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34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南林山基性岩体位于西南三江地区,岩体主要由辉长岩和闪长岩组成。通过ID-TI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对南林山岩体中闪长岩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其结晶年龄为(298.44±0.33)Ma,表明南林山基性岩体的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全岩主量、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辉长岩和闪长岩总体上均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s)相对于...  相似文献   
282.
湖南省界牌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南段东缘加里东褶皱带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交汇部位的铺里-界牌断裂西侧,成矿条件优越.矿体产于寒武系上统(∈3)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NNE向断裂(F1)为导矿构造,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层间构造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化以钨矿化为主,次为铜矿化,为典型矽卡岩型钨铜矿床.  相似文献   
283.
韩磊  赖月荣  管伟 《新疆地质》2011,29(1):99-102
清水铜矿是在卡拉麦里成矿带发现的首个铜矿,为进一步圈定铜矿化体位置和产状,采用激发极化联剖装置和激发极化测深相结合方法进行勘查,成功圈出高极化体3条.对极化体进行钻探验证,查明极化体内有4条铜矿化体,同时揭露多层隐伏盲矿化体,取得理想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84.
河南省栾川县石瑶沟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瑶沟钼矿床是东秦岭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钼矿床,在钼矿化范围内具有水系沉积物的Au,Pb,Mo,Ag异常和重砂的白钨矿、泡铋矿和自然金异常;钼矿化产于近EW向马超营断裂带和NE向石瑶沟断裂带交汇处.矿区深部隐伏的花岗斑岩和围岩熊耳群都具有钼矿化;钼矿化体在平面上呈近似椭圆形的扁豆体,矿体长1 050 m,宽450 m,...  相似文献   
285.
界牌矽卡型铜钨矿位于南岭成矿带内越城岭NNE向构造带铺里-界牌断裂南段西侧,为一典型的矽卡岩铜钨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研究表明,该矿床受构造断裂控制,容矿岩石主要为寒武系上统下段碳酸盐岩及少量花岗岩,在时空上可能与燕山期侵入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6.
苇子沟金矿是产于吉-黑地槽系佳木斯隆起带内的老变质岩中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床.通过总结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类型及成因,认为矿床受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元古界柳毛组和建堂组地层,进而对苇子沟金矿的成矿机制进行探讨,并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87.
黄铁矿是山东界河金矿的主要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常赋存于黄铁矿的晶体裂隙及晶隙间.通过对黄铁矿的晶体形态、物性标型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黄铁矿主成分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的含金性与其粒度、晶形、产状、杂质元素和某些物理性质有关, 从中可提供许多重要的找金信息.借助理论推导公式计算Ⅰ号矿体向深部至少延深400 m,总延深达-946 m,这对于矿区深部进一步找矿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8.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厂金矿床位于太平岭隆起与老黑山断陷的交接部位,太平岭成矿带上。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矿化体20余条,初步建立"隐爆角砾岩型—环状放射状裂隙充填型—岩浆穹窿型—接触带型"矿床成因模型及找矿模型。综合研究区内的成矿规律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矿区及外围有较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89.
邓军  葛良胜  杨立强 《岩石学报》2013,29(4):1099-1114
构造动力体制是研究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成矿地质环境的基础,而造山带作为全球金属矿产资源集中产出的地带,同时保留了地球地质构造演化最为丰富的记录,因而是用来解剖不同构造动力体制及相关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的主要对象.板块构造源于大洋,描述和解释的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导的板块构造导致的大陆边缘增生和大洋板块消失及与其相关的地质现象,其动力学体制称为大洋动力体制;大陆构造描述和解释的主要是大陆内部而不是边缘发生的以垂直运动(壳幔相互作用)为主导的的大陆物质增生和消失及其相关的地质现象,其动力学体制称为大陆动力体制;而洋陆转换则是水平和垂直运动相互耦合、共同作用的动力学体制,描述和解释的是洋陆转换及其相关的地质现象,可以将其称为转换动力体制.不同构造动力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同区转承和异区并存特点.每一种构造动力体制都可以激发造山作用,因此,地球上同时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造山作用和造山带,可以归结为俯冲造山(带)、碰撞造山(带)、伸展造山(带)和陆内造山(带)等完整反映造山带演化过程的4种类型.复合造山概念科学地描述了全球不同造山带的复杂性.它具有三种涵义,一是不同时期相同或不同类型造山带在空间上的复合(叠置);二是同一造山带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不同构造动力体制下造山作用的时间复合(叠加);三是同时具有时空复合特征的复合造山带.对三江造山带时空结构的解析表明,它是具有时空复合特征的巨型复合造山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90.
吉林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Ⅱ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体;Ⅲ、Ⅳ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环境下斑岩钼矿床NaCl-CO2-H2O体系型成矿热液有明显区别,暗示其形成于非陆内环境,而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