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564篇
  国内免费   114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165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ARGO资料改进海洋资料同化和海洋模式中的物理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每年将可提供多达 10万个剖面 (0~ 2 0 0 0m水深 )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 ,这些资料的获取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加深对海洋过程的了解 ,揭示海 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模式初始场 ,提高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这些资料是目前大气和海洋科学界的一个前沿课题。本研究将ARGO浮标资料引入了国家气候中心的NCC GODAS同化系统 ,结果分析表明 ,同化ARGO资料后所得到的海温场在三大洋中不仅在温度数值的大小 ,而且在分布形式方面都与观测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观测到的冬季和夏季海温的分布形式以及海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异常特征。本研究还应用最新的ARGO海洋观测资料 ,通过建立新的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 ,改进了Zebiak Cane(1987)海洋模式 (ZC模式 ) ,克服了ZC模式几乎没有模拟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变化能力的缺陷。在ZC模式中引用新的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后 ,在赤道西太平洋不仅次表层海温的模拟得到了改善 ,对海面温度异常的模拟也有了较大的改进 ,不仅模拟出了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年际变化特征 ,也模拟出了与观  相似文献   
52.
邹旭恺 《气象》2004,30(2):62-63
11月,北方大部地区土壤墒情较好;东北、华北、黄淮的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江南中部和南部、华南西部、西南东部部分地区干旱维持或发展;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北方大部日照偏少,南方大部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月内,中东部地区大雾天气较频繁;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和沙尘暴天气;受0320号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影响,海南省受灾较重。  相似文献   
53.
宋艳玲 《气象》2004,30(5):62-63
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旱情得到进一步缓解;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月内气温变化剧烈;重庆、贵州、湖北和云南等地遭受冰雹袭击,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月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北等局部地区日照时数明显  相似文献   
54.
叶殿秀 《气象》2004,30(8):62-63
5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气温和日照时数接近常年。月内,内蒙古东南部、吉林西部降水明显偏少,发生近40年最严重的干旱;南方局地强降水天气频繁,局部遭受洪涝或滑坡等灾害;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出现两次剧烈降温,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冻害;北方地区沙尘天气少,对工农业生产、人们身体健康及交通运输等均有利。  相似文献   
55.
高歌 《气象》2004,30(10):62-63
7月份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 ,湖南、湖北、河南、广西、云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或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旱情缓和 ,江南东部、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伏旱。全国大部月平均气温和月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江南东部、江淮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河北、山西、广东、安徽等地的局部遭受风雹、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袭击 ;月内有 3个热带风暴 (或强热带风暴 )登陆我国。总体上讲 ,7月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基本有利。1 湘鄂豫桂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月降水量 ,东北东部和南部、华北大部…  相似文献   
56.
任万辉  许黎  王振会 《气象》2004,30(6):3-7
综合论述了近 2 0年来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状况 ,包括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观测 ,稻田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理及产生、转化、传输的机理研究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 ,主要介绍了稻田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影响甲烷排放的因子  相似文献   
57.
青藏高原对亚洲夏季风爆发位置及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位于不同经度位置时,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演变情况,从动力和热力学角度分析了青藏高原大地形对亚洲夏季风爆发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热力滑轮”作用引起:高原东南面热带陆地上空的偏南气流加强,降水增加,凝结潜热加强;高原西南面热带陆地上空出现偏北气流,降水减弱,陆面的感热加热加强。青藏高原对于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地点有锚定的作用,在热带海陆分布的背景下,使亚洲夏季风首先在高原东南面的海洋东岸—陆地西岸爆发,并使亚洲季风降水重新分布。  相似文献   
58.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403,自引:14,他引:403  
采用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51年以来近地表主要气候要素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近50 a来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接近0.22℃/(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地表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其季节和空间特征与前人分析结论基本一致。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所取时间段和区域范围敏感。1951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略有增加。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明显而相对稳定,东北北部、包括长江中下游的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广大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地区以及东北东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分析还发现,近50a来全国平均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水面蒸发等气候要素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积雪地带的最大积雪深度却有所增加。中国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空间特征很相似,减少最明显的地区均发生在华北和华东,新疆次之。影响中国年代以上尺度气候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50 a来的气候,但考虑到尚存的不确定性,目前仍不能给出明确结论。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可能均起源于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影响,平均风速减弱也有利于水面蒸发量下降,而在西部地区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59.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60.
宋艳玲 《气象》2005,31(5):94-95
2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持续低温阴雨雪寡照天气;江南及福建等局部出现暴雨及山体滑坡等灾害;滇、新等地局部发生雪灾;华南中南部、云南南部持续少雨雪,旱情持续或发展。月平均气温,全国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湘、鄂、黔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冰冻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