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8篇
  免费   2522篇
  国内免费   3858篇
测绘学   1067篇
大气科学   818篇
地球物理   1572篇
地质学   6422篇
海洋学   1900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1524篇
自然地理   7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750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782篇
  2018年   603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897篇
  2012年   1183篇
  2011年   1145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501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山东半岛三个旅游城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山东半岛(烟台、青岛和威海市区为代表)2005—2015年夏半年(4—9月)最高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气候概况。通过这3种气象要素计算出人体舒适度指数,进而得到影响旅游气候的舒适度:得出山东半岛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小,在夏半年除4月份外,其他月份舒适度相差不大,其中6月份舒适度最好。山东半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较好,并且相差不大,其中烟台市和威海市相对湿度和舒适天数要优于青岛市。  相似文献   
182.
为了建立鲁中地区土壤水分精细化预报模型,利用2010—2013年农田土壤水分自动站逐日资料进行土壤水分年、月变化特征研究,并结合附近自动气象站资料,以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农田蒸散模型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和曲线估计等方法建立4—6月无降水条件下平原水浇田与山旱田土壤水分1 d、7 d降幅的经验预报模型。结果表明:鲁中地区0~100 cm土壤水分贮存量年变化趋势和0~50 cm基本一致,年最高出现在8月,最低出现在6月,年降幅最大出现在3—6月,易出现干旱。对预报模型进行回代和预报检验结果显示,回代平均相对误差为0.07%,7 d模型和1 d模型滚动预报第7天0~50 cm土壤水分贮存量,绝对误差分别为-0.15和-2.17 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7%和-1.56%,模型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预报精度较高,为鲁中地区土壤墒情监测和精细化预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3.
一次江淮气旋复杂降水相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杨成芳  宋嘉佳 《气象科学》2016,36(3):411-417
本文应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欧洲中心细网格(0.25°×0.25°)数值预报初始场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山东一次江淮气旋降雪过程的复杂相态特征,并初步分析了成因。结论如下:(1)山东省2014年2月16—17日的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相态多样性和相态转化复杂性是主要特点,表现为同一时刻雨、雪和雨夹雪三种相态共存,郯城站降水相态逆转(由雨夹雪转雨再转雪),鲁东南地区降雪同时鲁西南地区降雨的"东雪西雨"现象。(2)在系统发展不强的江淮气旋降雪过程中,鲁中山区相对高海拔地区夜间强烈的辐射降温和山脉迎风坡的动力抬升作用均会造成边界层温度的降低,后期对流层低层为东北风控制时,除鲁中山区外,其迎风坡东麓或东北麓(潍坊地区)出现固态降水可能性也较大,一般情况下,地面2 m温度为1~2℃,1 000 hPa温度为0℃左右,925 hPa温度为-3℃左右,可出现固液共存降水现象。(3)相态逆转现象的发生与江淮气旋发展阶段和气温日变化两个因素紧密相关。0℃层在925 hPa上下的状态是一种临界状态,可产生雨夹雪或雨,但0℃层高度下降不是由雨转雪的充分条件,还需考察冷平流发展情况。(4)当江淮气旋生成地偏东(位于长江口附近),且发展不强烈时,山东若受其影响产生降水,后期上游如有新系统发展,可能与气旋共同影响山东,造成复杂相态的江淮气旋降雪过程。  相似文献   
184.
陈希节  张奎华  周健 《地质学报》2016,90(9):2334-2354
花岗岩中包体是区域构造与深部过程研究结合的良好窗口,对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和壳-幔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天山南山口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广泛发育镁铁质包体。主量元素组成上,寄主花岗岩岩具有中酸性、准铝质、富碱、富钾等特征;镁铁质包体则偏基性、贫钾。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富集Rb、K、Th、U,贫Sr、P、Nb、Ta、Ti,且Zr、Hf含量相对较高,具中-强的铕负异常(0.46~0.57)。镁铁质包体与寄主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但相对富集Sr、P,贫Zr、Hf,铕负异常中等或不明显(0.80~0.93)。闪长质包体属于同源包体,为寄主花岗岩同源母岩浆经结晶分异形成的早期产物。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该南山口岩体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与寄主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8.2±2.0Ma和294.0±2.7Ma,包体与寄主岩样品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母岩浆来自新元古代晚期和早古生代亏损地幔中分离的新生地壳。该高钾钙碱性的花岗岩及其包体可能形成于东天山后碰撞背景下的板片断离后引起软流圈上涌,底侵体带来的热能使得新元古代晚期和早古生代的新生地壳发生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85.
A sufficient number of satellite acquisitions in a growing season are essential for deriving agronomic indicators, such as green leaf area index (GLAI), to be assimilated into crop models for crop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However, for most high resolution orbital optical satellites, it is often difficult to obtain images frequently due to their long revisit cycles and unfavorable weather conditions. Data fusion algorithms, such a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 (STARFM) and the Enhanced STARFM (ESTARFM), have been developed to generate synthetic data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to address this issue.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approach of assimilating GLAI into the Simple Algorithm for Yield Estimation model (SAFY) for winter wheat biomass estimation. GLAI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two-band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2) derived from data acquired by the Operational Land Imager (OLI) onboard the Landsat-8 and a fusion dataset generated by blending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and the OLI data using the STARFM and ESTARFM models. The fusion dataset had the temporal resolution of the MODIS data and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OLI data. Key parameters of the SAFY model were optimised through assimilation of the estimated GLAI into the crop model using the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 (SCE-UA) algorithm. A good agreement was achieved between the estimated and field measured biomass by assimilating the GLAI derived from the OLI data (GLAIL) alone (R2 = 0.77 and RMSE = 231 g m−2). Assimilation of GLAI derived from the fusion dataset (GLAIF) resulted in a R2 of 0.71 and RMSE of 193 g m−2 while assimil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GLAIL and GLAIF led to further improvements (R2 = 0.76 and RMSE = 176 g m−2).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fusion algorithms to improve crop growth monitoring and crop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when the number of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cquisitions is limited.  相似文献   
186.
利用GNSS干涉信号振荡幅度反演土壤湿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牟田  张波  杨东凯  洪学宝  杨磊  宋曙辉 《测绘学报》2016,45(11):1293-1300
根据干涉效应和GNSS接收机信噪比估计方法,推导了利用GNSS干涉信号幅度进行土壤湿度反演的模型,建模过程考虑了天线增益、土壤介电常数和噪声的影响。提出了使用AMPD算法从含有噪声的归一化干涉功率曲线中提取干涉峰值与谷值,进而反演了土壤介电常数与土壤湿度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提取出来的干涉谷值进行反演性能比峰值好,相对稳定准确的卫星仰角范围为5°~25°,湿度大于0.06cm~3/cm~3时反演结果更为准确,标准差在0.01cm~3/cm~3左右波动。  相似文献   
187.
艾青松  徐天河  孙大伟  任磊 《测绘学报》2016,45(Z2):132-138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载原子钟自身的物理特性,采用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1日共306天的事后钟差产品进行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3类卫星钟都存在一定的周期特性;其中GEO和IGSO卫星钟的主周期相对较为明显;GEO卫星钟的主周期依次为12、24、8和6h;IGSO的主周期为24、12、8和6h;而MEO的3个主周期为12.9、6.4和24h。依据各类原子钟的周期特性,同时对各天之间钟差的起始点偏差进行修正,并利用修正模型对北斗卫星钟差进行预报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预报模型能显著提升北斗卫星的钟差预报精度,北斗卫星钟差24h、12h、6h的平均预报精度分别能达到6.55ns、3.17ns和1.76ns。  相似文献   
188.
建立适用于多类型植被场景的热辐射方向性模型是进行地表热辐射方向性研究的一种手段。利用真实植株几何及生理参数的统计平均值来刻画理念植株,并给定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不同生长期植被冠层的描述。基于冠层双向孔隙率思想构建了冠层热辐射方向性3维模型,模型继承了孔隙率模型在计算冠层热辐射方向性上的简洁优势同时以几何光学的思想考虑了冠层空间异质性对冠层热辐射方向性的影响。以玉米冠层为例,进行了不同生长期玉米冠层热辐射方向亮温的模拟,通过与实地测量数据的比对表明,本文发展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不同生长期玉米植被场景的方向亮温变化规律,模拟误差主要来自理念株的刻画误差、玉米叶片形状的近似以及忽略了多次散射贡献等3个方面。模型的构建方法对稀疏植被场景、浓密植被场景、多类型植被的混合场景均可适用,不同观测几何下的植被场景4组份面积比计算结果有望应用于复杂地表条件下地表返照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9.
The total concentrations and oral bioaccessi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urface-exposed lawn soils from 28 urban parks in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health risks posed to humans were evaluated.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total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was Fe > Mn > Pb > Zn > Cu > Cr > Ni > Cd, but Cd show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bioaccessibility (75.96%).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Grouped Cd, Pb, Cr, Ni, Cu and Zn, and grouped Cr and Mn could be controlled two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sources. Whereas, Ni and Fe were controlled by both anthropogenic and natural sources. The carcinogenic risk probabilities for Pb and Cr to children and adults were under the acceptable level (<1 × 10−4). Hazard Quotient value for each metal and Hazard Index values for all metals studied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risk of non-carcinogenic effects to children and adults in Guangzhou urban park soils.  相似文献   
190.
张茜  孙卫  明红霞  王倩  张龙龙 《沉积学报》2016,34(2):336-345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及相渗等资料,研究了板桥-合水地区长63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总结了不同成岩相的测井响应特征,确定了纵向及平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优质成岩相的展布受沉积相、成岩作用与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尤其是喉道分布才是控制砂岩储层渗透性的主要因素。水云母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和水云母胶结-长石溶蚀相储层主要分布于半深湖相重力流复合水道浊流沉积中,细-微细喉道发育,孔喉连通性好,渗流能力最好,油水呈相对均匀的渗流,孔隙内的油气极易通过喉道被开采出来;绿泥石胶结相、水云母胶结弱溶蚀相储层位于分支水道边缘,呈孤岛状分布,孔喉半径小但分布均匀,渗流能力中等-差;碳酸盐胶结相、碳酸盐+水云母胶结相储层主要发育在分支水道间,孔隙结构发育程度差,喉道细小且孔喉连通性差,富集于孔隙中的油气难以通过小喉道,采收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