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0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息烽磷矿是贵州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磷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矿层厚、品位高、断裂构造发育、叠层石丰富而独具特色。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从陡山沱组底到顶气候经历温湿—干热—湿热变化,海平面对应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其内的磷块岩和磷质岩是在热水沉积作用、生物作用和正常海水沉积作用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于前滨—临滨环境。综合以上,反演息烽陡山沱期成矿过程,发现矿床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三阶段成矿,在陡山沱早期海进阶段形成下矿层,随后的海退阶段和海进阶段形成上矿层。空间上,2矿层之间夹白云岩,且交于靠黔中古陆一侧,当第2次海进越过第1次海进的前滨—临滨位置后,只形成上矿层,是开阳、息烽磷矿床1层矿体形成的对应部位。瓮福磷矿床有2层矿体,对应处于经历了“三阶段成矿”的前滨—临滨部位,且瓮福磷矿成矿时的位置高程明显低于息烽磷矿、息烽磷矿略低于开阳磷矿,通过岩性特征对比,与实际基本吻合。因此,在对陡山沱期的磷矿进行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中,与息烽磷矿床相似的黔中及附近区域的动态前滨—临滨环境,均为磷矿床的找矿靶区,利用“三阶段成矿”形成相交的2矿层特点,可高效对已知矿床、矿化点和前滨—临滨带周围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62.
贵州铜仁地区石竹—牙溪一带的熬溪组自下而上分为3个岩性段,第Ⅰ段主要由泥质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组成,上部产较多的三叶虫,计6属(2亚属),3种、2未定种及1新种,分别为Probowmania(Mufushania)nankingensis、Probowmania(Pr.) balangensis、Balangcunaspis(B.)transversus、Oryctocephalops sp.、Kootenia sp.和Deiradonyx tongrenensis sp.nov.。其中Deiradonyx见于澳大利亚北部Templetonian下部的Alexandris层,Oryctocephalops主要产于西伯利亚Amginian下部,两者时代均为早寒武世;Kootenia主要见于下寒武统;其他三叶虫均为凯里组下部常见的分子。上述三叶虫的发现改变了熬溪组为中寒武统的认识,熬溪组是跨中、下寒武统的岩石地层单元。熬溪组第Ⅰ段上部层位为下寒武统顶部,与紧邻的第Ⅱ段下部的含钾页岩共同组成凯里组  相似文献   
63.
海西—印支期上扬子地块发育稳定型的碳酸盐岩大台地,在碳酸盐岩台地南缘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发育,主要包括4种沉积类型:台地边缘滩,台地边缘礁、台地前缘斜坡、滩(礁)间海。据海西—印支期台缘沉积发育及分布特征,可分为4个沉积演化阶段:中泥盆世—晚泥盆世(SS1),台缘沿弥勒—师宗—晴隆—南丹—河池一线呈带状分布,台缘礁滩发育;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SS2-SS3),台缘沿晴隆—六盘水—安顺呈带状分布,台缘生屑滩发育;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SS4),沿贞丰—紫云—罗店—河池—柳州—娄底呈带状分布,台缘滩、台缘礁交互发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SS5),沿贞丰—镇宁—贵阳—福泉一线呈带状分布,早三叠世主要发育台缘鲕粒滩,中三叠世台缘礁占优势。这4个阶段的台缘沉积特征表明:台地边缘礁滩沉积体系垂向演化受海平面变化控制,横向迁移主要受同沉积断裂控制,不同类型生物的出现和绝灭控制台缘生物礁滩的类型及特征。  相似文献   
64.
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金赋存于沿沉积型自形半自形黄铁矿内核生长成的含砷黄铁矿环带中。近来从水银洞金矿床原生富矿石(碳酸盐岩型矿石)中一条含砷黄铁矿细脉中发现100余粒次显微-显微自然金颗粒(0.1~6μm),通过对金的赋存状态及预氧化提金后尾渣的研究,认为矿石破磨至325目有可能损失部分金和系统中黄铁矿出现过氧化现象,从而...  相似文献   
65.
黔东八克金矿毒砂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黔东八克金矿床以金高度富集矿体和围岩中广泛出现毒砂而与该区其他金矿有明显区别。以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前人对该矿床的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床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测试技术和手段对该矿区中产出的毒砂进行了标型特征研究,从另一个角度取得了矿床成因方面的重要信息。研究表明,矿体含金毒砂粒度小,结晶程度差,晶胞参数接近理论值,热电性为N导型且热电系数均值为-195.6μV/℃,明显低于毒砂热电系数均值在近矿围岩中的-185.1μV/℃和在远矿围岩中的-174.6μV/℃。化学成分中S/As大于1,Fe/(As+S)小于0.5。电子探针形貌观察发现其颗粒较为破碎,裂隙发育,并有伴生矿物方铅矿填充。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内毒砂REE含量明显低于围岩中毒砂的REE含量,铕呈现强烈的负异常。成矿流体中富集亲硫元素和LREE,亏损HFSE,为具有弱还原性的富C l型体系。通过对Y/Ho、Zr/H f、Nb/Ta和Co/N i比值的研究,推断八克金矿是一种岩浆热液型的中温矿床。  相似文献   
66.
根据威宁草海赵家院子沉积柱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以及14C测年分析,探讨了草海地区泥炭沉积速率,晚更新世—全新世古气候演变和沉积物物源环境。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Li、Sc、V、Cr、Ni、Ga、Rb、Sr、Sn、Cs、Ba、Zr、Th、U等14种微量元素在沉积柱上含量变化整体呈现一致性。14C测年显示,赵家院子剖面沉积柱下部泥炭层的年龄大约为33.74±1.79—23.29±0.10kaBP之间,各层的沉积速率自下而上分别是:下部泥炭层148.4mm/ka,上部黑色古土壤层24.3mm/ka,顶部堆积层22.4mm/ka,沉积柱沉积速率由下而上逐渐降低。元素对比值以及多元素之和比值Sr/Ba、Rb/Sr、(CaO+K2O+Na2O)/Al2O3、(Fe2O3+Al2O3)/(MgO+CaO)和CaO/MgO等气候指标显示,从42.37±1.27kaBP到15.6±0.1kaBP时间段内,研究区古气候经历了由温暖较湿润→温暖湿润→温凉干燥→温暖较湿润→温凉湿润的演化。沉积物物源经历了较强烈的化学风化,下部泥炭层风化程度小于上部沉积物的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67.
贵州清镇蔡家坝铝土矿床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C1jj),下伏地层中-上寒武统清虚洞组(∈2-3q)。本研究以九架炉组含铝岩系与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Be、Th、U、Sr、Ba、V、Ni、Cr、Zr等沉积环境指示性较强的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结合Th/U、Ni/Cr、Sr/Ba等二元图解和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综合研究,探讨研究区铝土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稀土分异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铝土矿床形成于以陆相沉积为主,海陆交互的还原环境,成矿作用为风化—沉积成因,有异地沉积等成矿物质多源特征,下伏中-上寒武统清虚洞组为矿区物源之一;2)研究区含铝岩系ΣREE值最高831.63×10-6,ΣLREE/ΣHREE比值为4.68~13.77,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3) pH值、粘土矿物以及Fe矿物可能共同主导了蔡家坝含铝岩系中REE的富集以及LREE和HREE的分异。  相似文献   
68.
幔源岩浆岩是地球各圈层之间无机磷循环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尽管已有多项研究对地球深部的磷含量进行了探讨,但对特定富磷岩浆岩的成因研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于贵州省西南部识别出一类钙碱性煌斑岩,该煌斑岩w(P2O5)介于3.16%~4.74%,平均4.01%,载磷矿物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磷灰石,通过与全球不同类型煌斑岩w(P2O5)对比,发现如此超常富磷的钙碱性煌斑岩在全球罕见。结合全球富磷超基性岩成因认识与陇要岩体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对陇要岩体富磷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富磷煌斑岩的成因除了可能受到地幔源区富磷控制之外,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富Ti-P熔体的熔离作用、富磷地质体混染也可能影响煌斑岩磷的超常富集。  相似文献   
69.
息烽磷矿是贵州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期磷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矿层厚、品位高、断裂构造发育、叠层石丰富而独具特色。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认为,从陡山沱组底到顶气候经历温湿—干热—湿热变化,海平面对应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其内的磷块岩和磷质岩是在热水沉积作用、生物作用和正常海水沉积作用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于前滨—临滨环境。综合以上,反演息烽陡山沱期成矿过程,发现矿床经历了“海进—海退—海进”三阶段成矿,在陡山沱早期海进阶段形成下矿层,随后的海退阶段和海进阶段形成上矿层。空间上,2矿层之间夹白云岩,且交于靠黔中古陆一侧,当第2次海进越过第1次海进的前滨—临滨位置后,只形成上矿层,是开阳、息烽磷矿床1层矿体形成的对应部位。瓮福磷矿床有2层矿体,对应处于经历了“三阶段成矿”的前滨—临滨部位,且瓮福磷矿成矿时的位置高程明显低于息烽磷矿、息烽磷矿略低于开阳磷矿,通过岩性特征对比,与实际基本吻合。因此,在对陡山沱期的磷矿进行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中,与息烽磷矿床相似的黔中及附近区域的动态前滨—临滨环境,均为磷矿床的找矿靶区,利用“三阶段成矿”形成相交的2矿层特点,可高效对已知矿床、矿化点和前滨—临滨带周围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0.
课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侧重研究乌当背斜的热储层,估算热储层(娄山关群)含水量,探索合理开发利用方案,为乌当区热水资源的绿色开发和循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