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21.
GPS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利用GPS建立石佛寺水库施控网的实践,探讨了GPS网的布设、实施、数据处理、平差等几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2.
宋维圣  兴玉亮 《岩土工程师》2000,12(4):21-22,25
本文以沈阳音乐学院18层住宅楼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与观测为例,浅谈了一种工艺简单、经济合理的支护型式,即型钢与木板复合支护结构的应用。该方案设计新颖、经济合理,同时又具备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缩短工期等特点,对类似条件的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23.
结合观音阁水库引水工程,探讨特长隧洞施工控制网测量的设计,主要研究GPS在特长隧洞测量方面的应用。隧洞贯通的相关技术限差,国家有关测量规范仅规定到8 km之内。参考国内外有关案例和技术规则,进行理论上的精度估算,研究确定采用C级GPS全面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为以后的特长隧洞施工控制网测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通过建立工程橢球,利用GPS接收机后处理软件,把北京坐标系的坐标换算成任意中央子午线任意投影面上的坐标,以满足各种工程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提出的一种电法勘探新技术。是常规电法的一种改进方法,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分布规律解决实际中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问题。以贵州某高速公路大桥区域为研究对象,为查清研究区溶洞发育具体情况和灰岩与泥灰岩、砂岩岩性分界,采用高密度电阻法共布设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7条,测线总长度2 230 m,利用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反演和推断解释,结果可知:该高速公路大桥研究区的设计线路高密度电法电阻率异常分为水位以上高阻闭合异常和水位以下低阻闭合异常,此外还有岩性变化导致的大面积低阻异常区域。推测该区域灰岩部分岩溶发育区域较多,预测在510~533 m高程处有一个较大的联通岩溶发育区域。部分地区存在灰岩到泥灰岩和砂岩的岩性分界。研究结果为工程建设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6.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巴基斯坦Naltar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采用灌浆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达到了坝基稳定和防渗的目的。工程经验对我国西部山区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9.
鲍立新 《中国岩溶》2012,31(1):87-93
现阶段滑坡稳定计算大多采用拟静力方法中的极限平衡法,也是现行规范中推荐采用的计算方法。对于大多数滑坡持久工况和短暂工况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地质理论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对地震工况下的多数计算结果则与实际地质分析结果相差甚远。金江滑坡是白鹤滩水电站近坝区的一个巨型滑坡,在对该滑坡进行极限平衡法分析计算时,首先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土石坝抗震稳定计算中对地震效应的处理方法,计算出滑坡体不同高度上的动态分布系数及相应高度上的水平向地震力和动态分布系数等效值,进而求解出地震力作用于整个滑坡体上的水平加速度折减值,然后再利用该水平加速度折减值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工况下金江滑坡整体稳定,稳定性系数为1.23~1.45,与实际地质理论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避免了完全按拟静力法计算结果与地质理论分析结果不符的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30.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浅海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空气波的影响,浅海海洋可控源电磁数据对海底储油层的反映较弱,如何对浅海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一直是海洋电磁理论研究的热点。随着近年来海洋电磁理论的不断完善,浅海数据已经可以被较好地处理与反演,但是其解释水平仍然受基本理论研究不足的制约。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开展了海底电各向异性对浅海数据影响规律的研究。具体方法为:利用欧拉旋转建立不同的海底电性各向异性模型,然后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计算浅海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最后通过分析同线情况下电场Ex分量的振幅和相位曲线特征以及海底电场及电流密度分布规律,分析各向异性对浅海海洋可控源电磁响应影响的物理机制,并讨论浅海各向异性情况下海洋电磁对高阻储油层的识别能力。得出的结论为各向异性介质中的浅海海洋电磁响应特征与深海有较大区别,在进行数据的处理、反演和解释时应区别于深海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