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2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文探讨绿侧花海葵(Anthopleura anjunae)抗前列腺癌酶解寡肽制备与工艺优化。以绿侧花海葵肉为原料进行酶解,筛选最佳蛋白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解条件,并通过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通过LC-MS和氨基酸序列测定鉴定寡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以MTT法检测产物对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增殖抑制率,以确定活性最强组分,最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纯化肽的抗前列腺癌活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为最佳酶种;工艺条件为:最适料液比1︰5、最适p H=11、最适加酶量2000U/g、最适温度35oC、最适酶解时间6h;经高效液相纯化得到由五个氨基酸组成的绿侧花海葵抗前列腺癌寡肽,其氨基酸序列为:Tyr-Val-Pro-Gly-Pro(AAP-H);倒置显微镜结果显示经AAP-H作用24h后的DU-145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形态学特征。结论: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并通过超滤和色谱分离技术能从绿侧花海葵肉中制备抗肿瘤活性肽;且AAP-H对DU-1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作用后细胞出现了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因此,AAP-H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DU-145增殖,可以诱导其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2.
李彬  景斐  武敏敏  张建设 《海洋与湖沼》2017,48(5):1060-1070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体与细胞保护性蛋白。本文利用RT-PCR以及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HSP70简称Ep.HSP70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为2252bp(KY807149),开放阅读框(ORF)长1947bp,编码649个氨基酸,5′端99bp,3’端206bp;预测蛋白分子量为70.81k Da,等电点为5.16,为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及跨膜区,含有丰富的α螺旋结构(37.60%),β折叠(18.80%)。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甲壳动物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尤其是HSP70家族典型的结构位点序列在甲壳类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太平洋真宽水蚤和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进化关系最近;桡足类种内同源性要高于虾蟹类,与虾类同源性高于蟹类。荧光定量数据分析表明,不同浓度铜、镉、锌胁迫下太平洋真宽水蚤HSP70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与浓度效应的特征,三种金属对Ep.HSP70抑制效应呈现CuCdZn的趋势。Ep.HSP70基因的成功克隆及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HSP70蛋白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3.
为了研究不同盐度对小黄鱼生理的影响,以人工养殖的4月龄小黄鱼(体质量为(12.6±3.1)g)为实验对象,将在自然海水(对照组盐度为22.1)中养殖的小黄鱼转入到盐度为5(低盐组)和34.5(高盐组)的海水中进行急性盐度胁迫处理10 d,测定并分析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  相似文献   
204.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聚苯胺修饰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阳极海洋产电菌,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各产电因子,提高产电性能.从海水养殖池塘的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兼性厌氧海洋菌株,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和API20NE生化分析进行鉴定,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菌株形态的观察.采用循...  相似文献   
205.
基于无结构有限体积法海洋模式(FVCOM),建立了马尔代夫双重嵌套的水位、海流预报模式,并实现了业务化运行。利用三角网格提高重点区域(马尔代夫大桥及岛屿附近海域)的分辨率,最高网格分辨率达到45 m。垂向分层采用σ-s混合坐标的方式划分,分为31层,分别在表层和底层进行加密。采用GFS预报的风场、气压场和热通量结果制作模式表面强迫场文件。在开边界处与HYCOM预报结果进行嵌套,在斜压条件下,采用热启动的方式,业务化模拟了马尔代夫海域2020年的水位流场过程。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再现计算海域内天文潮和综合水位的预报,模式预报的水位值与潮位站实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6.
基于非结构网格半隐式跨尺度海洋模式(semi-implicit cross-scale hydroscience integrated system model,SCHISM),作者采用非结构三角网格,对全球大洋潮波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和分析,将196个潮位站的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者符合良好,M2、K1分潮同潮图的形态也与TPXO8、FES2014b和NAO.99b模型给出的相似。根据模拟结果,给出了M2、S2、K1、O14个主要分潮的同潮图。结果表明,太平洋中存在8个M2分潮无潮点,大西洋中存在4个M2分潮无潮点,印度洋中存在3个M2分潮无潮点。总体上来说,M2分潮在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东岸附近海域的振幅大于西岸附近海域的振幅,而在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情况相反。S2分潮分布特征与M2分潮类似,但振幅较小。太平洋中存在5个K1分潮无潮点,大西洋中存在3个K1分潮无潮点,印度洋中存在2个K1分潮无潮点。K1分潮的振幅普遍较小,在大部分海域不超过30 cm,在北太平洋和南极洲附近海域,由大洋向近岸有增加的趋势。太平洋中存在4个O1分潮无潮点,大西洋和印度洋中各存在2个无潮点。O1分潮在大部分海域不超过20 cm,在北太平洋和南极洲附近海域,由大洋向近岸有增加的趋势。最后,讨论了本模型与对比模型之间误差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7.
冯佳倩  王天明  杨静文 《海洋科学》2021,45(11):144-155
褪黑素是神经内分泌调控的关键激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改善睡眠、调节生殖、延缓衰老等生理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功能机制研究亦较为成熟。本文综述了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的基本特征,特别关注褪黑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征;总结了其海洋生物中的褪黑素信号系统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海洋生物开展该信号系统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探明海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中褪黑素及其受体的信号转导特征和生理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为褪黑素信号系统进化演变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8.
长三角一体化不只是陆域的一体化,还应包括海域的范围。为找出影响长三角海洋资源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及一体化治理的重点领域,从而丰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研究,本文基于对长三角各沿海城市2009-2018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通过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的综合分析,研究了人类行为活动对长三角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城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增加,相同类别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变化相近;2)各城市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比值相对稳定,但不同城市相同类别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占比不同;3)长三角地区海洋资源环境的整体状况仍需改进;4)废水直排入海、工业废气排放、海水养殖、围填海等活动对区域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影响;5)不同人类活动对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机制不同,作用方向也不相同。据此,提出建议:1)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平,同时注重海洋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作用;2)从废水排放、废水直排入海、工业废气排放、海洋捕捞、围填海等影响区域海洋资源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入手,使治理工作精准化;3)不同城市应实施差异化治理。  相似文献   
209.
地震背景噪声特性及噪声源的分布研究逐渐成为深化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的关键问题.海岛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背景噪声具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地脉动(约0.003~1 Hz)是地震背景噪声中能量最强的分量,其激发与特性被认为与海浪运动和固体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但海岛地区地脉动特征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充分研究.本文利用西北太平洋海岛地震台站的连续记录数据、波浪浮标的实测数据以及WAVEWATCH-Ⅲ海浪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地震学和海洋学的交叉,分析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与海洋波浪场之间的相关性,从海洋学角度对地脉动信号的特征及激发进行探讨与解释.结果表明,海岛地区地脉动信号相对于内陆地区更强,并具有明显且稳定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高频地脉动信号(0.12~0.32 Hz)在夏秋季节(5月-10月)相对较弱,而在冬春季节(11月-次年4月)相对较强,与北半球海洋活动季节性变化相一致.此外,海岛地区地脉动主要受周边海域波浪场影响,与周边海域波浪能功率密度及实测和数值模拟所得的有效波高均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该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可进一步发展利用地脉动观测数据反演海表波浪场的可能,为海洋科学研究中海表波浪场连续观测数据的获取提供地震学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210.
以舟山定海护城河为例,分析浮游植物四季优势种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探讨水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中优势种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对环境资源共用的季节性变化,为富营养化污染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提供重要依据.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4个季节共出现优势种4门12属14种,其中尖肘杆藻、颗粒沟链藻、绿色颤藻、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吻状隐藻6种为富营养化指示种.优势种种类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蓝藻细小隐球藻4个季节均为优势种,并在春、秋、冬季为绝对优势种.根据优势度和生态位宽度,14个优势种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984和0.004,季节性差异较大,冬季 ≈ 秋季 > 夏季 > 春季.方差比率法求出的各季节优势种VR值均大于1,统计量W检验结果显示,浮游植物优势种间联结性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基于2×2联列表的χ2检验,54对优势种对仅有11对有显著联结性,负关联种对多于正关联.总体而言,优势种种间关联程度与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可能是浮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高及物种组成季节变化明显所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