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疆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1985 年渭干河流域土壤普查数据、1998 年Landsat TM影像和2008 年CBERS影像为数据源, 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式获取3 个时期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 然后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3 年来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2008 年, 总趋势是随着流域灌区和耕地面积的扩大, 盐渍化耕地也随之增加, 土壤盐渍化耕地面积由13.32×104hm2增至13.78×104hm2。②流域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 主要分布在绿洲的下部边缘地带, 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 盐渍化耕地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 在绿洲外围呈片状分布。③河道、渠系和水库渗漏、耕作制度不合理、土地不平整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渭干河流域土壤盐渍化扩大, 但在局部地区由于生态恢复和改良利用措施, 使得土壤盐渍化面积也有缩减。  相似文献   
22.
1962-2007年伊犁河谷冻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07年伊犁河谷气象站冻土资料,分析了46a伊犁河谷季节性冻土变化情况。伊犁河谷冻土开始日期逐渐延后,各站的平均开始日期从10月29日延后到11月19日,推迟了20d。冻土结束日期提前,冻土持续时间缩短21d。平均冻土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均减小,其中最大冻土深度从62.47cm减少到51.93cm。  相似文献   
23.
阿希是一个赋存在新疆西天山古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大型低硫型(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本文利用高真空惰性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阿希金矿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其~3He/~4He 比值为0.0218~0.138R_a,平均为0.044R_a;~(40)Ar/~(36)Ar 为317.7~866.0,平均为467.3,略高于大气中~(40)Ar/~(36)Ar 比值(295.5);~(20)Ne/~(22)Ne 和~(21)Ne/~(22)Ne 的比值分别为8.08~13.00和0.028~0.063,~(82)Kr/~(84)kr、~(83)Kr/~(84)kr、~(86)Kr/~(84) Kr 的比值分别为0.159~0.278、0.171~0.238、0.280~0.348,~(129)Xe/~(132)Xe 和~(134)XP/~(132)Xe 分别为0.96~1.017、0.401~0.443。流体包裹体~3He/~4He 显示成矿流体来自壳源,不舍幔源 He;流体中除壳源放射性成因~(40)Ar~*外,有大气 Ar 的参与,放射性成因~(40)Ar~*的含量为7.0%~65.9%,平均为29.0%,大气~(40)Ar 的贡献为43.0~93 0%,平均为71.0%,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反映出阿希金矿成矿流体为循环的大气降水。F~(84)Ke 和 F~(129)Xe 值显示流体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曾发生过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24.
位于新疆西天山的阿希金矿为一赋存于古生代陆相火山岩中的冰长石—绢云母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其围岩为下石炭统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出,严格受古火山机构外围的环形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玉髓状石英脉阶段、石英脉阶段、石英碳酸盐脉阶段、硫化物脉阶段、碳酸盐脉阶段,形成的矿石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成矿作用阶段形成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类: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富液相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富气相的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其中以前两类为主。三类流体包裹体在矿石中同时出现,说明它们形成于非均一的流体介质条件,矿床形成时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成矿流体冰点温度一般为-0.3--2.3℃,相应盐度为0.48%-3.75%NaCleq,平均1.85%NaCleq;冰点峰值温度位于-0.4--1.6℃,相应盐度为0.66%-2.63%NaCleq。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1-335℃,平均209℃;均一温度峰值为140-240℃,计算得到流体密度为0.73-0.96,成矿深度小于700m。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变化范围小,δDSMOW,H2O=-98‰--116‰,δ18OSMOW,H2O=-0.55‰-1.65‰;碳同位素δ13CPDB,方解石=2.6‰-4.9‰,δ34SCDT=-4.0‰-3.1‰,平均值为δ34SCDT=-0.45‰,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的大气降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火山岩及基底岩石。含金石英脉中冰长石、叶片状石英和硫化物集合体的出现,以及气相比例和均一温度变化很大的液相、富液相和富气相的水溶液包裹体的共生,说明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对于蚀变岩型矿石,其成矿以水岩交代反应为主,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环境。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不同围压、不同组合形式下疏松砂岩的渗透率变化规律,以砂岩铀矿原状岩心为试验对象,采用自行研制的HKY-1型长岩心渗流试验仪进行了应力-渗流耦合试验。笔者分别从围压、排列次序和长度占比三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梯度围压条件下,两段岩心组合后的整体渗透率与围压呈负相关,符合二次多项式函数衰减规律;2)围压梯度递增,多段岩心组合中不同岩性试样孔隙尺寸的差异逐渐减小,细砂岩的排列次序对整体渗透率的影响也随之减弱;3)5 MPa围压作用下,当两种试样长度占比为1∶1时,组合试样的整体渗透率与目标试样长度占比之间的变化规律符合幂指数分布,粗砂岩组递增,细砂岩组递减,中砂岩组为近似水平分布。  相似文献   
26.
程良清  宋友桂  李越  张治平 《沉积学报》2018,36(6):1148-1156
基于新疆伊犁盆地肖尔布拉克黄土剖面粒度数据,以贝叶斯粒度端元模型法为主,粒级标准偏差法为辅探寻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的粒级组分及其对粉尘来源示踪和古气候重建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粒度端元组分EM1(众数粒径:21.22 μm)代表大气粉尘中较为稳定的背景值,其含量的变化与高空西风环流强度有关。EM2(75.29 μm)主要代表了近源河流沉积物的悬移搬运组分,可视为较敏感的古气候指标。EM3(47.5 μm)也代表了近距离的悬移搬运组分,可能主要由较粗颗粒对地表的碰撞磨蚀作用而产生。EM2记录了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2)以来的北大西洋气候波动事件,如Heinrich事件、YD事件等。贝叶斯粒度端元模型能够区分不同的沉积动力过程,在新疆黄土古气候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对天山西部地区4个代表站14~25年的E-601型蒸发器与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得出了不同区域两种蒸发器(皿)水面蒸发量按通常的算术平均法直接计算的折算系数。并通过相关分析,提出了用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估算折算系数的方法。旨在为充分利用现有长系列20cm口径蒸发皿资料,合理计算区域总蒸发量和开展水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调,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然而要带来这个结果就首先必须做到区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作者针对区域的特征,从区域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从可持续的本质概念进行分析,拓展认识和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区域环境承受能力的内涵意义。基于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程度的功能过程,考虑区域社会调节活动对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以指标层变量、分类层指标和目标层指数3个等级层次体系的、并适用性较强的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9.
新疆尼勒克县加曼特金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尼勒克县加曼特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中,矿体受火山-次火山机构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表明:流体包裹体为气液两相或纯液相的水溶液,属NaCl-H2O体系;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180~260℃,盐度为在(0.2~12.5)wt%NaCl.eqv,密度为0.49~0.97 g/cm3,表现为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因此,加曼特金矿的矿床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总体属于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可能属于斑岩型与浅成低温热液型之间的过渡型。  相似文献   
30.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位于新疆西天山樱桃李植物群落(群系)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准噶尔山楂(Gratae-gus chlorcarpa)、杏(Arm eniaca vulgaris)、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 ersii)等多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其植株高大,优势地位突出,样方群落分别归属于4种群落亚群系:(1)野樱桃李为主与野山楂、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2)野杏为主与野樱桃李、野山楂、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3)野山楂为主与野樱桃李、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4)野苹果为主与野山楂、野樱桃李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新疆霍城县大、小西沟的野果林群落,是我国野樱桃李植物群系的唯一分布区,野樱桃李的重要值(IV)为138.08~275.64,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HSP)为1.13~8.68,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HSW)为0.32~11.53,基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P)为0.23~2.71,基于Shannon-W iener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W)为0.32~3.17,由于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均匀度较高,群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