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震、测井、岩芯、岩屑和天然气样品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特征,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沿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发育一条大型海底峡谷,称之为中央峡谷,峡谷内充填了多期相互叠置的浊积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5%~33%,渗透率为11×10-3~971.3×10-3μm2,为较好的储层;发育了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两大类圈闭。峡谷的气源来自于崖城组的煤系地层,属于煤型气。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和Ⅲ型,以Ⅲ型为主;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晚中新世—上新世达到生烃高峰。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坳陷,实测地温梯度平均值高达4.2~4.6℃/100m,实测压力系数为1.20~2.15。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盆地内孕育众多的底辟构造,而峡谷下伏的底辟构造与谷内相互叠置的复合砂体在空间上有效的配置构成了天然气垂向与侧向运移的输导体系,成为峡谷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2.
南海西部油田的北部湾盆地储层段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泥岩极易水化,钻井液体系维护难度大,难以兼顾井壁稳定与储层保护。以涠洲6-9/6-10油田为例,介绍了北部湾盆地储层段的地质概况和钻井液技术难点;介绍了研发的一种新型无固相有机盐防塌钻井液体系及其实验评价结果。该钻井液体系既有效解决了北部湾盆地复杂储层段砂泥岩互层井壁失稳的问题,又防止了储层污染,还降低了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率。该技术为北部湾盆地的石油勘探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3.
阿北凹陷位于内蒙古二连盆地东北部,面积约600 km2,是二连盆地勘探潜力最大的凹陷之一。针对阿北凹陷复杂的地质构造,充分利用岩心、录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详细分析了阿北凹陷北部陡坡带下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在岩相组合、沉积构造、粒度特征、电性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方面均有较大区别,综合反映以重力流为主的沉积环境。阿尔善期北部陡坡带发育大规模水下扇,扇体规模自下而上逐渐向北部物源方向减小,到腾格尔期沉积了一大套深湖—半深湖暗色泥岩,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下切到深湖—半深湖暗色泥岩中,决定了研究区近岸水下扇砂体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84.
涠西南凹陷涠洲11区南部流沙港组油气特征明显,但目的层段岩性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因此对沉积微相与砂体的成因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结合粒度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对流一段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识别出两种沉积相类型: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可划分为扇中和扇端两个亚相,三角洲划分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两个亚相,并在各相带内共识别出11种微相类型。探讨了流一段4个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早期(L1下)为湖平面逐渐上升的扇三角洲沉积,晚期(L1h )为不断向前讲积的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井间地震波场的形成过程以及波场的传播机理、规律,对于指导实际井间地震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一阶准P波方程,应用具有无条件稳定性质的紧致交错网格隐式差分格式求解该方程.重点研究了紧致交错网格求解该方程的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VTI介质中一阶准P波方程的井间地震波场的正演模拟.数值算例表明:紧致交错网格能精准模拟VTI介质中准P波的传播过程,得到高精度的正演结果.一阶准P波方程能以足够的精度描述VTI介质中准P波特征.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能有效地解决人工边界问题,是一种高效的边界吸收算法.  相似文献   
86.
海上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数据信噪比低,以叠加能量法为主的常规速度分析方法其速度分辨率和精度不能满足精细处理的要求。以南海东部某工区为靶区,对比研究了高精度相位相关速度分析法与常规叠加能量速度分析法,前者提高了速度谱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精度,得到效果较好的地震叠加剖面,特别是低信噪比区域的成像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7.
碳酸盐与硅质碎屑的混合沉积机理和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沉积作用是一类特殊而又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作用的研究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国内对其沉积机理、控制因素等方面的认识仍不够深入,经典的范例较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等近期的研究成果,阐述和总结了混积岩产出的沉积环境,混合沉积的4种类型、4种剖面结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沉积机理与控制因素等混合沉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以下刚果盆地Albian阶Sendji组混积岩的研究为例,利用频谱分析的方法求得混积地层较好地保存了米兰科维奇旋回,证实了受米兰科维奇旋回影响的气候因素对混合沉积作用的发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影响,同时混合沉积作用强弱及其旋回性变化也是区域构造活动的响应,构造活动的强弱与混积作用范围、规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北部湾盆地涠洲11区流一段发育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类型的扇三角洲。结合岩电震资料,分析了这两类扇三角洲的异同,并探讨了造成这两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异同的主控因素。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陡坡带的流一段中亚段,粒度较粗,以重力流成因的厚层砂砾岩体为主,沉积厚度大,平面展布小;而缓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的涠西南低凸起缓坡带附近的流一段下亚段,粒度相对偏细,牵引流与重力流沉积构造均较发育,沉积厚度相对较小,平面延伸范围广。两类扇三角洲形成与分布特征的不同主要受控于构造格局、古地形的差异以及基准面变化等。  相似文献   
89.
在浅水区域的海洋地震勘探中,海底与水面波阻抗差异较大,形成了大量的短周期海底多次波(鸣震)及微屈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此类多次波一般采用自由地表相关多次波压制(SRME);涠西南某工区由于基底较浅且与老地层波阻抗差异较大,所以除海面与海底外存在第三个多次波源,尤其在基底处产生的海底微屈多次波,离基底较近,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基底,此类多次波采用传统的SRME方法无法有效压制,笔者采用基于波动方程模型与褶积模型串联SRME对其进行压制,实际资料处理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多次波压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0.
为解决测井资料标准化这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以南海西部文昌地区常规测井资料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制定如下测井数据标准化方案:在深入分析研究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层优选关键井,并对关键井进行岩心刻度以确保关键井信息的正确;继而通过Grubbs公式对关键井的测井曲线频率直方图主频值进行处理,得到研究区第一个测井标准化值;再利用拟合度限定趋势面函数次数的趋势面求值法,处理全部井标准层内的测井曲线频率直方图主频值,得到研究区第二个测井标准化值;最终选取第一与第二标准化值的均值作为研究区校正标准。对比岩心分析资料,认为校正后的测井数据更加合理,这为研究区后续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