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14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165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叶殿秀 《气象》2003,29(6):62-63
3月份,我国降水分布不均,东北大部、西南东部、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局部地区旱象持续或发展,而华北大部、黄淮中部、江淮等地降水较多,土壤墒情尚可,对作物生长有利;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偏高,月内气温变化起伏较大,上旬和中旬,大部地区气温偏低,低温寡照,对作物生长不利,下旬,全国气温普遍偏高,热量条件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22.
叶殿秀 《气象》2003,29(8):62-63
5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 ,东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少 ,旱情持续 ;江南、华南、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 ,局地发生涝灾 ;河北、安徽等地出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局部遭受一定损失 ;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 ,但湖南、重庆等地气温偏低 ,阴雨时间长 ,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一定影响。1 东北大部降水偏少 ,旱情持续5月份降水量 ,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以及西南东部等地一般在 1 0 0mm以上 ,其中江南大部、华南北部及重庆、贵州东南部、广西中西部、广东东部等地一般有 2 0 0~ 30 0mm ,局部地区达 30 0~ 50 0mm ;我国北方…  相似文献   
23.
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胡国权  丁一汇 《气象学报》2003,61(2):146-163
通过对 1991年 5~ 7月江淮暴雨期全球范围的水汽输送和不同降水过程中江淮暴雨区及其临近区域的水汽收支和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计算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 1)从水汽输送的机制来看 ,一方面 ,有大量的水汽以定常涡动的方式从孟加拉湾及南海输送到中国江淮地区 ;另一方面 ,江淮地区的瞬变涡动水汽向北输出 ,这可能与江淮地区频繁活动的α和β中尺度系统有关 ,它们将江淮地区汇集的充沛的水汽除了大部分以降水形式降下外 ,剩余部分继续向水汽较少的高纬地区输出 ,以维持全球水汽的平衡。( 2 )在降水过程中 ,局地蒸发项在水汽的供应中或再循环中十分重要 ,其数值一般为降水量的 13 ~ 12 ,这与1998年的降水情况相似。( 3 )在降水过程中 ,暴雨区的水汽主要是从南边界和西边界流入的 ,东边界和北边界则流出 ,并且水汽的流入、流出主要在中低层进行。 (a)在流入边界上 ,水汽通量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 ,暴雨区西边界和南边界的水汽流入的垂直差异可能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b)对于暴雨区 ,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水汽的主要来源有所不同。( 4)在 5次降水过程中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较大值对应降水的大值区 ,表明了水汽凝结加热对大气加热所起的主要作用。梅雨期降水 ,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对流活动随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24.
用有限区域模式进行试验研究,对比了嵌套网格与非均匀网格的优劣,指同非均匀网格具有明显的优点,提供了一种把均匀网格变换成非均匀网格的简单易行方法,并以MM2模式为实例进行了变换及数值模拟,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该方案可以推广到全球模式中去。  相似文献   
25.
对太平洋北部持续性异常的研究表明,正、负异常的形热从发生、发展到消亡的演变过程十分相似,它们都始于东亚及西太平洋区域距平形势的变化,并在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出现一规则排列的距平异常区域,东亚及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太平洋北部环流的持续性异常对东亚特别是中国夏季的天气异常有重要影响。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夏季太平洋北部大气环流发生持续性异常与太平洋中低纬的海温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6.
文章主要介绍了气候资料光盘数据库系统的意义、系统结构、功能;文件结构及工作方式;数据检索途径和入口;系统性能及其特点等。  相似文献   
27.
本文讨论了可压、绝热、无耗散的二维大气中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问题,并严格证明了这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性质是由基态的特征矩阵Λ的性质所决定的:a.若Λ在域G+Γ内处处为正定矩阵,则基态是稳定的;b.若Λ在域G+Γ内非处处为半正定矩阵,则基态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28.
王向东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97,55(4):484-491
从原始方程出发,应用大气运动的对称反对称性理论,就赤道地区一呈偶极子分布的反对称冷热源对越赤道气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的反对称分布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是通过诱发和维持反对称的气压场分量来实现的。即在热源上空低层形成低压,高层形成高压;在热汇上空形成相反的气压场。这样,在赤道上空高、低层就将形成与相应气压梯度方向一致的越赤道气流  相似文献   
29.
陈峪 《气象》1997,23(1):62-63
降水不均,南方出现秋旱光温适宜,利于作物生长—1996年10月—陈峪(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10月份,我国降水分布不均,北方大部降水偏多,冬麦区墒情良好,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江南、华南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发生秋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  相似文献   
30.
7月份降雨分布型的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永光  廖荃荪 《气象》1997,23(3):50-54
综述了我国7月份雨型的划分方法,各种雨型的多雨特点及环流特征,总结了各类雨型的预报判据,着眼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冬季(1-3月)500hPa环流,春季(3-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夏季(6-8月)赤道平流层纬向风准两年振荡(QBO)等方面,分析了与7月雨型的关联。该方法对业务预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