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6篇
地球物理   518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时移层析成像方法能够获得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地下介质的速度变化,且不同的数据分布和质量对结果影响较小.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云南地震区域台网所记录到的P波绝对到时及相对到时数据,利用时移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2014年鲁甸M S6.5地震发生前后震源区高精度的P波速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2014年鲁甸地震发生后,震源区同震期P波速度下降,但没有下降至最大,而是在震后1—4个月内下降至最大,接着P波速度开始上升,震源区开始愈合,愈合过程从浅层逐渐发展至深层,逐渐恢复至震前水平.同时发现在空间上P波速度变化与余震分布变化相一致,鲁甸地震同震应力变化与速度变化之间也有较好的一致性,所以认为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是造成鲁甸地震速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余震的动态和静态应力造成了震源区介质物理属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P波速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2.
基于中国大陆65 个地磁台站秒采样观测资料,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提取了2017年西藏米林MS6.9 地震震中及附近区域超低频电磁异常信号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米林MS6.9 地震前在青藏高原出现了大范围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高值异常,异常过程共持续9天;高值异常开始于2017 年10 月30 日,高值持续3 天之后出现短时间下降,随即转折上升,再次出现高值异常并持续了4 天,在此过程中各高值台站的时序曲线呈现出单峰或双峰的形态。空间分布图显示高值异常在中国大陆西部区域反复出现,尤其是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块的交界处。异常呈“出现—扩大—收缩—消失—扩大—消失”的演化过程,10月31日异常面积达到最大值。异常过程结束后10天发生了西藏米林MS6.9地震,震中距离10 月31 日异常阈值线5 km。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异常与米林地震具有较强的时空相关性,是可靠的地震电磁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93.
为提高地震人员伤亡预评估的准确性,完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科学评估地震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以2014年鲁甸MS6.5地震滑坡人员死亡数据为样本,建立了一种基于公里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人员死亡率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F检验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计算得到的F值无限接近于1,表明模型无限接近于完全模型,具有极好的数学统计意义。根据模型评估的死亡率反演得到鲁甸地震灾区滑坡致死人数为233人,比实际少17人,总精确度为93.20%,实际死亡人数与模型识别人数在空间上也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计算得到的地震滑坡人员死亡率是实际死亡人数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4.
付虹  赵小艳 《地震学报》2013,35(4):477-484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 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 并认识到前兆观测出现的显著极值异常可能是MS≥7.0大地震的前兆; 有学者认为大震震源区没有或较少出现前兆观测趋势异常是大地震的共性特征, 汶川MS8.0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也是相同的;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开始和结束时间是多样的, 前兆异常的分布是复杂的, 因此利用震后总结的共性特征, 在震前对汶川MS8.0地震作出预测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95.
长安矿集区内的碱性斑岩体(脉)是哀牢山-金沙江碱性岩浆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长安花岗斑岩脉、铜厂正长斑岩和长安冲正长斑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37.1±0.5Ma、35.8±0.4Ma和21.7±0.3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集区内新生代岩浆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碱性岩类,其高钾富碱富钙,以及轻稀土富集、Eu弱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K)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哀牢山-金沙江南段碱性带内的碱性岩浆岩一致,是源于含金云母的相对较浅的尖晶石相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钾质碱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或在岩浆房内发生分异作用,演化出系列碱性岩浆,在较短时间内相继就位形成的,并为矿集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流体和物质。  相似文献   
196.
包括公共艺术在内的艺术实践介入乡村建设(以下简称“艺术乡建”),旨在通过乡村新文化景观的再造和空间重构,传达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理想愿望。然而在艺术乡建的热潮之下,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艺术乡建的失效案例,缺乏对消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的探讨。论文以一个以雕塑视觉艺术实践介入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云南省元阳阿者科村的公共艺术项目“哈尼娃”,一个构建与外部公共空间相协调的公共艺术场景为例,通过对起始、运营及后运营3个阶段的历时性过程分析,总结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失效机制。研究认为:艺术话语构建而成的“艺术世界”与日常生活经验构成的“生活世界”之间存在价值错位,依赖于艺术家的单向培育,难以短期内形成乡建的“共同体”和持久的社会效应。权力主体、参与的行为主体及受众群体的波动和变化,都将对艺术实践的价值目标转化造成负面影响。在不同发展程度的乡村中,艺术乡建在面临着可操作性问题之外,更在根本上遭遇社会结构性问题,单一的艺术实践缺乏解决乡村问题的能力。对失效影响因素和过程的讨论,是对艺术乡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启发未来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7.
太阳图像中存在各种不同尺度、亮度和结构的物理活动现象,由于太阳日冕高动态活动和传感器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太阳图像成像质量不佳。根据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 Observatory,SDO)的大气成像仪(Atmospheric Imaging Assenbly,AIA)拍摄不同波段数据结构的动态范围大、噪声大、结构相对模糊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盲退卷积的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去噪和降低动态范围的处理,基于图像功率谱的分布假设,从原图中估计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的功率谱;然后使用相位提取算法恢复点扩散函数的相位,再退卷积得出较高质量的目标图像;最后通过轮廓切片分析、功率谱分析以及点扩散函数分析对增强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在有效增强太阳日冕图像细节结构的同时,能够复原原图中因模糊无法识别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8.
选取1990—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258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以每次地震烈度区的面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4 个灾害损失量为指标,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划分我国西部地区各市(州)的5个历史地震灾害等级。结果表明,历史地震灾害极重的区域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云南省丽江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四川省雅安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历史地震灾害严重的区域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青海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肃省定西市、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相似文献   
199.
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于2008年建成,用于监测糯扎渡、景洪水电站周边水库地震活动,受历史原因影响,监测设备老旧,设备用房破损,截至2016年,该水库地震监测台网基本处于停测状态。2017年,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对整个水库地震监测台网进行设计优化、修缮,对15个台站及中心机房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恢复台站网地震监测。修缮以后,水库地震台网考核运行率达95%以上,可满足监测ML≥0.5地震的需求,台网观测的动态范围优于恢复重建前水平。此次糯扎渡、景洪水库地震台网的恢复重建,不仅对水库地震监测起到保障作用,也是对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推进。  相似文献   
200.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use of TerraSAR-X data for monitoring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Sanjiang Pla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The main objective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herent co-polarized X-band backscattering signature of rice at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in order to retrieve growth status.For this, multi-temporal dual polarimetric TerraSAR-X High Resolution SpotLight data (HH/VV) as well as single polarized StripMap (VV) data were acquired over the test sit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atellite data acquisition, a ground truth field campaign was carried out.The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s at HH and VV of the observed fields were extracted on the different dates and analysed as a function of rice phenology to provide a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for the co-polarized backscatter response in a temporal and spatial manner. Then, a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TerraSAR-X backscattering signal and rice biomass of stem, leaf and hea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layers within the rice vegetation.HH and VV signatures show two phases of backscatter increase, one at the beginning up to 46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and a second one from 80 days after transplanting onwards. The first increase is related to increasing double bounce reflection from the surface–stem interaction. Then, a decreasing trend of both polarizations can be observed due to signal attenuation by increasing leaf density. A second slight increase is observed during senescenc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layers at different phenological stages which prove the physical interpretation of X-band backscatter of rice. The seasonal backscatter coefficient showed that X-band is highly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size, orientation and density of the dominant elements in the upper cano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