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59篇
地球物理   294篇
地质学   59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5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7篇
  1964年   14篇
  1963年   16篇
  1962年   3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11.
黄嘉佑 《气象》1988,14(5):3-8
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是在1983年由Barnett提出的。它在长期天气过程分析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本文综合介绍和评述这一方法在这个领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2.
瓦克环流指数与哈得莱环流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绍武  石伟 《气象》1988,14(12):14-17
利用地面风场资料定义了瓦克环流指数与哈得莱环流指数,并研究指数的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3.
傅淑芳  程宁亚 《地震学报》1988,10(4):352-362
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用平面上长方形区域內的面波频散资料,求区域的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将地震波慢度表示成二重Fourier级数,反演其系数为深度的函数,最后合成速度值,并以Love面波为例作了数值计算试验,绘制出了深度为150km的速度平面分布图。   相似文献   
914.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由于工业活动的影响,对流层气溶胶含量明显增加。他们通过直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以及改变其它辐射强迫因子(云、臭氧)的大小间接影响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近年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具有与CO2温室气体大小相当、符号相反的辐射强迫效应。他们在全球或区域范围内削弱温室气体的变暖趋势,对气候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就人为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15.
通过高温高压实验研究了铁橄榄石集合体的流变性.首先,利用高精度的Paterson气体介质变形装置对铁橄榄石集合体Fe2SiO4进行了高温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变形试验条件为:温度1273~1423K,围压300MPa,差应力10~250MPa,应变率10-7~10-4s-1,试件的最大变形量不超过20%.利用三维非线性拟合方法对蠕变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铁橄榄石集合体的微观变形机制为扩散域和位错域,扩散域的应力指数为1左右.位错蠕变域中,干燥铁橄榄石集合体的应力指数为5.4.活化能为781kJ/mol;含水铁橄榄石集合体的应力指数为3.4,活化能为516kJ/mol.实验结果表明,含水时铁橄榄石的流变强度比干燥时小一个数量级.将实验结果与铁橄榄石单晶的强度进行对比,发现铁橄榄石集合体的流变强度比铁橄榄石单晶的强度高.从而得到了铁橄榄石集合体高温高压流变性(强度)的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16.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异常的匹配滤波分析与构造意义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重新解释了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ΔT化极异常数据.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场与局部场分离的最佳深度大约为19 km,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证据分析认为,该深度是上、中地壳间的重要分界面.分离后的区域场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个北北东向的负异常带.该航磁负异常带显示,大量的热异常导致了青藏高原下的原始岩石圈地幔底部发生了热退磁作用.不论是区域场还是局部场都显示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存在一个重要的隐伏断裂带(大致沿革吉北-改则南-错勤北-申扎北).  相似文献   
917.
拉萨地区1998年夏季臭氧总量及垂直廓线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根据1998年6~10月上旬在拉萨地区进行的臭氧总量及臭氧垂直廓线的观测结果, 并结合同期同纬度其他两个臭氧站数据资料, 证实了以拉萨地区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臭氧低谷”的现象.分析表明, 地基和卫星观测的臭氧总量有一定误差. Umkehr观测反演结果表明夏季拉萨地区平流层臭氧分布和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略有不同; 在对流层, 探空资料显示了该地区对流层臭氧有低值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918.
多波段光度计遥感气溶胶误差分析及订正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结合1998年实际遥感气溶胶所用多波段光度计,详细分析了由于仪器定标、仪器视场角、滤光片宽度、气体吸收等方面带来的误差,并提出了相应的订正方法,特别是针对水汽的吸收,提出了三波段差分吸收订正法。结果表明,通过误差订正,遥感精度有很大提高,气溶胶光学厚度在0.1左右,相对误差不超过10%,中等大气浑浊度情况下相对误差2%左右。  相似文献   
919.
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汪素云等利用全国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 补充了约5万条区域地震台网Pn波到时数据, 再次反演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各向异性变化. 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大地热流分布、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 并探讨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的成因.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Pn波速度与地壳厚度成正相关变化, 与大地热流成反相关变化. 根据Pn波速度随地壳厚度变化而估计的P波速度vP随压强p的变化率δvP/δp, 与(Matsushima和Akeni)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岩石实验所得结果非常接近. 在扣除了增厚地壳引起的压强增大对Pn波速度的可能影响后, 青藏高原地区的低Pn速度区更加显著. 低Pn速度区与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几处波速各向异性显著的区域, 快波速方向与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和现代地壳运动方向一致, 可能与研究区上地幔顶部沿挤压方向的流动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920.
广角反射地震资料特殊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广角反射折射地震资料是较特殊的一类资料,其明显特点是:记录长,排列长,多种波场混合、反射能量强。用其进行深层勘探,可以大幅度提高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本文从理论推导和模型试算上给出了反射资料不同于常规采集资料的处理方法,即反射波和折射波分离技术,大偏移距动校正叠加及正反演技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这种海上的方法首次应用到了辽河地区陆上资料,并较好的提高了深层资料的品质。在浅层资料中大面积火山岩屏蔽区也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