业由原来的纯手工时代转变为目前手工与计算机的完美结合。目前,在地质行业中,除了必要原始资料需要手工记录并存档外,大部分工作都已经应用计算机来完成。但是,如何更好的应用计算机软件,何时应用何种软件才能更好的、更高效的解决问题,一直是地质行业中计算机应用的难点。笔者从几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02.
孙立云  吕鑫 《测绘工程》2009,18(5):73-76,80
抚顺西露天矿矿坑总面积15 km^2,开采深度400 m,正是这据称地球人工挖掘的最大的坑,却给位于其北侧的石油一厂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文中取最近5年的监测资料,对其技术纲要、工作基点的布设与测量、变形监测方法、数据处理及其成果进行分析,得出几点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3.
张志辉  刘福兴 《地质学报》2015,89(Z1):251-253
<正>白云金矿金矿脉主要赋存在硅钾蚀变破碎带中(刘国平,1999;王福春,2002;李立新,2005)。所以在该区寻找硅钾蚀变破碎带是重要找矿方向。白云金矿在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找矿专项中取得找矿突破后,继续深化认识,总结该区有效找矿方法,发现了100号和104号含金矿化蚀变带,开  相似文献   
104.
台淼  王佩贤  姜东 《测绘科学》2011,36(5):134-135,124
Delaunay三角网具有的优异特性决定了它在计算机图形学、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等离散数据处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介绍Delaunay三角网原理及其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利用Delaunay三角网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的网构进行优化,此方法也同样适用干大范围甚至是全国CORS系统网构优化问题.对基准站位置的选择,网形中基站点的...  相似文献   
105.
矿床产出于辽东裂谷成矿带内,是国内近期发现的超大型矿床,矿化特征具有独特之处:埋藏浅、规模大,经济价值巨大.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夹粘土岩、硅质岩建造中,由4条主矿带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硫化物、独立金形式存在,(金、银)、(银、铅、锌)共生关系密切.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同位素特征研究,及矿床成矿机理分析,证明矿床具明显的火山作用、热卤水沉积及后期变质热波、岩浆热液的强烈叠加,属同生热卤水岩浆热液叠加再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6.
辽宁省五龙金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龙矿床是中国辽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赋存于中生代黑云母花岗岩中。金矿体多呈脉状产出,与中生代细粒闪长岩有成因联系。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矿区内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55.4±0.9)Ma、(154.2±1.2)Ma、(123.1±0.9)Ma。文章选取金矿石中绢云母样品开展了Ar-Ar定年,获得Ar-Ar坪年龄为(122.8±0.8)Ma(MSWD=0.09)。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1.1‰~+2.4‰,平均值为+1.8‰,表明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3He/4He比值为0.36~0.65Ra,平均值为0.50 Ra,表明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比例为3.9%~7.2%,地壳流体占主导地位。五龙金矿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形成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构造体制转折和大规模岩石圈减薄背景。  相似文献   
107.
藏南松多地区板多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床产于松多岩组、花岗闪长岩与隐伏似斑状花岗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迄今共圈定3个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与黄铜矿,其次为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为主,其次为白云母与方解石。矿床可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Ⅰ.石英-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第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为查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成矿流体特征,选取主要成矿阶段的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并含有少量纯液相与纯气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 Cl-H2O体系;成矿早期存在沸腾现象,之后,流体的减压降温应是铅锌富集成矿的主要因素。综合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初步认为,板多铅锌矿属中温热液脉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8.
辽东半岛地处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胶-辽台隆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金矿资源产区之一。区内先后发现五龙、白云、猫岭等大中型金矿床,探明储量超过300 t。鉴于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处于相似的构造背景,辽东半岛金矿成矿及找矿潜力一直广受关注,相关的地质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也持续进行。总体看,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金矿床本身的描述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工作,但缺乏对区域成矿背景及成矿过程的全面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深部资源勘查工作的方向及部署。作者根据2016-2019年间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石显微构造变形和年代学等方面的分析,系统总结了辽东半岛金矿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并就深部资源勘查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已发现金矿化分属于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两期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宏观及微观上,构造对区内金矿的形成和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控制作用。两个时期的金矿都经历了早期的韧性变形和晚期的脆性变形,且金矿化都与晚期脆性构造环境下发育的超碎裂岩化及含矿热液蚀变作用有关。基于辽东半岛地壳结构、物质组成和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本文认为辽东半岛的深部资源勘查应重点集中在3个方向:营口-宽甸台拱的南、北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营口-宽甸台拱的东、西两侧北东向(新华夏系)边界断裂带及其伴随的低级别、低序次构造系统;关注在现有含矿构造带下部是否存在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金矿化(床)。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采用地质及物探等方法,共发现Ⅰ、Ⅱ、0、Ⅵ号4个矿(化)带,其中,Ⅰ号矿带7条,Ⅱ、0号矿带各1条,Ⅵ号矿化带发现2条矿化体;矿体主要赋存于太古界三合屯岩群批州岩组(Arsp),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含榴黑云变粒岩、闪长岩、含磁铁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原岩为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等,说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110.
分析了爆破冲击波的传播特点,指出了对岩石破坏最大的是拉伸应力波,并对岩体结构对岩石爆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