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历史文献中关于长江洪水的记录比较粗略,对于了解长江水体的历史变化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长江两岸考古遗址地层中的事件地层为研究长江水体的历史变化提供了新的视野.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地处长江上游西岸一级阶地上,是川南黔北渝西水上交通要道.本文对遗址地层样品进行了粒度、地球化学元素、酸碱度等的测试与分析.结果显示,T0104剖面土壤以粉砂质壤土为主,但是与同剖面其他层位的样品相比,第7层样品粉砂含量明显偏高;地层中样品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以SiO2、Al2 O3、Fe2 O3为主;与UCC相比,本地区土壤SiO2、Al2O3、K2O等元素含量相对稳定,但是Na2O明显偏低,P2O5明显偏高.地层中的CIA值,在汉代及以前,在65~75之间,Rb/Sr值在65~80之间,处于中等化学风化作用阶段,气候相对温湿;在汉宋之间,CIA值和Rb/Sr值均有一个明显降低及逐渐回升的过程,之后CIA值和Rb/Sr值一直在60左右徘徊,说明气候在降温之后虽有所回升,但整体比前期冷干.地层中铷锶含量及其比值的变化显示,在汉宋之间的某个时段内,该区域发生强降水的可能性非常大.在遗址发掘出土遗存和测年的基础上,对遗址土壤粒度、地球化学元素等分析,结合气候变化背景资料综合分析认为:1)汉东城遗址所在区域在唐中后期确实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洪水事件;2)本次洪水事件可能与强降水有关;3)通过与现代洪水记录的对比分析认为,遗址地层中记录的洪水事件可能比1998年和2018年洪水规模还要大.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湖南省不同地区灵芝中外源性污染物含量,并对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以期为灵芝的质量检测提供依据。方法: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对灵芝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及二氧化硫等外源性污染物含量进行测定,通过计算每日最大可耐受量(EDI)和靶标危害系数(THQ)对其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各批次灵芝中砷、镉、汞、铅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量标准。仅1批灵芝中砷含量和3批灵芝中镉含量不符合相关食品标准。EDI结果未发现明显健康风险;THQ结果显示,1批灵芝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农药及二氧化硫残留检测结果显示,6批灵芝中农药残留量不符合限量标准,1批灵芝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限量标准。结论:灵芝作为食药物质,需要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含量,并及时完善相关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3.
王伏泉 《湖南地质》1999,18(1):6-8,28
从盆地资料分析得到认识,(1)湖南境内在前中生代有多期由海相向陆相过渡时的造山作用,但造山带主要处于湖南省境外(2)湖南境内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了现今所见的若干造山带;(3)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及控制它们的边界断裂与造山带是统一构造运动或应力条件下的一体化产物。  相似文献   
64.
成煤大地构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大地构造学和煤地质学相结合,提出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成煤大地构造学。首先对它的定义,范围,方法,手段和特色作了详细阐述,把全球构造聚煤区分为域,带,盆三级。然后以中国为例,对成煤大地构造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是聚煤盆地和含煤建造分类,古构造对聚煤作用的制约和成煤大地构造与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海域构造聚煤带,深部构造对中,新生代煤盆地的控制作用,成煤构造地球化学,与成煤构造环境有关若干问题如灾变论,  相似文献   
65.
湖南湘西金矿尾矿中金的次生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凯旋  郝新才  李卫 《矿物学报》1999,19(3):273-278
湖南湘西金矿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尾矿,其中堆存时间最长的一号尾矿库中,金发生了显著的次生成矿作用,次生矿体平均金品位5.92g/t,平均厚度11.77m,可达小-中型金矿床规模。水化学分析、热力学分析和模拟实验表明,尾矿-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尾矿中金的溶解,迁移和次生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6.
徐海良  龙国键 《海洋工程》2006,24(1):132-138
根据矿石输送软管挠度变化很大的特点,采用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对输送系统进行力学分析;根据输送管道在采矿船和采矿车的牵引下运动,同时受到管道和管内流体重力、浮力和海水阻力作用的情况,采用有限元对输送系统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在输送管道下端安装浮体,得到了一种十分理想的采矿系统;采矿车牵引输送管道运动时,海水对管道产生很大的阻力,海水阻力对管道两端结点反力和管道形状影响都很大。  相似文献   
67.
尹长林  许文强 《测绘科学》2011,36(4):142-144
视觉效果是城市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之一.基于3 DGIS的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城市三维景观空间的可视性.本文介绍了可视性分析应用于城市规划的流程,提出了针对地形和建筑物可视性分析的数学几何模型.在地形可视性分析模型中,采用了一种结合水平投影和高程插值计算的方法判断地形上两点之间的通视性;在建筑物可视性分析中,采...  相似文献   
68.
在多目标约束下,构建了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多智能体系统与微粒群集成优化算法,并以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为例,开展了基于该算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集成优化算法的Agent平均适应值和运行效率分别较微粒群优化和标准遗传算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69.
(U-Th)/He定年——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的一种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U-Th)/He定年方法在技术和低温热年代学应用上的优势吸引人们以此开展构造、地形地貌演化等的研究;与裂变径迹、K Ar、Ar Ar等定年方法的比较,该方法是有效的;人们研究了温度及矿物粒径对He扩散的影响,确定了校正方法。(U-Th)/He的封闭温度低于其它体系(磷灰石的仅为75℃±);有质谱仪只需数十毫克样品就能获得 U、Th、He含量;有较裂变径迹法快速、省样、省力的优点;该技术虽还有待完善,但仍不失为开展低温热年代学和低温热演化研究的潜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makeup and forming dynamic mechanism of natural disaster system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omprehensive divis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as well a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up-build routes of map and fil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ystem (MFIVS). Taking the Changjiang (Yangtze) Valley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revealing up the integrated mechanism on the formations of its natural disasters and its distributing law, thereafter, the paper relies on the MFIVS technique, adopts two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to study a comprehensive division of natural disasters. It is relatively objective and precise that the required division results include three natural disaster sections and nine natural disaster sub-sections, which can not only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utiliz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ntrolling natural disaster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but also be illuminated to a concis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on comprehensive division. Foundation item: Under the auspices of President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9). Biography: HU Bao-qing (1966 -), male, a native of Linchuan, Jiangxi Province, Ph. D. His main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nvironmental geology, mountain study,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