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地物光谱特征的测定和分析对遥感理论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SE590地物光谱仪在野外对腾冲县的不同盖度的小麦、不同条件下同种土壤以及不同覆盖物的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制作了光谱曲线图,对其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波长400~700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低.在800~1000nm的范围内,小麦的盖度越高其反射率越高.在368~696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低,在726~1100nm的范围内,干燥土壤的反射率比潮湿土壤的高.就水面、石棉瓦、水泥地面、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而言,在400—1000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和石棉瓦的反射率最高,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次之,水面最低.在波长373~632nm的范围内,水泥地面光谱曲线的坡度比石棉瓦和板岩镶嵌的公路路面都高.  相似文献   
72.
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波段数目多、波段宽度窄、数据量庞大、波段间相关性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为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信息提取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分析已有降维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物诊断性波谱吸收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图像降维方法,将地物的诊断性吸收波谱特征区间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空间进行处理,尽可能保留地物独有的吸收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子空间的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为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将其与传统的基于波谱区间的子空间划分方法进行分类对比,研究表明:基于该文方法降维后的图像分类精度更高,丰富了现有降维方法理论,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3.
广东雾霾天气能见度时空特征分析——年际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80-2003年广东省22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4 a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雾霾天气下能见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广东地区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在EOF的前2个主模态,方差贡献分别占17.4%和11.8%.其中第1主模态的空间场与广东省自然地理区划基本对应,其时间序列反映的主要是雾霾天气下能见度的年代际变化.在1992年前后由正向负的逐渐减小可能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广东地区经济活动的明显增强有关;第2主模态的空间场反映出广东地区能见度时空变化一致性的特点,其时间序列具有显著的准2 a、4 a和8 a振荡周期,所反映的主要是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年际变化,可能与大尺度季风区对ENSO年际变化信号的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4.
基于站点观测数据的气温空间化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计学的插值方法是地理学、生态学领域研究气温空间化的主要方法之一,对获取精细化气温数据进行生态模拟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气温空间插值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常用气温空间化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探讨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涉及气温空间化的具体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探讨了各类方法优化的方向。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气温空间化方法各有所长,在具体的应用中都取得过较好的效果,但并不存在普适性的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必须针对研究区域具体的地理特征进行方法适用性验证或对各类方法中的具体参数进行改进,才能实现区域气温的空间最优化模拟。根据气温场的物理分布特征,结合GIS技术,考虑地形等更多的相关因子以提高气温分布微观细节的模拟精度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DEM数据资料,选择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彭州市作为研究区域,提取了区内高程、地形起伏等地形因子;统计了5.12震后区内39个滑坡点,58个崩塌点,建立了地形地貌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这类地区对应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海拔高程较高的山坡地带。实验证明,利用GIS技术,结合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可靠,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6.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及其监测和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长江三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水库堤岸的长度、水库容载力、三峡移民数量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成为议论的焦点。最引人注目的是长江两岸存在大量的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等,其中有些大型灾害体目前仍处于活动状态,这将给三峡工程的安全与库岸稳定性以及库区生态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采用3S和多时相TM、SPOT、ERS—SAR和RADARSAT等图像集成新技术来快速有效地监测、研究和评估地质灾害对三峡工程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大图像分块法在InSAR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SAR作为重要的测绘手段之一,它的处理涉及的数据量通常很大,大数据量与有限的计算机内存容量是干涉处理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分块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经典方法,但在InSAR处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分块技术要与较为复杂的算法紧密结合.按照输入图像和输出图像的空间关联特性将图像处理算法分为3类:点相关、域相关和全局相关,并结合InSAR处理中不同步骤的算法特点,分析探讨大图像分块技术在InSAR处理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8.
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遥感估算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该文以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森林植被为例,对热带森林植被生物量的遥感地学估算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只用LANDSAT TM的波段数据建立生物量的回归估算模型时,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只有0.118,而利用其主成分或植被指数建立回归估算模型时,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原始波段与其主成分结合能提高估算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其效果比原始波段与植被指数结合的效果要好。模型中如果考虑气象因子中的年平均降雨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复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引入地形因子,未能显著提高模型的复相关系数。有气象因子参与建立的遥感气象模型和遥感地学模型在0.01水平上回归显著。  相似文献   
79.
Web Service与地理信息互操作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28  
结合当今主流IT将互联网带入Web Service的趋势,以GIS工作者的视角剖析、审视这一发展趋势对GIS互操作的重要意义。文章在介绍Web Service的设计理念及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空间地理信息互操作技术的局限性,概括总结了Web Service在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互操作和集成上的良好支持和适应性,指出Web Service是未来实现GIS互操作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0.
数字地球的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通过对地学空间信息研究背景及其内容的分析,认为数字地球是人类空间信息革命的序幕。并结合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数字地球的全球层、区域层以及国家层的实现模式。文章还对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展开了讨论,认为数字地球是人类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关键,并是人类适居社区等建设的决策信息支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