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8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81.
<正>造山型金矿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被认为是变质流体成矿的典型代表(Goldfarb et al.,2005)。此外,变质地体中部分贱金属矿床(Cu、Pb、Zn)具有与造山型金矿类似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也被认为形成于变质流体(如Leach et al.,1998;Zhong et al.,2012,2013),部分学者亦将其命名为造山型矿床(陈衍景,2006)。目前  相似文献   
182.
<正>蒙古国地处蒙古高原中北部,矿产资源丰富。蒙古国目前正在开发的矿床主要集中在北部,南部为大面积的戈壁沙漠,自然条件恶劣,勘探程度较低。近年来蒙古国南部相继发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矿床,使南戈壁省跃升成为蒙古国最大的矿业省,同时也使得中蒙边境等周边区域成为勘探铜金矿床的热点区域(张义,2003;聂凤军等,2004)。满都拉探矿区位于蒙古国南戈  相似文献   
183.
内蒙古达茂旗花岗岩类LA-ICP-MS 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丽霞  张志诚  韩宝福  任荣  李建锋  苏犁 《地质通报》2013,32(11):1737-1748
对内蒙古达茂旗北部构造单元的巴特敖包岛弧带2个花岗闪长岩岩体样品和南部构造单元一个花岗岩岩体的2件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北部构造单元采自2个花岗闪长岩岩体的样品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68Ma±2Ma和452Ma±3Ma,代表了这2个岩体的侵位时间,表明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之下俯冲不晚于468Ma±2Ma;南部构造单元采自同一花岗岩岩体的2件样品获得的锆石206Pb/238U年龄分别为268Ma±2Ma和264Ma±2Ma,和该单元西部岩体已有的锆石年龄相符。这为华北克拉通北缘岩浆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84.
近年来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发现多处三叠纪碱性花岗岩, 构成了一个碱性花岗岩带。产出在该碱性花岗岩带上的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岩体,SHRIMP 年龄为237Ma。本文通过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60.70%~62.67%,平均值61.76%;K2O+Na2O为9.18%~10.48%,平均值9.74%,且Na2O>K2O。这些岩石具有REE总量为(236.3~260.0)×10-6,平均246.5×10-6,右斜式稀土配分模式,LREE/HREE为18.91~20.11,平均19.48,显示微弱的Eu负异常的特征。它们也表现高的Sr和Ba含量、低的Y含量,其中Sr为1216×10-6~2028×10-6,平均为1707×10-6,Ba为1597×10-6~1947×10-6,平均为1717×10-6。Y为12.9×10-6~16.5×10-6,平均为15.3×10-6206Pb/204Pb比值为18.172~18.529,平均值为18.314,207Pb/204Pb值为15.465~15.529,平均值为15.503,208Pb/204Pb值为37.831~38.120,平均值为38.016;初始锶比较集中,变化于0.70405~0.70411,平均0.70408;147Sm/144Nd的比值为0.0671~0.0679,平均0.06747;143Nd/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512605~0.512631,平均值为0.512619。εNd(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3.3~3.8,平均3.5。Pb、Sr、Nd同位素特征均显示地幔来源的特征。这些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值指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属于碱性岩类,源于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后,由残留的古老俯冲洋壳部分熔融并经过富钾的基性幔源物质污染而成,与中朝板块北缘的三叠纪碱性岩带属同一期次岩浆活动的产物。该成果为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碰撞闭合的时限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5.
毛翔  李江海  张华添  王洛 《岩石学报》2012,28(8):2381-2391
本文收集了北疆地区已报道的145处晚古生代火山机构信息.其中,准噶尔盆地周缘32处,主要集中分布于博罗科努山、博格达山以及克拉美丽山,包括破火山口、火山穹窿、火山通道(火山颈)等多种火山机构类型;准噶尔盆地盆内火山机构85处,主要分布在西北缘克百断裂带和盆地腹部的四处凹陷(三南凹陷、东道海子凹陷、滴水泉凹陷和五彩湾凹陷)及七处凸起(白家海凸起、石西凸起、夏盐凸起、三个泉凸起、滴北凸起、滴南凸起和北三台凸起).盆内火山机构分布主要受海西期断裂系控制,大致沿着NE、近EW两个方向的断裂展布,并在断裂交汇部位最为发育.由于后期改造,晚古生代火山机构普遍遭受剥蚀,且发生强烈变形和风化、淋滤改造,野外识别主要依靠残留地貌特征、火山岩相变化趋势及引爆角砾岩等特征岩性;地震识别则主要依靠地震切片、属性分析及构造趋势面分析等手段.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年龄集中于340~320Ma,300~295 Ma,分别对应东、西准噶尔岛弧俯冲时期.自早石炭世至晚石炭世,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火山活动具有自水下向水上、深水向浅水、陆缘向陆内转换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6.
申婷婷  张立飞  李旭平 《岩石学报》2012,28(7):2235-2249
新疆西天山长阿吾子异剥钙榴岩是目前首例发现的在俯冲带形成的原岩为榴辉岩的异剥钙榴岩,与其作用的流体为俯冲带流体。该异剥钙榴岩与大洋底变质作用形成的异剥钙榴岩相比,岩石学特征非常相似,但是元素迁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推断流体成分,我们使用了三种方法。一、测试了异剥钙榴岩化前后主要矿物相石榴石和辉石化学成分。二、在ACF图上,可以看出全岩成分从F端元向C端元演化,代表Fe减少,Ca增加的趋势,而且完全异剥钙榴岩成分落在了前人所做的异剥钙榴岩成分区间内。三、假设Al为不迁移元素,根据Grant的计算方法,做出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REE的等浓度图。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推断,俯冲带中流体的成分是复杂和变化的:部分异剥钙榴岩化阶段流体富集Ca、Si、Ti、Mn、Nb、Ta、Zr、Hf,贫乏Fe、Mg、Na、K、REE、Tb、Y,氧逸度升高,流体属于不饱和状态,因此导致不平衡结构发育;完全异剥钙榴岩阶段,流体富集Ca、Mg、LREE、Ni、Cr,贫乏Fe、Ti、Rb、Ba、MREE、HREE等元素,此时流体作用强烈,富水流体相的强烈淋滤作用,使得大部分元素发生了迁移。  相似文献   
187.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增玉  潘懋  郭艳军 《江苏地质》2012,36(4):366-372
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近年来随着三维地学建模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为大比例尺矿产预测、危机矿山中深部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而三维空间分析则是在三维地学模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介绍了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概念、流程以及目前常用的GIS空间分析手段。针对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分别从成矿分析、控矿信息提取、控矿信息综合和评价结果分析4个方面阐述三维查询分析、三维缓冲分析和三维叠加分析等不同三维空间分析手段的应用。通过安庆铜铁矿实例,展示了该矿床三维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GIS空间分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8.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与天山耦合部位。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沉积岩样品进行了测试。本文根据样品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REE)特征以及特征元素比值等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物源区构造背景、物源性质及风化程度。通过常量、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含量及比值)判断得出中-新生界沉积岩源岩以长英质岩石为主,构造背景为活动性大陆边缘。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新生界具有较低化学蚀变指数(CIA)和较高成分成熟度变化指数(ICV)的特征,分布范围分别为52~89、0.37~1.82,反映准南中-新生界物源区古风化程度低、沉积物成分成熟度低,表明物源区构造活动强烈,属于快速剥蚀和搬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9.
武广  陈毓川  陈衍景 《岩石学报》2010,26(12):3683-3695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地区,但其成矿年代学研究非常薄弱。为确定成矿时代,作者运用高精度激光40Ar/39Ar定年法对阿尔哈尔雷金矿床和乌仁科布拉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阿尔哈尔雷金矿床安山岩样品20个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304±7Ma(MSWD=6),乌仁科布拉克金矿床安山玄武岩样品21个点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80±6Ma(MSWD=2.4),表明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末期-早二叠世。初步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粗安岩、玄武粗安岩、玄武安山岩、粗面玄武岩和玄武岩,具双峰式特征,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和橄榄玄粗岩系列。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地区晚石炭世末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碰撞晚期向裂谷的转换阶段,而二叠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产出于陆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90.
通过对2009年安达M4.5级地震成功的预报,进一步认识到将H2浓度的异常变化与断层背景研究结合,并配合区域其他异常的检测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一种手段。结合不同深度的地球物理资料,讨论了黑龙江省的断块构造、中新生代断裂以及深部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将近年来地震分布、局部收集的土壤气体浓度资料与断层相结合,展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引入GPS水平矢量显示中蒙东部构造区块现今向东的伸展蠕散运动的研究成果,用此解释研究区断裂活动的特征,并且指出这有别于中国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