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晋东北地区以唐河大断裂为核心的一组早燕山期 NW向张剪性断裂与区域 NE向复向斜复合部位 ,控制着区内燕山期中酸性浅成侵入体及其与之有关的铁、金、铜矿化 ,义兴寨金矿是该地区具代表性的典型矿床。金矿床为热液型脉状金 -多金属矿床 ,矿体受岩体和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床分 4个成矿期 ,8个亚期。对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成矿时代的研究表明 ,成矿溶液的 p H值为 6 .1 6~ 6 .5 3:Eh值为 -0 .2 81~-0 .2 80 ;lgf O2 =-3.6~ -2 9,lgf CO2 =4 .3~ 5 .2 ;成矿温度为 1 90~ 349℃ ;成矿压力为 2 0 .0~ 76 .0 MPa;矿床主成矿期石英的 40 Ar— 3 9Ar坪年龄为 ( 1 31 .4± 3.1 ) Ma。  相似文献   
22.
低位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玉生  曹大正 《现代地质》1999,13(4):471-476
低位真空预压法是利用吹填泥浆做密封层的一种新的真空预压法 ,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在分析该方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 ,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利用该方法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朝长地区原油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素梅  王铁冠 《现代地质》1999,13(4):444-450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 (朝阳沟—长春岭 )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 ,其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与烃类化合物类似 ,非烃中吡咯类化合物可用于反映原油的成因类型。朝长地区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运移效应为油气注入模型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表明吡咯类等非烃化合物在油藏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4.
局部异常体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正林  冯锐 《现代地质》1999,13(4):461-465
通过数值模拟试验 ,验证了利用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技术可以分辨线性尺度为1个像元宽度的目标 ;讨论了表层低速带对基岩中异常体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分辨率的影响 ;给出了高分辨率探测局部异常体井间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技术 ,即最佳的观测系统、有效的数据采集技术、精细的数据预处理和优化的正反演算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表明 ,该方法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通过野外实际观察和室内模拟分析,依据现代沉积中的底内生物扰动构造三维结构清晰可辨的特征,认为现代河口湾的动物潜穴均可按照规则的几何体求得个体扰动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河口湾地区生物扰动特点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26.
北羌塘盆地中部上侏罗统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北羌塘盆地腹地自然条件恶劣 ,地层研究难度极大。经在北羌塘盆地腹地东湖、河湾山、长水河及半岛湖等地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层及生物地层研究工作 ,依据岩石特征和生物化石特征 ,将上侏罗统二分 :下部灰岩层为索瓦组 ,含 L acunosella triobatiformis- Pentithyris vulgaris、Radulopecten fibrosus- Gervillella aviculoides组合 ,其时限为牛津期 ;上部灰岩、碎屑岩互层为白龙冰河组 ,具 Radulopecten scarburgensis、R.moondanensis、Cladophylliaqeibulaensis、Stylosmilia chaputi化石 ,其主体时限为基默里奇期—提塘期 ,顶部可能跨入早白垩世。白龙冰河组的确立 ,是北羌塘盆地上侏罗统岩石地层与生物地层研究上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27.
纳米碳管分离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翔 《地学前缘》2000,7(2):527-534
较详细地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纳米碳管分离提纯的最新技术 ,并分别对各种可能具有应用价值的分离方法进行了评述。在综合分析目前国际上研究纳米碳管两大类截然不同的分离技术———化学提纯法和物理提纯法———的基础上 ,提出这方面研究应该综合利用物理分离和化学分离方法 ,达到既能得到高纯度纳米碳管 ,又能减少对纳米碳管的结构破坏的最终目的。最后 ,对各国的纳米碳管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8.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构造对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杨巍然 《地学前缘》2000,7(2):587-603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均位于全球或巨型经向或纬向构造带中 ,暗示山脉形成和地球自转之间有内在联系。它们均位于区域弧形构造带弧顶部位 ,弧形构造带成因包括俯冲弧、碰撞弧和伸展弧三类 ,弧形构造弯曲方向与不同类型弧形构造之间有着特定的几何关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均与某种具体构造相联系 ,诸如火山构造、推覆构造等 ,反映构造作用在其形成中的意义。它们在新生代期间均发生强烈隆升 ,至今仍有活动。其隆升过程既有构造隆升 ,又有均衡隆升 ,以构造隆升为主。构造隆升中断裂构造、特别是两组断裂复合起着决定作用 ,火山作用对某些高峰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的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东风 《地学前缘》2000,7(2):605-607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的一次重要实践,它的研制成功将为野外地质工作才提供面向21的高效、实用、方便的现代化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30.
沉积物压实的一种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红昆 《地学前缘》2000,7(2):366-366
沉积物在埋藏过程中压实作用的定量计算 ,是盆地分析和模拟中涉及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进行压实校正时 ,一般采用多次迭代的方法进行求解。但前人采用的压实校正方法 (Allen ,1990 ) ,有时并不收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从压实作用基本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出发 ,设计了一套稳定收敛的压实校正方法 ,而且在精度上有所提高。以下就正演模型中的压实校正方法作简要的介绍。沉积层在受压实的过程中 ,骨架部分 (沉积物颗粒 )的体积不变 ,只有孔隙部分 (空气和水 )发生变化 ,骨架部分的厚度由以下公式给出 (石广仁 ,1994 ) :hs=(y2 - 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