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4篇
天文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满洲里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财胜  武广 《地质与资源》2002,11(2):96-103
满洲里中生代火山-次火山岩发育区,发现了一系列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种有Au、Ag、Cu、Pb、Zn等.这些矿床可分为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且都具有典型的围岩蚀变、蚀变分带等矿床特征.通过对额仁陶勒盖银(金)矿床和大坝金铜矿床两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对比性研究,总结其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2.
得尔布干成矿区(北片)矿产资源远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得尔布干成矿区的黑山头以北地区(简称为"北片")由6个成矿带组成,即上黑龙江成矿亚区(Ⅰ)的恩和哈达-二根河金成矿带(Ⅰ-1)、龙根河-二十一站铜金成矿带(Ⅰ-2)、奥拉奇-瓦拉干金成矿带(Ⅰ-3)和额尔古纳成矿亚区(Ⅱ)的乌玛-八道卡金(铜)成矿带(Ⅱ-1)、吉拉林-富克山铜金成矿带(Ⅱ-2)、下护林-西吉诺铅锌银金(铜)成矿带(Ⅱ-3).为了评估该区金属矿产资源潜力,为今后勘查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找矿思路,论述了各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3.
黑龙江省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广  权恒  李广远 《地质与资源》2001,10(4):226-234
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卡鲁山林场.矿床产于得尔布干断裂带的北西近侧额尔古纳隆起区内的次级火山盆地中.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岩和上库力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不发育,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化和矿脉均分布于塔木兰沟组内的北西向破碎带中.已圈出Cu、Pb、Zn、Au、Ag和W矿脉30余条.矿脉呈带状、透镜状,沿北西向蚀变带平行分布,为多金属硫化物蚀变安山岩和石英脉等.金属矿物组合比较单一,主要为金属硫化物.西吉诺山矿区围岩蚀变普遍较弱,围岩蚀变由两期叠加而成,早期为青磐岩化,晚期为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本区矿化亦可分为两期,一是由塔木兰沟中早期火山热液引起的塔木兰沟组地层矿化;二是由于晚上库力期的侵入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矿床形成温度为148~230℃,大部分在200℃左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晚侏罗世塔木兰沟期火山热液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早白垩世上库力晚期,由于次火山热液和超浅成侵入斑岩体热源的影响,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在断裂破碎带沉淀就位形成矿体.矿床类型为次火山热液-侵入岩浆热液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114.
得尔布干成矿区(北片)成矿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该区有色、贵金属矿床的主成矿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不同成因类型矿床成矿温度亦有差异,"斑岩型"属中高温矿床,"火山热液型"属中低温矿床,"新类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应属低温热液矿床.有色、贵金属矿床中S的来源主要与深源岩浆关系密切,成因类型应属广义的"岩浆热液型矿床",但有少量S来源于容矿岩或为外生S.成矿热液的主体或组成的总趋势,是以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水为特征,热源来自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而莫尔道嘎金矿点是浅成低温热液型,其成矿热液的主体是大气降水.西吉诺山方铅矿包裹体除了显示出岩浆热液的性质外,更多地反映了地下热卤水的介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5.
金坝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及找矿条件、标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2001,10(3):153-161,171
滇东南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及其基性岩浆活动为金坝金矿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印支期基性岩浆期后热液及部分大气降水.桂西拗陷内隆起边缘基底断裂构造的多期次继承性活动是成矿热液循环迁移的动力.地壳深部成矿热液,沿基底断裂及与其具成生联系的断裂构造系统上涌、运移,在高渗透性、易溶性岩石及富含有机质等还原介质环境中,通过渗透、扩散交代作用使金在褶皱断裂构造的合适部位沉淀,形成原生金矿床.原生金矿抬升暴露地表,遭受风化淋失,而形成氧化矿.  相似文献   
116.
成矿流体电导特性研究及其在金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成矿溶液高浓度聚集区,常是矿床的主(富)矿体赋存处。用热爆法打开包裹体提取成矿溶液,以电导度度量其相对浓度,以地质类比法通过从已知到未知的分析,将其结果用于成矿找矿试验。实践证明,该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应用前景:(1)查找成矿断裂,优选最佳成矿区段;(2)区分有无工业价值的含金石英脉;(3)反映矿段或矿体的贫富程度;(4)评定矿体的稳定性或矿化不均匀性;(5)评估矿脉的剥蚀程度;(6)矿脉深部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7.
辽南、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以及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的上下层位,存在着"叠接"与"叠置"的错误.本文通过对辽南及苏皖北部地区的晚前寒武纪地层层序和鲁东蓬莱群与鲁西土门群层位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厘清地层层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新方案中这些地层在我国晚前寒武纪地层柱中的位置,反应出了震旦系与青白口系的地史演化及生物演化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18.
刘斌 《地质与资源》2003,12(2):72-77
吉林东部(延边地区)中生代以来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岩浆侵入频繁,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铜多金属矿床多处,矿化蚀变线索多见,构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五凤-小西南岔近东西向火山-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型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区内中生代火山-岩浆岩的形成是上地幔岩浆上侵的结果,同时伴有成矿作用的发生,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金、金铜或铜金多金属矿体.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成矿是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条件下发生的.从远源至近源,成矿分带为Au、Ag→Au、Cu、Ag→Cu、Au、Pb、Zn→Cu、(Mo、Au),成矿温度从低温至高温变化,硫化物从贫硫化物向富硫化物变化.  相似文献   
119.
辽西地区义县组植物群古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于辽西北票地区不同地点义县组二段湖相含珍稀化石沉积岩层中的植物化石时行了系统的总结研究.应用现代植物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义县组植物群的组成特征和分类群生态学分析,研究了义县组植物群所反映的古生态特征,并划分出4个古植物群落.通过义县组植物群的叶相特征与现代不同气候带植被的对比,推断义县组时期的古植被面貌总体指示了亚热带-暖温带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景观.同时,认为存在季节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20.
辽宁及其毗邻地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外带内陆区,该区分布有为数众多的中生代盆地.根据前晚三叠世基底出露情况,在该区划分出了61个中生代盆地.盆地的构造类型分为拗裂型、裂陷型、断陷型和断拗型4种类型.拗裂型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又称早中生代盆地;断陷型和裂陷型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又称晚中生代早期盆地;断拗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又称晚中生代晚期盆地.拗裂盆地与环太平洋深大断裂体系的热构造关系不明显,而与古板块构造的隆起和裂陷有关;裂陷和断陷盆地与环太平洋深大断裂体系的热构造密切相关,盆地严格受大兴安岭和下辽河-双辽两大热构造隆起带控制;断拗盆地与环太平洋弧后拉张的热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