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利用旅游资源丰度指数、旅游流质指数、空间一致性系数和二维矩阵等方法,定量比较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8个主要国家旅游资源丰度,入境旅游发展质量,以及旅游资源分布与入境旅游发展质量的空间格局特征与差异。研究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旅游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显著,正形成两极分化突出的格局,中西欧国家最优,中亚国家最弱,入境旅游发展质量也呈现出相似的特征。旅游资源资源分布与入境旅游发展质量,呈现较明显的弱协调性,旅游资源集聚具有较明显的国际旅游导向性,两者发生错位的国家超过三分之二。空间一致性表现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亚洲相对较好,中西欧次之,东欧最弱。为推进沿线国际旅游合作,提出如下建议:坚定“互联互通、平等包容和合作共赢”发展理念,成立国际旅游合作联盟,督促与落实相关战略部署与重点项目;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建立共享机制,提高国家间旅游合作一体化水平和协同发展程度;共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世界级旅游线路与旅游资源品牌,着力提升国际旅游发展影响力。  相似文献   
62.
运城地区的水井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永生  仝全录 《铀矿地质》2000,16(4):251-253
水井是运城地区解决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的主要设施。近年来 ,该区每年报废机井 10 0 0多眼 ,减少井灌面积 0 53万多公顷。而全区每年新打井只有 6 0 0多眼 ,仅新增水地 0 4万多公顷。井灌面积随之下降。因此 ,花大力气搞好水井建设与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运城地区水井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3.
周涛  周青  张勇  吴昱树  孙健 《气象》2023,49(11):1359-1370
PM2.5和O3已经成为汾渭平原城市最主要的污染物,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暖季经常同时出现构成污染,其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利用2015—2021年汾渭平原12个城市逐日PM2.5和O3浓度、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以及ERA5高空再分析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汾渭平原PM2.5和O3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复合污染发生时PM2.5和O3的关系,并研究了局地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对复合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年均PM2.5和日最大8小时O3浓度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日数也在2019年后开始持续下降;复合污染主要发生在3—9月,在汾渭平原东部城市出现次数较多,多出现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下;最后利用T-PCA算法(正交主成分分析)将复合污染的天气环流形势分为4种类型,主要呈现出以高空西北气流或偏西气流、低层为暖区偏南风或微风为主的天气特征。研究结果对汾渭平原的大气...  相似文献   
64.
九龙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矿床分布最为集中、成矿强度最大的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内,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丰富,同时发育矽卡岩型、热液脉型、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风化壳型等多种类型矿床,形成了以九龙脑岩体为矿化中心,以钨锡为主,金银铜铅锌及铀、铌钽共生分带的矿化格局,在南岭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成矿元素组合上极具代表性。通过对九龙脑矿田内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初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上与九龙脑岩体密切相关;在空间上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构成网格状分布格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但同时印支期也伴随钨锡成矿作用。各矿床有可能归属于不同的成矿系列,或者属于同一个成矿系列的不同亚系列,或者同一个成矿(亚)系列的不同矿床式。并进一步提出1就矿找矿,对已知石英脉型矿床开展深部找矿;2根据分带性,对外带和内带矿床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3根据共伴生规律,通过综合评价,明确找矿方向,拓展找矿领域;4根据区域成矿规律,通过区域对比,借鉴邻区矿田的成功经验,大胆实践;5打破常规思维,开拓新思路等五个找矿工作部署方向。  相似文献   
65.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岩矿测试分析,及矿石结构构造研究,对艾沟金矿的成因及控矿进行论证,指出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属中-低温热液成因。矿石类型为含硫化物石英脉及含重晶石石英脉。最后得出,目前所见的Ⅰ号矿体只不过是矿体的一小部分,最大最富的矿体在构造深部的交会部位。  相似文献   
66.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1999—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旅游投资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投资规模水平和投资效率水平提升很快,但区域差异显著,东部依然处于主导地位,中西部跟进速度快;旅游投资水平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即旅游投资水平高的省区与低的省区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大杂居、小集聚的态势;同时旅游投资空间相关性在减弱,体现为各省区旅游投资水平的空间集聚度在不断下降,旅游投资逐渐趋于空间上的离散布局,即高水平与低水平省区呈现出空间分散性与异质性;各因素对旅游投资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旅游投资水平最关键的驱动因素,且前者贡献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7.
红富士苹果果面裂纹与气象因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秀苗  张高斌 《气象科技》2015,43(5):953-957
通过对万荣县1991—2013年红富士苹果果面裂纹情况与同时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运用Excel、SPSS软件分析果面裂纹等级与温度、降水、日照、湿度、降水日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寻找影响万荣县红富士苹果裂纹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8月上旬的日照时数、9月降水量、9月相对湿度和6月降水量等能够影响果面裂纹,其中9月降水、相对湿度、6月降水量与果面裂纹等级呈负相关, 而8月上旬的日照时数与果面裂纹等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8.
兰州市近50年城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1956-2005年兰州市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分析了近50年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并利用城区和郊区3种气温的倾向率计算了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和热岛增温贡献率。结果表明:1956-2005年兰州市3种气温的城郊差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371℃、0.169℃和0.654℃,其中,最低气温的城郊差上升最明显。近50年兰州市增温主要发生在后25年(1981-2005年),前25年除城区最低气温外基本上以降温为主。后25年中,城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789℃、0.997℃和0.625℃,郊区则相应为每10年0.493℃、0.790℃和0.077℃,其中最高气温增温最显著,最低气温增温最少;以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的倾向率分别为每10年0.395℃、0.188℃和0.674℃,热岛效应对城区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到87.0%、49.6%和100%。冬季城市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倾向率最大,但热岛增温贡献率最大的是春、夏季气温,而不是冬季气温;这可能主要与兰州市冬季严重的空气污染有关, 因为其对城市热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兰州市热岛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但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热岛增温贡献率除个别季节外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9.
运城市低温大雪冰冻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1月中下旬运城市出现近50a来罕见的低温大雪冰冻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旬平均场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大,南支槽活跃,副高偏北、偏强是造成持续低温冰冻的主要原因;而高空回暖、地面回流以及西南急流加强是造成运城强降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0.
曹小虎 《地下水》2010,32(6):56-57,60
双柳煤矿地处河东煤田中部,在水文地质单元中属柳林泉域系统。因下组煤上覆有太原组薄层灰岩,下伏有奥陶系高承压含水层,所以该部分煤炭资源的开发将面临矿井水害问题。本文对煤系地层含水层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式以及径流排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双柳煤矿上煤开采时,矿井漏水以顶板山为主;下煤开采时,矿井漏水主要来自顶板右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